资源简介 神奇的水 教学目标: 1、知道水的用途和重要性,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2、通过实践活动,创新感知污水通过多层毛巾过滤可以变干净。培养学生观察、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甚或经验在操作、讲述活动中创造性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大胆思维创新的意识。 教学准备: 录象、装满脏水的容器、干净的空杯、笔、纸、毛巾、纱窗网、纱布、海绵、大个果冻盒。 教学过程: 1、谜语导入。 刀砍没有缝,枪打没有洞,斧子劈不开,没有牙齿也能咬。(谜底是水)。 2、学生讨论水有什么用: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发现大胆地讲述问题水给我们带来的用处。(水能洗衣服、浇花、养鱼、洗澡、洗脸、水能做汤、煮稀饭……)3、扩展学生知识面:放录象,有关废水的排放和再利用。 4、学生想象思维,创新新的节水方法: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节约用水?(如:洗衣服的水冲厕所、洗菜、水果的水来浇花、关好水龙头、安装新型的节水器等。)5、认识水的重要性:人类、动植物都离不开水,所以我们大家要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6、创新操作活动探索:探究实验水如何会变干净,出示一盆很脏的水,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使水变干净? 学生讨论: (1) 我用纱布把脏东西捞出来。 (2) 我用海绵把水吸上来就干净了。 (3) 我用毛巾把水弄干净了……试一试,怎样把水变干净。 (1) 我把纱网放在空瓶口上,用果冻壳把脏水舀起来倒在上面,我发现水一下子就漏到瓶子里,但水还是很脏。 (2) 我把纱布放在空瓶口上,把脏水倒进去,瓶子里的水还是很脏,纱布上也有点脏。 (3) 我把海绵放在空瓶口上,把脏水倒在海绵上,流到瓶子里的水有点变干净了。 (4) 我把一条干净的毛巾放在空瓶口上,把脏水倒进去,水变干净一点但毛巾变脏了。 说一说,为什么实验结果不一样。 (1) 纱窗和纱布的"眼"太大,脏水一下子都漏过去了。 (2) 海绵"眼"小,能把水变干净一点。 (3) 毛巾有许多毛毛,能粘住脏水里的泥,所以水变得有些干净了。 怎样用毛巾过滤使水变得更干净? (1) 我把毛巾叠起来变成两层,放在瓶子上,把盆里的脏水倒进去,发现流下来的水干净一点了。我又拿一条毛巾叠起来放在第一条毛巾上,把瓶子里有点干净的水倒进去,流到新瓶子里的水又干净了一些。我再拿一条毛巾叠起来放在第二条毛巾上,把瓶子里又有点干净的水倒进去,再流到新瓶子里的水又干净了一些。最后,我在瓶子上放了5条毛巾,把瓶子里过滤4遍的水倒进去,流出来的水已经变得非常干净、透明了。 (2) 我把两条毛巾放在空瓶口上,把盆里的脏水倒进去,发现流下来的水干净一点了。我拿走用过的毛巾,重新放上两条新毛巾放在空瓶口上,把过滤一遍的水倒进去,水又干净一些。最后我换了6次毛巾,水变得非常干净、透明了。 7、提升学生对创新活动的兴趣:学生用记录的方式来总结自己的发现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八、注意事项1、引导学生用毛巾过滤时不应用手拧,要让脏水慢慢从毛巾中滴人到干净的容器中。 2、空杯子要透明,便于学生观察比较。 3、将脏水慢慢地倒在毛巾上,提醒学生倒水的速度要慢,毛巾要把瓶口封严,防止脏水直接倒人容器中,影响实验效果。 4、可将过滤出来的水,反复倒在毛巾上,进行过滤。 5、为便于操作,可将纱布缝在铁丝圈上。纱网可用四根木棍固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