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落下来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全国通用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落下来 教案

资源简介

落下来
 
  教学目标:
  观察、比较物体下落时的现象,对物体的下落现象感兴趣。
教学重难点
 能用记录的方式和语言来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教学准备:
  1.第一次操作所需的材料:纸杯、纸盘、泡沫积木、树叶、羽毛、软球、丝巾、绳子、手帕、废弃的饮料瓶、三毛球等,数量之和多于学生人数。
  2.第二次操作所需的材料同上,每人增加一份记录纸和笔。
  3.第三次操作所需的材料:同样大小、颜色的手工纸每人一张。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一种物体的下落现象并清楚表达
1.提出任务。
  师: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没那么简单考考你"的挑战游戏。"没那么简单考考你"是什么意思呢?(看上去很简单,其实不简单。)师:我们知道在地球上所有的物品往上一抛,都会--(学生补充:落下来。)这个问题真的很简单!但是你是否注意到,每种东西落下来是什么样子的呢?又能否用清楚流畅的语言来表达呢?这可有点不简单了。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物品落下来的样子,等一会儿要请你表达。
  2.教师操作,逐一让物体下落。
  3.交流与总结。
  (1)学生交流。
  (2)教师总结:大家通过仔细观察,把"落下来"这件事情表达得很清楚。有的注意到了落下来的声音,有的观察到了落下来的样子,有的发现了落下来的速度。很棒!
(开门见山地让学生带着任务观察物品落下来的现象,为下面环节的展开作经验准备。)二、观察、比较两种物体下落现象的不同,用记录方式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1.提出任务。
  师:我们今天的挑战是"没那么简单考考你",下面请选择两样物体,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落下(用动作解释"同一高度,同时落下"),观察它们的不同,并记录下来。
  教师在学生操作时的指导要点如下:
  ●注意了解学生是否遵守"同一高度,同时落下"的规则。
  ●当学生有了自己的发现时提醒他们记录下来。
  ●当学生记录有困难时,可以让他们观察同伴记录,提醒他们用符号进行记录。
  2.交流与总结。
  (1)学生交流自己的记录。
  教师这时可以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学生创造性地用符号来表示自己的发现。
  ●学生记录物体下落速度的不同表现。
  (2)总结物体下落现象的相关因素。
师:大家通过观察、比较、记录,知道了物体落下来时有许多不同。可是,这些不同可能和什么有关系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可能与物体的轻重、大小、形状以及风力有关。)(这个环节的任务难度提高了,即要在前一个环节观察的基础上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并且从语言表达转为记录表达。)三、探索让同样的纸出现不同的下落速度
1.提出任务。
  师:请记住我们的挑战题目是--(学生补充:没那么简单考考你。)师:(出示一张手工纸,使其落下)给你们一张同样的纸,使它下落的速度和我的不一样。看上去简单,其实不简单哦!试一试吧。
  2.学生操作。
  教师边与学生一同操作,边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指导要点如下:
  ●当学生出现折叠动作时,便上前鼓励,并与之比较两张纸的下落速度有何不同。
  ●当大多数学生受同伴影响采用折叠方法时,教师应进一步引导:除了折叠.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团、撕开等。)3.交流与总结。
 教师在总结时可以让所有学生将变化后的手工纸与教师手中的手工纸一同落下,进行比较观察,鼓励学生设法使纸落得快一些。
  (在进行了两个环节的尝试、观察、比较和对下落相关因素的思考之后,这个环节尝试让学生解决问题,即如何让两张相同的纸下落速度不一样。)四、结束师:在"没那么简单考考你"的挑战游戏中,你们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努力思考和尝试,取得了胜利,为自己鼓掌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