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同步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同步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选择题
1.春秋初期,秦、楚、燕、吴、越等国被视为夷狄。后来这些国家不仅参加晋国主持的会盟,楚、吴、越还以自身实力主持中原会盟。该变化表明( 
 )
A.诸侯国间的“夷夏之防”逐渐淡化
B.南部各国经济实力迅速提升
C.民族交融推动了国家走向统一
D.各诸侯国实力逐渐趋向均衡
2.战国以前的文献中,“华”与“夏”初以单字出现,皆指中原人,与周边蛮夷戎狄相对应而称。战国以降,“华夏”渐为通用词,“华夏”已经是一个包容很广的民族概念,既有原来的华夏人,又有华夏化的戎人、狄人、夷人。这反映出(  )
A.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形成
B.传统华夷观念被突破
C.对华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
D.战争推动了民族交融
3.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这件事应发生在(

A.公元前5世纪初
B.公元前5世纪末
C.公元前6世纪初
D.公元前6世纪末
4.战国时期,商业获得空前发展,跨国贸易更加频繁,但流通领域广泛使用的却是由一些大诸侯国官方铸造的区域性货币。这种状况可用于说明(  )
A.工商业彻底脱离了官府控制
B.诸侯国加强了对经济的管理
C.商品经济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D.货币的出现推动了经济发展
5.春秋之前,诸侯国之间的边界较为模糊,存在大量的荒地,作为各诸侯国的缓冲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界限逐步清晰。这一变化的原因有( 
 )
A.分封制度的强化
B.井田制度的推广
C.生产技术的进步
D.土地兼并的加剧
6.据下表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
人物
时间
主要内容
商鞅
秦孝公时期
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制;推行县制,官员由君主任免。
邹忌
齐威王时期
举贤人、修法律、鼓励臣下进谏。
李悝
魏文侯时期
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授予官职和爵位;颁布《法经》。
吴起
楚悼王时期
废除贵族世卿世禄制度,裁减冗官,选贤任能。
A.变法以实行土地私有制为中心
B.变法侧重重建伦理和政治
C.变法旨在改变当时的社会性质
D.变法重视人才选拔与使用
7.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00年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8.孟子将人民、社稷和君主排定了位次:人民排在第一位,社稷排在第二位,而一国之君排在最后一位。这一排名(  )
A.表明当时人民地位至高无上
B.说明孟子主张废除君主
C.反映了社会民主思想的发展
D.体现了儒学的民本思想
9.据记载,鲁国有个人跟随君主去打仗,屡战屡逃。孔子询问原因,他说:“我家中有年老的父亲,我死后就没人养活他了。”孔子认为这是孝子,便推举他做官。此事例说明(

A.儒家思想具有家族本位的倾向
B.孔子的国家意识较为淡薄
C.春秋时期出现“礼崩乐坏”局面
D.春秋时期孝的内涵发生变化
10.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该思想(  )
A.蕴含辩证思维
B.强调人地和谐
C.凸显法治精神
D.体现家国统一
11.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人为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这反映了两者(

A.文化取向的迥异
B.政治立场的不同
C.学术观点的分歧
D.生活态度的差异
12.春秋时期,齐国统一了今山东北部、河北西南部的诸夏族小国和莱夷等少数民族,今河北东北部的一些小国和令支、孤竹等少数民族为燕国所并,晋国兼并了赤狄、白狄和“伊洛之蛮”等少数民族。这说明当时(  )
A.分封制的实施扩大了周朝疆域
B.民族交融加剧了华夷之争
C.诸侯争霸战争推动了民族交融
D.分裂割据引发了争霸战争
13.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活无忧,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士阶层的分化(  )
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
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
C.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
D.是宗法制瓦解的产物
14.下表是百家争鸣中主要派别的政治主张。据此可知,春秋战国的时代主题是( 
 )
学派
主张
儒家
以德治国:有德行的君主能治理好天下
道家
以道治国:遵从规律,“无为而无不为”
墨家
以爱治国:互爱互助、选贤任能、争取和平
法家
以法治国:制定法律,制裁民众不法行为以稳定社会
A.重建政治秩序
B.变革政治制度
C.发扬民本思想
D.构建官僚政治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以致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109次之多,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王杰《从人学的视角看孔子“仁”之学说》
材料二 孟子主张“制民恒产”,即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还主张“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同时要求加强道徳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
——《孟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并指出孔子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孟子的具体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孟子思想与孔子思想的关系。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平王东迁后的混乱形势,表现为三个方面:一、周王室丧失了对诸侯国的约束能力。东迁依靠晋、郑两国。东迁后,周室仅有洛阳周围数百里之地,相当于一个小国。春秋初晋国内乱无暇外顾,郑国操王室权柄。郑武公死后,平王想立虢公为卿士,因郑庄公不满而罢。为取信于郑国,平王还与郑庄公交换太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平王死后,桓王又想使虢公执政,郑庄公派士兵抢收周地温和成周的庄稼,史称“周郑交恶”。桓王十三年(前707年),桓王罢免了郑庄公的王室卿士之职,郑便与周兵戎相见,战斗中郑军“射中王肩”,天子威信扫地。西周有诸侯定期向王室述职纳贡的制度,而春秋时诸侯国不再遵守。被视为执行周礼典范的鲁国也不照旧制行事了,“春秋之世,鲁之朝王者二,如京师者一,而如齐至十有一,如晋至二十”“鲁大夫之聘周者仅四,其聘齐至十有六,聘晋至二十四”。失去朝贡使王室陷入贫困,甚至要向诸侯“求赙”(要财物助丧)、“求车”“求金”。诸侯国内部和诸侯国之间篡杀、攻伐层出不穷。春秋初,有100多个大小不等的诸侯国,齐、秦、晋、楚四国最大,鲁、曹、宋、郑、卫、燕、陈、蔡、吴、越十国次之。各诸侯国内部以及它们之间的等级秩序,以往受周室制约。现在失去约束,各诸侯国内部争夺及各诸侯国之间的争夺空前激化。仅鲁桓公在位的19年间(前722年至前694年)就发生鲁桓公杀隐公自立、宋华督杀殇公、齐襄公杀鲁桓公一系列变乱。春秋初的强国郑国,在庄公死后发生了长达20年的内乱。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社会秩序混乱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社会秩序混乱的影响。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篇》
材料二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
材料三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下》
材料四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1)材料一到材料四是我国古代思想家们关于和谐社会的观点,请分别概括出其侧重点。
(2)从上述材料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14:ACCBC
DADAA
BCCA
15.(1)特征:仁的思想。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对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主张:富民、仁政、强调教化。
关系:孟子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6.(1)原因:周王室衰微,周王丧失对诸侯国的约束力;宗法制和礼乐制遭到破坏;生产力发展,诸侯国实力发展不平衡,争霸战争突显;地主阶级逐渐兴起,推动诸侯国内部政权变动。
(2)影响:一方面,诸侯争霸引起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了重大灾难;另一方面,打击了旧贵族势力,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等等。
17.(1)侧重点:材料一的侧重点是人际关系的和谐或人我和谐;材料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或天人和谐;材料三主张君民和谐或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关系的和谐;材料四要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和谐或身心和谐。
(2)启示:追求和谐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构建和谐社会是人们的美好追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