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章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教案年级: 七年级 科目:地理 主备人: 授课时间:课程设计教学课题 第六章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课时 第1课时教学目标 1.利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及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掌握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 2.通过归纳亚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特征,掌握描述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特征的方法,能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出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特征。教学重点 1.学会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 2.掌握亚洲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和水系特征。教学难点 会分析地形、气候、水系之间的相互关系。 2.学会描述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初步掌握学习和研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教学方法 归纳法 读图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二次备课教学导入 播放歌曲《亚洲雄风》,在高亢激昂的歌声中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强大富足和亚洲人民的深厚友谊,激发学生对亚洲学习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过程 1、亚洲和欧洲大陆部分连为一体,称为亚欧大陆 ,也称欧亚大陆,面积达5000多万平方千米 ,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2. 地理位置 地形 气候 (地形、气候、河流的特征是学习的重点) 亚洲及欧洲 河湖 人口国家 3、亚洲的位置 一个大洲或地区的地理位置通常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三方面来描述。 (1)展示东西半球图,看图分析亚洲所在的半球。 看图可知,亚洲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展示亚洲的位置图,分析亚洲所在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看图可知,从纬度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亚洲大部分位于北温带,热带和北寒带的面积较小,地跨寒、温、热三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西南分别与欧洲、非洲相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邻。 总结归纳描述地理位置的方法。 活动:给出欧洲的地理位置分布图,小组合作探究欧洲的地理位置。 欧洲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区位于40°N与北极圈之间。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海陆位置:北、西、南分别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和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望。 6、亚洲的地形 一个区域的地形特征归纳和描述往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主要地形类型、平均海拔高度、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分布格局、特色地形等。 (1)读图找出亚洲主要高原和山脉: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蒙古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德干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 归纳亚洲主要的地形类型是什么? 归纳: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是除南极洲以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2)对比死海和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知亚洲地表起伏大,高低悬殊大。 (3) 读图,说一说,亚洲哪个部位海拔较高,哪些部位海拔较低?即亚洲的地势有何特征。 归纳: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4)看图:亚洲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呈弧形排列的群岛。 地壳不稳定,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7、归纳总结亚洲的地形特征: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亚洲地表起伏大,高低悬殊大;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亚洲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呈弧形排列的群岛。 8、活动: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填表对比亚、欧两洲地形的主要特点。 欧洲冰川作用下形成的峡湾 亚 洲欧 洲平均海拔高度世界第二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地形起伏状况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起伏小主要地形类型高原、山地为主平原地形分布格局中部多高原山地、四周多平原山脉多分布在南、北两侧特色地形大陆外侧多岛弧冰川地貌三、当堂检测 关于“世界第一大洲”描述错误的是() A.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B. 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C. 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D. 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下图反映亚洲地势东西方向变化的特点是( )A. 西部高,东部低 B. 中部高,东西两侧低C. 东西低,南北高 D. 四周高,中间低 亚洲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有世界上陆地的最低处(死海),这说明亚洲的地形特点是( ) A. 地形复杂多样 B. 以高原、山地为主C. 地势起伏大 D. 中部高,四周低 读“亚洲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亚洲地域广大,地跨寒、______、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世界上的各种气候类型除______ 气候外,其余的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2)亚洲东临______ 洋,南临______ 洋,地处亚欧大陆的东部,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因而其东部和南部地区______ 性气候显著.(3)写出图中字母、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______山脉 B______ 山脉D______ 平原①______(河流)②______ (河流)③______半岛 ④______半岛(4)亚洲大部分位于______半球和______ 半球. 课堂小结 地理位置 亚洲及欧洲 地形特征 歌曲高亢激昂,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对于纬度位置的描述,要结合地球五带和高中低纬度来描述。 一定要有归纳总结的环节,培养学生总结的能力。 检测学生知识的学习状况和迁移运用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 合作意识。 先讲授描述地理特征的方法。 图文结合,看图得出地理信息,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讲完之后要及时的总结并练习,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B B 3、C 4、温 温带海洋性 太平 印度 季风 喜马拉雅 乌拉尔山 西西伯利亚 长江 黄河 印度 阿拉伯 东 北板书设计: 地理位置 亚洲及欧洲 地形特征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