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一 科技创新(涉及内容:九上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一、科技创新热点素材(一)热点素材一 2021年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1、2021年,我国在载人航天、月球和深空探测,应用卫星、科学和技术试验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 12 位。2、“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3、“祝融号”火星车驶上火星表面并巡视探测。4、“羲和号”太阳探测卫星成功发射。5、“天舟三号”货运飞船成功完成宇航员及空间站物资配送任务。6、天和核心舱与“神舟十三号”成功对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女)、叶光富送驻中国空间站,三名航天员首次在轨驻留 6 个月。中国空间站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7、“银河画卷”二期巡天计划启动,通过对天空进行拉网式“普查”来发现未知天体。8、“中国天眼”FAST 捕获世界最大快速射电暴样本。9、“海斗一号”自主遥控潜水器成功实现万米下潜并完成科考应用。10、“祖冲之二号”和“九章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11、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投产发电,为仅次于三峡水电站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12、“全人工合成淀粉”首次实现,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电解产生的氢气为原料。……(二)热点素材二 2021 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1、2021 年 5 月 22 日至 5 月28日,2021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活动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周以“百年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发展”为主题,重点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科技创新取得的重大进展和突出成就,弘扬科学家精神。2、2021年9月11日至9月17 日,2021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全国各地启动。本次活动以“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立足面向基层、服务发展,惠及群众,打造多级联动、广泛参与、“永不落幕”的系列科普活动。(三)热点素材三 第 35 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2021 年 8 月,第3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线上展示交流的形式举行。大赛项目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比赛、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比赛、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等。举办创新大赛的根本宗旨在于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鼓励优秀人才的涌现;提高科技辅导员队伍的科学素质和技能,推进科技教育事业的普及与发展。(四)热点素材四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2021 年 9月 27日至 28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主席指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顶尖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他强调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 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五)热点素材五 2020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021 年 11 月 3 日,2020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获得 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颁奖,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代表颁发证书。(六)热点素材六 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开课2021 年 12 月 9 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在约 60 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2022 年3 月 23 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又一次带来了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在约 45 分钟的授课中,三位航天员相互配合,生动演示微重力环境下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深入浅出讲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同时展示了部分空间站科学设施,介绍了在空间站的工作生活情况。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七)热点素材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2021 年 12 月 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内容主要涉及“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等方面。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通过健全科技创新保障措施,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破除自主创新障碍因素等,为促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法治保障。(八)热点素材八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2022年3 月5 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1 年,我国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载人航天、火星探测、资源勘探,能源工程等领域实现新突破。企业研发经费增长 15.5%。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2022 年政府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着力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下功夫。二、教材相关知识1.如何正确认识创新 P14(1)生活处处有创新。(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3)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创新让生活更美好。2.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为人类带来巨大财富,推动社会取得长足进步。(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3)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4)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5)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6)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7)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3.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P20(1)成就:我国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2)不足:从整体上看,我国还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4.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P21-24(1)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2)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持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3)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4)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弘扬创新精神。5.如何鼓励“万众创新”?P24-27(1)个人: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2)企业: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3)精神: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4)知识产权: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怎样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6.为共圆中国梦,青少年应该怎么做?适应世界发展趋势的要求,全面提升个人素养,我们应该怎么做?怎样成为创新型人才?