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廉以养德 洁以修身——“廉洁文化进校园”示范课一、课程背景当前,根据新的时代条件和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是我国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是我党在新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时代不可或缺的部分。从反腐倡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来看,青少年廉洁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对青少年的廉洁教育是国家未来发展保障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学校和教师应把廉洁及其相关的品德真正放入学生心中,帮助他们抵抗各种错误思想和诱惑。为此,我班举行了相关的主题班会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培养廉洁意识,增强自觉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做诚实守信、正直无私的人。梅厂中学校文化尤其是校训精神,为廉政文化在校园的普及不谋而合。“廉”以养德,“结”以修身是健全人格教育的基础,也是学校文化的精华。二、教学目的1、通过图片、视频、讨论等不同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增强廉洁自律的意识,懂得清廉是为人处事的重要道德准则,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2、通过本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有关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通过本课程,使学生意识到廉洁就在身边,不仅要廉洁自爱,还要做有诚信的人,要学担挡“敬廉崇洁”的义务宣传员和监督员。教学过程活动一:观看视频 畅谈感受提问:通过观看视频,你有哪些想法或感受?请畅所欲言。(引出课程主题——“廉洁”)活动二:追本逐源 说文解字教师出示“廉”“洁”两个字的象形文,讲解其内在含义,解读文化背后的“廉洁”。“廉”是会意字,据考证,齡最早出现在篆书当中。它由三个部分组成,"广 ”“禾”、“又” 。从字的构成来看,"廉” 的意思是同一屋宇下的人们,手牢牢抓住两株嘉谷,努力营造美好生活,开创属于自己的历史。“洁”的繁体字是“潔”,是在水边漂洗丝绵絮,洗净杂质之意。廉洁,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也就是说,不接受他人的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活动三:中国古代的廉洁文化与廉洁故事“廉”最早出现于《周礼·天官冢宰》:“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辩”,史称“六廉”。可见早在西周初年,“廉”即作为衡量品评官吏的标准而出现。春秋前期《管子·牧民》提出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将“廉”从政治品格上升为治国思想。战国时期,《韩非子》的“所谓廉者,必生死之命也,轻恬资财也”;《孟子》的“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说明随着封建社会早期关于义利观的经济伦理讨论,大大丰富了“廉”的传统内涵,“重财”“轻义”“贪”“取”等词义开始纳入了与“廉”相对立的语义范畴,使得“廉”从政治领域拓展到了更为广泛的道德评价之中。官员典范——包拯宋时端州是个偏远贫穷的的方又是一个风景秀美的游览胜地,同时还产一种全国著名的特产——端砚。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包拯42岁,普升为大理寺丞,知端州(今广东肇庆市)。宋时端州是个偏远贫穷的的方又是一个风景秀美的游览胜地,同时还产一种全国著名的特产——端砚。唐代就是宫廷贡品,到了宋代端砚更精美,每年照例为朝廷进贡。凡是到端州做官的人,总是想方设法多弄一些端砚,他们在供品之外总是加征数十倍的端砚,以中饱私囊,并用这些名贵的砚台去贿赂朝廷权贵,作为升官发财的“敲门砖”。沉重的苛捐杂税压的砚民苦不堪言。包拯了解到这种情况,非常气愤。决定革除这一流弊。他下令规定只准按贡砚的数额征收,周县官吏不准加码,违者严惩不待。同时保证本人不用一块端砚。广大砚民对他感激不仅。包拯知端州时期,发动百姓在城内打七口井解决了全城的饮水问题。包公当了三年端州知州,勤政爱民,而身边没有一块端砚。端州百姓十分感动和过意不去。在包公离任的时候砚民将一块精美的端砚用黄布包好,趁送行时暗地乞求书童将砚台塞到船上。包公知道后向送行的端州百姓深鞠一躬,表示感谢。然后将砚投于江中,并说:“包某决不带走端州的一石一物。钭砚的地方神奇般的出现了一个小岛绿洲,端州百姓在这个小岛上修建了一座”投砚亭“,来纪念包拯的公德。活动四:赓续绵延的廉洁精神我们党早在新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就提出过廉洁政府、廉洁政治的概念。早在1927年,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就提出了“廉洁政府”的理念。