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消防安全与幸福生活三维目标知识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目标关注身边的火灾,加强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激发学生的关爱生命的热情。情感目标关注身边的火灾,加强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激发学生的关爱生命的热情。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教学难点通过让学生搜集书报杂志上的名人故事或人物传记本来培养1了解,体会火灾多发、死人的严峻形势。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课前准备学生分成五个小组:“火灾典型故事”、“火灾可燃物”、“火灾有毒气体”、“逃生方法”、“灭火器的使用”,分别上网或以其他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同时请学生注明获取相关资料的渠道:是从教材中获取的,还是从教材外获取的,如查了什么网,翻阅了什么书刊、什么词典,或是从什么人讲的什么故事中了解到的)。请同学们根据自己选择的重点,筛选、整理、加工所收集的资料,形成文稿或者制作成幻灯片,准备参加讨论在小组或全班交流。学生分成五个小组:“火灾典型故事”、“火灾可燃物”、“火灾有毒气体”、“逃生方法”、“灭火器的使用”,分别上网或以其他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同时请学生注明获取相关资料的渠道:是从教材中获取的,还是从教材外获取的,如查了什么网,翻阅了什么书刊、什么词典,或是从什么人讲的什么故事中了解到的)。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主题分解1、引入激趣(在屏幕放映火灾影片片段)画面上出现的是什么?(火灾)请问:人们常常把火灾比喻成什么呢?(祝融)你们了解火灾吗?这节课你们想了解火灾哪些情况,掌握哪些知识呢?(学生回答略)(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5分钟)同学们课前通过网络,或者其它渠道收集到了许许多多有关火灾的资料,并且已根据自己确定的主题进行整理、筛选,加工形成了文稿和电子稿件。今天我们来做一次消防安全的教育,让火灾谜!现在,就请各组同学相互交流,共同分享彼此的收获,丰富我们的思想。(小组讨论10分钟+集体交流10分钟,共计20分钟)2、消防安全实践的“路径”:“火灾典型故事”、“火灾可燃物”、“火灾有毒气体”、“逃生方法”、“灭火器的使用”。我们的消防安全实践开始了: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然后形成小组集体的看法,然后各组推荐一名学生介绍情况——“火灾典型故事”、“火灾可燃物”、“火灾的毒气体”、“逃生方法”、“灭火器的使用”组依次发言(记住,别忘了提供资料的来源,也可展示图片等资料,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每组时间不超过3分钟)三、确定活动小组,制定并讨论填写《综合活动方案》1、你对那个问题最感兴趣,可以和其他同学组成活动小组。2、我们应该怎样研究这些问题?讨论并填写《综合活动实践方案》第二阶段:小组自由展开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及时整理资料。一、指导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自主进行问题的探究,收集有关资料,及时整理资料。二、小组内交流收集的资料。第二课时成果展示一、研究结果汇报1、可燃烧物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或称三要素):①有可燃物存在。固体物质如木材、煤、硫磺;液体物质如汽油、苯;气体物质如氢气、乙炔等。②有助燃物存在,即有氧化剂存在?常见的氧化剂有空气(其中的氧),纯氧或其他具有氧化性的物质。③有点火源存在?如高温的灼热体,撞击或摩擦所产生的热量或火灾、电气火花、静电火花、明火、化学反应热、绝热压缩产生的热能等。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不会引起燃烧。但并非具备了上述三个条件就一定能引起燃烧,而是要达到一定的比例,如甲烷在空气中的浓度小于5.3%或大于14%时,由于甲烷浓度过低或氧气浓度过低,甲烷都不能燃烧。同时,要使燃烧发生必须具备一定能量的点火源。若用热能引燃甲烷和空气的混合物,当点燃温度低于595℃时燃烧便不能发生。若用电火花点燃,则最小点火能为0.28mJ,若点火源的能量小于该数值,该混合气体便不着火。2、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主要要看发生火灾的燃烧物品种类而定。发生火灾时,预防有毒气体的中毒方法主要包括:用防毒面具;没有防毒面具就用湿毛巾等捂住嘴鼻;采取正确的火灾逃生方法:低下身子贴近地面匍匐快速前进离开火场。3、火灾逃生自救知识: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家庭成员平时就要了解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办法,熟悉几条逃生路线。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火苗。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窗缝,并泼水降温。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也可利用绳子或把床单、被褥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栓在窗框、暖气管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条等保护手心,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危险。4、灭火器的使用。二、评价、交流三、教师总结。板书设计消防安全与幸福生活1、可燃烧物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或称三要素):2、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3、火灾逃生自救知识:4、灭火器的使用。教学回顾听过的容易忘记,看到的印象不深,亲身体验过的才刻骨铭心。通过“消防安全”实践课,同学们从讨论—调查—实践—反思,深刻体会到火灾的危害。要预防火灾,在火灾中逃生,需要很多的经验知识。当好一个学生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反应能力,就锻炼了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这样的体验活动比空洞的说教更有效,是一堂很好的生活实践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