①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培养广泛兴趣爱好,树立创新意识)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学习知识,提高创新能力)③勤于思考,善于实践,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学会独立思考,培养批判思维)④积极关注国家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建言献策。(弘扬创新精神,开发创造潜力)三、科技创新时政模拟(一)选择题1、据了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2022 年春晚积极应用多项前沿科技手段,充分运用 XR AR 虚拟视觉技术、全息扫描技术和 8K 裸眼 3D 呈现技术等,并首次运用 LED 屏幕打造 720 度穹顶空间,为观众带来全方位视听体验。这说明①科技改变生活,创新引领未来②创新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③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④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2021 年 11 月 3 日,2020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获得 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颁奖。这说明①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尊重关心科技工作者②建设创新型国家,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法治环境③我国科技水平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④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顶尖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3、2021 年 12 月 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内容主要涉及“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等方面。此举①有利于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②有利于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破除自主创新障碍因素③有利于为促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法治保障④有利上把当今国家发展的中心转移到科技创新上来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2022 年 3 月 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1年,我国工业制造业持续发展,数据显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2%,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较快发展,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企业研发经费增长15.5%。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以上数据表明①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③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④创新主要表现为工业技术创新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2021 年 8 月,第 35 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线上举行。举办创新大赛的根本宗旨在于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鼓励优秀人才的涌现。这启示青少年积极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要提高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要确立大众创业、万众就业的理念(二)非选择题6、材料—“天问一号”开启火星之旅,“羲和号”实现太阳探测零的突破,“神舟十三号”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海斗一号”成功实现万米下潜,并完成科考应用……2021 年,我国科技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支持探索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涌现出一批原创性的重大成果。科技自立自强,正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1)请你结合创新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新闻进行微点评。材料二 2021 年 12 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在约 60 分钟的授课中,“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同学们提出很多奇妙的问题,如:“你们在太空上看到的风景有什么不同呢 ”“你们会看到星星眨眼吗 ”“你们能看到 UFO 吗 ”如果让你来给“太空教师”提问,你准备提什么问题?由三名宇航员担任教师专门在空间站通过远程通信给青少年上课,请分析其必要性和意义。材料三 1955 年,有人问钱学森:“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 ”钱学森很干脆地回答:“中国人怎么不行啊?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60 多年的艰辛探索,中国航天人创造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北斗工程、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文化,铸就了伟大的航天精神。他们用意志和智慧,将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写在浩瀚无垠的太空中。(3)追寻中国航天人的脚步,请你说一说如何用自己的行动再次印证钱学森的回答。7、材料—柔性直流电网技术助力冬奥会场馆实现奥运历史上首次100%绿电供应;“精准制冰”技术为国家速滑馆创造良好的冰面条件;高性能防寒加热服能对运动员腹部、腰部等部位提供局部加热;5G 加持可在冬奥赛场上通过医疗单兵系统对受伤运动员实现远程救治;“子弹时间”和“自由视角”技术,支持多角度直观回顾训练细节,还能支持观众通过手机等设备自选视角观看比赛,参与互动……“科技”成了北京冬奥会的一大底色。(1)阅读材料一,请你总结科技为北京冬奥会铺就了哪些精彩底色。材料二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带火了冰雪消费,尤其是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可谓一“墩”难求、雍“容”华贵。2022 年 2 月 14日,北京快侦、快诉、快判了一起制售盗版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玩偶案,犯罪嫌疑人任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 4 万元,成为全国首例侵犯北京冬奥吉祥物形象著作权刑事案件。(2)有人不解:“制售盜版冰墩墩,雪容融也是靠劳动赚钱,凭什么要被判刑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他答疑解惑。(3)“全国首例侵犯北京冬奥吉祥物形象著作权刑事案件”给我们带来哪些警示?参考答案选择题DDABC非选择题(1)①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④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⑤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2)示例:“失重是一种什么感觉 ”“在太空中能感觉到方向吗 ”“太空中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地球上一样吗 ”“天宫课堂”的必要性和意义:①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成长发展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②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③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④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⑤时代在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⑥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⑦太空环境更符合科学实验的理想条件,有利于帮助青少年理解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⑧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3)①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培养广泛兴趣爱好,树立创新意识)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学习知识,提高创新能力)③勤于思考,善于实践,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学会独立思考,培养批判思维)④积极关注国家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建言献策。(弘扬创新精神,开发创造潜力)7、(1)①节约了自然资源,保护了生态环境。②改善了赛场竞技条件。③保障了运动员的身体安全。④提升了观众的观赏体验。(2)制售盗版冰墩墩、雪容融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事处罚。(3)①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公民的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③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④创新的时代,我们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⑤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