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明确规定:“厉行廉洁政治,严惩公务人员之贪污行为,禁止任何公务人员假公济私之行为,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1945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将“惩办贪官污吏,实现廉洁政治”作为“我们的具体纲领”之一。1949年具有宪法意义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国家机关,必须厉行廉洁的、朴素的、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工作作风,严惩贪污,禁止浪费,反对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共产党员的榜样——焦裕禄2022年8月16日,是河南省兰考县原县委书记焦裕禄诞辰一百周年的日子。焦裕禄在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他长期有病,家里人口又多,生活比较困难,可是他坚决拒绝给他救济。他说:“兰考,是个重灾县,人民的生产、生活都很困难,我们应该首先想到他们。要把这些钱用到改变兰考面貌的伟大事业上去,用到改善兰考人民的生活上去”。焦裕禄的办公桌、文件柜都是原兰封县委初建时买的,有不少地方破损。当时有人劝焦裕禄同志换个新的,他没有采纳这个建议,而且修了修,照样使用。他用过的一条被子上有42个补丁,褥子上有36个补丁,同志们劝他换床新的。他说:“我的被子破了,是需更换新的,但应该看到,灾区的群众比我更需要。其实,我这就很好,比我要饭时披着麻包片,住在房檐底下避雪强多啦,焦裕禄的衣、帽、鞋、袜都是拆洗很多次,补了又补,缝了又缝的,虽然破旧得很厉害,但是焦裕禄同志总是舍不得换。他的爱人徐俊雅同志最后生气了,不给他补,他就自己动手补。一次,有位干部提出要装潢一下领导干部的办公室,焦裕禄同志严肃地说:“坐在破椅子上不能革命吗?兰考的灾区面貌还没有改变,群众生活还有困难,富丽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就是连想也很危险”。思考:包拯和焦裕禄身上所体现的共同点是什么?他们分别有怎样的精神品质?(不同于古代士大夫的廉政文化,中国共产党人的廉洁文化集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彰显克己奉公、崇廉拒腐、尚俭戒奢、甘于奉献的价值理念,反映社会对廉洁价值、廉洁规范、廉洁风尚的思想认同和精神追求。)反面典型——建国巨贪刘青山刘青山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位被查出来的大贪官。曾经担任了天津地委书记等要职,手握一定的权力,在职期间他利用职务之便,贪污了一共171.6272亿元,换算成如今的人民币是171.6万元。刘青山出生于河北省,早期家境贫穷,1931年加入了我军,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在1941开始担任了大城县委书记,带领抗日部队不断壮大,为我军的建设宣传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刘青山对我党建设有功,他被提拔重用担任了天津地委书记。官职提升,诱惑增加,让当官的刘青山产生了贪念。从1951年开始,刘青山开始大肆收刮钱财,收受红包贿赂,严重影响了天津市的发展。后来事情败露,当时还在奥地利作为中国青年友好代表团成员的他,一下火车就被逮捕,开始了对他调查。经过详细调查发现,刘青山的罪行非常大,有盗用国家财产,克扣工农的粮食,利用职权勾结奸商盈利,瓦解国家企业机关及贪污行贿等大罪。刘青山和他的同伙张子善联合侵吞了财产171.6272亿元,系新中国建设以来最大贪污案。有了钱后的刘青山生活也变得奢靡起来了,从吃方面来说,他还对炊事员们提出了“过分”的要求,要求为自己做“韭菜饺子”。这个韭菜饺子不是我们平常以韭菜作为馅,然后用饺子皮包起来的饺子,这种成本还是很低的,毕竟饺子和韭菜都不贵,一般人都能吃得起。但刘青山想吃的韭菜饺子很特别,据他身边的炊事员透露,刘青山提出了特别的要求。贪污受贿后的刘青山吃惯了各种鲜美食物后,开始尝尝传统的韭菜饺子了,吃了几次之后觉得韭菜一直吃会烧心,于是给炊事员提了一个想法,让他做只有韭菜味道,但不是韭菜馅的饺子,这可把当时的炊事员难住了,当时并没有现在的调味粉,可以说是很难做出来的。但是面对刘青山的要求,炊事员肯定是要想办法的,毕竟是得罪不起的人物,想了很多办法后,炊事员终于解决了刘青山给自己出的一个难题。在饺子馅上,肯定是采用了虾仁,猪肉等名贵食材,在蒸饺子的时候,每个饺子上面放一根粗壮的韭菜根茎粗叶,饺子快熟的时候把韭菜根茎粗叶抽掉,这样饺子既没有韭菜馅,又有了韭菜味道,刘青山对这道菜十分满意。通过刘青山吃“韭菜饺子”这件事可以看出他当时已经是多么的不可一世,有了权势之后的他彻底变了一个人,完全不像是从革命队伍中走出来的优秀青年代表,更像是一个腐败贪污成性的官少爷,连饺子都能想出这样的花招,真是无可救药了。刘青山最终的结局是被判死刑,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算是死有余辜不值得同情。对刘青山的处决,可以警惕很多的人,让大家经得住诱惑,不要做国家的蛀米虫,既然选择了为百姓服务,就不要想着发财享受,不然不要走这条路。思考:刘青山为何会一步步走向深渊?活动五:新时代我们是否还需要坚守廉洁文化有人说,在建国初期,人们的生活一穷二白,是不得已的节俭廉洁。现在生活好了,物质水平提升了,“收人钱财与人消灾”未尝不是坏事。对此你有什么见解?