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保护水资源一、适用学生:五年级二、活动主题的背景:1、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特殊资源。随着人口膨胀和工农业的迅猛发展,人类对淡水的需求量剧增和水体污染严重而造成了水资源危机,因此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同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加强同学们对水资源的认识,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使命感,我们五年级全体同学开展了“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在调查、讨论的过程中不但知道了生活中水的污染严重、水资源缺乏,而且也明白了珍惜身边的每一滴水的重要性?,三、活动目的?1、认识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能对水的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情况进行简单的考察、调查和实验,并写成简单的考察报告。2、了解水资源浪费的数据通过做一做,算一算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及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处理信息和计算能力。重难点:让学生懂得防止水资源浪费和破坏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学校、每个单位的责任。通过调查,激发他们对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的责任感。从小养成节水习惯四、活动准备布置学生去查资料来了解地球上的水是多还是少?,了解中国及全球水资源现状,根据表格过行实地调查身边水污染和水浪费的情况,并总结和提出建议。五、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引起思考1、播放2007年5月太湖水污染,无锡自来水变质,市民抢购纯净水的场景。2、播放我国北方干旱的场景。3、说说你有什么想法,揭示课题——《保护水资源》。(二)、汇报调查的水资源现状 1、师:在这次活动中,我们选择研究的主题是“水资源现状”。根据事先制订的活动方案,(简介活动分工)我们在网上查找了大量资料进行调查。 2、学生出示调查资料并进行解说。 3、组员分别汇报:①、全球现有12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80个国家水源不足,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预计到2025年,形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缺水人口将达到28亿~33亿。②、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③、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根据卫星拍摄的照片,我国数百个湖泊正在干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在消失。目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08个…….4、教师适时出示水污染、水资源缺乏的图片,引发学生讨论。5、师小结:听了大家的介绍,我们知道了世界、中国和我地区的水资源缺乏的情况。(生结合实际说明)(二)、汇报实地调查研究情况根据设计好的两份调查表,一份是“关于家乡水污染的调查。”另一份是“家庭用水情况调查。”调查表如下:关于家乡水污染的调查调查时间:年?月??日??调查人:(1)调查你家附近水源污染情况及造成污染的原因水污染情况原因分析1、?2、??对如何防治水污染,你有没有好的建议??(2)家庭中用水情况调查调查方式? ?调查内容? 合计询问、计算妈妈一天烧饭的用水量?约(???)千克水?询问、计算洗衣服的用水量?约(???)千克水?在你身边有没有浪费水的现象?请你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几条节水的建议。?(三)、汇报交流调查情况:1、沿河岸和公路向河中丢弃的垃圾难以数计,工厂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中。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工厂污水成了我们这里水环境污染的“元凶”。2、原来清澈的小河里小鱼成群,现在都成了臭水沟,河里的水急速减少,可饮用的淡水越来越少。3、经过调查发现,家庭用水量很大,洗衣做饭都要大量的水,很多家庭还存在严重浪费水的现象,4、建议大家注意公共卫生,正确处理生活垃圾,不要乱丢垃圾,节约用水,尽量做到水资源的多次利用。(四)、实验体会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对节约用水有深刻的体验,组织学生做一个实验,用量筒测一测一分钟的水龙头的滴量,填表如下:时间一分钟?十分钟?一天?一个月?一年??滴量?????六、宣传展示了解水资源的宝贵,如何让每个人都参与到节约用水的活动中来,如何来进行宣传。最后,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商议决定,首先要求每位学生做好宣传工作,向家人、邻居、亲戚宣传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人人动手编写一份《爱护水资源》的手抄报,然后在教室里展出,向同学们宣扬节约用水的小窍门,加深爱护水资源的责任心。七、活动评价1.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对于水资源的现状问题以及如何保护水资源有更深入的理解。明确人类应该保护水资源,初步形成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观。2.系列的活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如镇政府、居委会、医院),他们也采取了相关的措施。3.一系列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发现、解决问题等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八、注意事项:准备工作要做得充分,需要老师的制表、分工、指导使准备工作做到实处。九、参考资料:网上或书籍查找有关全球和中国水资源现状的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