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富强与创新 导学案(含部分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富强与创新 导学案(含部分答案)

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基础复习
经济发展(富强与创新)共3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展示知识构网,梳理核心观点,理清“经济建设”概念间的逻辑关系,重点夯实九上第一单元、九下第四课基础知识。
2、通过选择题堂练,突破常见的难点、易混淆点。
3、运用时政素材,加强审题训练,学会运用网中的核心大概念及在材料中提取到的关键信息答题,培养发散思维,提升信息素养和时政感知能力,巩固演绎how/归纳how的答题思路。
4、通过学习,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提升国家认同感。
预习案
一、基础过关
1.改革开放的地位:
2.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why①②③
3.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4.我国坚定不移地贯彻 的发展思想,让人们共享发展成果。
5.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6.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 阶段。
7.为了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满足 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 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8.___________________不等于同时富裕,不等于同等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
9.为什么要创新?(科技国情+创新重要性)(作答时根据材料选择,不要全盘复述)
10.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根据题目选择角度)
11.完成下列填空。
①新发展阶段:
②新发展理念:
③新发展格局:

二、自主构建知识网
学习要求:将提供的核心概念填入下列空格当中,围绕经济发展梳理知识网络,加强背诵,能够闭卷口述核心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核心概念:(可根据理解适当增加)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共同富裕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3 个) 坚持改革开放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凝聚中国力量 新时代主要矛盾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关键抉择、关键一招,最鲜明特色 创新是驱动发展第一动力 与世界共发展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共享发展成果 共享发展机遇:合作共赢 增进民生福祉
探究案(第1课时)
一、单项选择:理解巩固常考点、易错易混淆点
1.(2022越秀区统测)2020年我国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我国当前依然面临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务必坚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这表明
A.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B.改革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C.改革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国家命运所系
D.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2.(2022越秀区统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
①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②贯彻共享发展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③以乡村为中心,实现城乡统筹、农业一体的可持续发展
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消除城乡差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1广州)“十三五”时期,广东省研究与试验发展(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从1800亿元增加到32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4%提高到2.9% 。这反映了广东省
A.坚持协调发展理念 B.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C.坚持创新发展理念 D.坚持开放发展理念
4.(2020广州)某班学生在学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内容时,开展以“疫情背景下如何看待我国今年一季度经济形势”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拟论证“新经济新动能逆势成长”的观点。以下是他们搜集到的我国今年一季度经济形势的数据,其中能支撑上述观点的有
①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5.3%
②智能手表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5.3%
③3D打印设备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7.7%
④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2.9%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19广州)近期,我国宣布建立“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将那些对中国实体实施封锁、断供或其他歧视性措施,基于非商业目的违背市场规则和契约精神,对中国企业或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损害,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或潜在威胁的外国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人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建立这一制度
①有利于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 ②会有损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
③有利于维护包括经济、科技等在内的国家安全 ④是我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具体表现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2019广州)下图为某国外知名品牌手机供应链结构。这告诉我们
①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要积极参与全球分工合作
②政治多极化时代我国已成为全球治理的主导者
③要崇尚创新,从小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④要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分析中考例题,精准掌握演绎how/归纳how答题方法,加强材料与知识的对接
1、考察频率:3年5考
(2021广州)22(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指出我国的减贫经验。(10分)(归纳how)
(2020广州)21(2)请运用所学“走向共同富裕”的相关知识,说明广州的帮扶是怎样助力毕节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10分)(演绎how)
(2020广州)23(2)结合材料并运用“与世界紧相连”的相关知识,概括中国是如何肩负大国担当,支持全球抗击疫情的。(12分)(演绎how)
(2019广州)21(2)运用所学“文明与家园”的有关知识,分析当地是如何增强老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的。(8分)(演绎how)
(2019广州)23.结合上述材料,概括1978年以来中国腾飞的基本经验。(归纳how)
2、分析中考例题,掌握答题方法:
(2019广州)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结合上述材料,概括1978年以来中国腾飞的基本经验。
参考答案: ①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4分) ②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4分) 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4分)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4分) 加分点: ⑤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 或 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或 坚持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改革方向。(3分)
课前自主探究: 1.摘抄设问中的关键词: 2.用“~~~~~”,划出材料重点词句,在旁边标注关联知识点。 3.归纳答题思路:
三、链接时政素材,举一反三强化巩固
1.(13分)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全体人民在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步伐。
材料一:在脱贫攻坚战中,党带领人民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其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我们要持续弘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从脱贫攻坚到全面乡村振兴,党不断引领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这说明了___________是党的奋斗目标。(3 分)
材料二:近年来,广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引,以增进人民福祉为目标,
立足本地实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分做法列举如下:
广州突出固本强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广州以“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分类处理为突破口,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努力引领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出新出彩。
广州多地运用无土栽培蔬菜、无人机播种、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虫脸”识别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助力农村产业发展。
广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将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加快向“三农”倾斜。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道德与法治知识,指出广州的做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哪些可借鉴的经验。(10 分)
四、课后作业,再次落实
2021年是我国航天大年,恰逢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5周年。某校学生制作了“扬帆起航,逐梦九天”的主题展板。请你一起参观学习。
展板1:中国式高度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新中国成立72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航天人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攻坚克难、拼搏奉献,中国航天事业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我国迅速成长为世界航天大国,不断让航天事业刷新太空“中国高度”。
结合展板1的内容和所学知识,概括航天事业能不断刷新太空“中国高度”的基本经验。(10分)
变式设问1. 结合展板1的内容和所学知识,概括航天事业能不断刷新太空“中国高度”的原因。
变式设问2.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重视发展航天事业的原因。
2.(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藏从1951年和平解放、1959年民主改革,到1965年自治区成立,一次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从封建农奴制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跨越。
西藏和平解放70年发展的部分数据
1951年西藏生产总值仅为1.29亿元。2020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1902.74亿元,西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15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98元。 截至2019年底,西藏7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85万人次参加各类社会保险,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5%以上。 旧西藏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青壮年文盲率高达95%。2020年,西藏普通高等教育院校7所,中等职业学校12所,中学143所,小学827所,幼儿园2199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
注:自1994年党中央提出“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方针以来,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中央国家机关、有关省市、中央企业已先后选派9批次9682名干部赴藏工作,支援西藏经济社会建设项目6330个,总投资527亿元。
材料二: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综合材料一的信息,总结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经验。(8分)
(2)针对材料二中的问题,谈谈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8分)
①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进人民福祉,立足本地实际推进乡村振兴;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
③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落实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④坚持创新发展理念,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⑤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将资源要素加快向“三农”倾斜。
(1)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2分);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2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加快西藏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2分)。
(2)①贯彻落实协调发展理念,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2分);
②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物质前提(2分);
③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在发展中补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2分);
④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2分)。
(评分说明:从协调、创新、共享、绿色四个角度酌情踩意赋分,每个角度不超过2分)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弘扬民族精神/中国精神;③坚持走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发展道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④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凝聚中国力量。
(两点6分,三点10分)
1.(2021广州)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消除贫困是全球性难题。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材料
我国立足国情,把握减贫规律,出台了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部分列举如下:
构建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脱贫成效的重要尺度。持续提升贫困地区学校、学位、师资、资助等保障能力,20多万名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全部返校就读。
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推动省市县各层面结对帮扶,促进人才、资金、技术向贫困地区流动。“万企帮万村”行动蓬勃开展。
结合材料和所学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指出我国的减贫经验。(10分)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