(廉洁文化的重要作用)新时代廉洁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离不开良好党内政治文化的熏陶和滋养,因此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引领廉洁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三大支点,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新时代廉洁文化的重要源泉。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必须激活和传承红色廉洁基因,用革命文化淬炼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丰富发展廉洁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为政清廉、秉公用权的文化环境;推动中华优秀廉洁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活动六:新时代廉洁文化的新形势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廉洁文化建设,将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首先,廉洁文化建设是党自我革命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深刻指出,“必须坚持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淬炼自我革命锐利思想武器”。廉洁文化是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我们党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精神的重要基础。其次,廉洁文化建设是一体推进“三不”的一项重要举措。要实现“不想腐”,需要党员领导干部不断涵养廉洁文化,继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断夯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根基。再次,廉洁文化建设是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重要保障。在反腐败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抵制腐败思想自觉不够强,纪律底线依然不够牢固。面对这样的形势,持续强化廉洁文化建设,不断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价值观就显得十分重要,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审查调查438.8万件、470.9万人。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2.3万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4.4万人。作风建设常抓不懈,取得显著成效。活动七: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如何培养自身的廉洁意识?有同学认为:清不清廉是大人的事,甚至只是官员的事,我们小孩子谈不上这些。其实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肩负着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我们的责任任重而道远。作为青少年我们更应该早早地在心中树立这种廉洁意识。那么我们究竟如何做到廉洁呢 1.从自己做起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认真花费父母给我们的每一分零花钱,不要铺张,更不要奢侈;不要攀比,更不要所谓的名牌,要充实自我,踏实做好每一件事,不要乱扔杂物,更不要损坏公务,不要乱涂乱画,更不要折花损树。时时要有俭朴的意识,处处要有美化的环境。在操场上捡到钱包或是个人物品应及时交给老师,不贪图小便宜,培养拾金不昧的品质;在考场上遵守考场规则,不左顾右盼,交头接耳,养成严于律己的好习惯;做错事要敢于认错,知错能改。2.从身边做起看到考场上有作弊行为应小声提醒老师;不与同学攀比,提倡勤俭节约;不包庇同学,鼓励他直面错误,积极改正。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从小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待长大思维固化后,再谈“敬廉崇洁”,一切都为时已晚。总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相信咱们大家一定对“廉洁”文化及其背后的故事、作用有了生动理解。希望咱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树立“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意识,让廉洁文化深入自己的内心,外化于行动!课后任务:观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在路上》《打铁还需自身硬》《巡视利剑》《红色通缉》《国家监察》《正风反腐就在身边》《零容忍》纪录片,撰写一篇观后感并与家人分享。搜集关于廉洁的名言警句和故事,绘制一幅宣传画报,丰富班级文化墙。走访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或历史名人故居纪念馆,制作一个vlo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