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主题班会 反校园欺凌,建平安校园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主题班会 反校园欺凌,建平安校园 教案

资源简介

反校园欺凌,建平安校园
活动目标:
1、通过多个校园欺凌新闻案例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现象并认识校园欺凌行为及其危害性,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2、结合校园欺凌所发生的情境,引导学生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学会换位思考,相互尊重,正确做到预防或者避免欺凌事件的发生。
活动重点:
1、认识校园欺凌的行为表现和危害性;
2、探究校园欺凌事件的“本质”及其背后造成的影响;
3、如何正确应对校园欺凌和避免自己对他人的欺凌行为;
活动时间:第xx周班会课
活动班级:xxxx班
活动过程:
认识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
校园欺凌是校园内的一大公害,是在校学生违法违纪行为的主要表现之一。校园欺凌易危及人身安全,酿成治安、刑事案件,甚至葬送自己的美好前程,妨碍内部团结,不利于优良校风和学风的建设,破坏学生成才的优良环境,损害学生的良好形象,影响学校声誉。
主要行为表现如下:
a、利用QQ群或者说说,发布具有人身攻击成分的言论等。
b、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粗言秽语、呵骂等。
c、对同学进行人身攻击:故意绊倒对方等。
d、恐吓、威胁和强迫他人做其不想做的事情。
e、中伤、讽刺和贬低同学。
f、敲诈:强势夺取他人财物或索要金钱。
g、分党结派:故意伙同同学孤立同学,排挤同学。
h、以大欺小、以众欺寡、恃强凌弱、聚众斗殴等。
分析校园欺凌的产生原因及造成的影响
事件案例:
本校近期发生的两起校园欺凌案例及以往的新闻案例。
(一)国庆假期期间10月3日于山西山阴县第五中学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一名女生在宿舍被多名同学暴力殴打,连续扇了几十响亮的耳光,被打女生全程不敢吱声,低着头,任由施暴的几名女生肆意殴打,而旁边还站着几位和她们身高差不多的室友或同学。
(二)四川高县一名女生遭三人轮番殴打,女生被不断辱骂、扇耳光,被殴打女生周某系高县某中学学生,三个打人者两名男性,一个17一个15岁,一名女性才14岁。
(三)湖北红安两名00后学生进行斗殴,一名少年拿砖暴打一名男生,将砖头拍断,致男生头部血流如注后仍不停手。
案例分析:
受害者:性格孤僻、软弱,长相特别,体态特别,穿着守旧,以及个人自身问题等等比较个别的,与所谓的大众群体格格不入的小部分人群。
欺凌者:部分性格霸道和冲动,倾向使用暴力欺压他人,以自我中心,在任何问题上会倾向于寻找别人的错漏,而不会反思自己;欺凌行为囊括两种,包括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侮辱贬低其人格等精神伤害。对受害者进行重复性的物理攻击、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直接攻击行为。
主要原因:贫乏的家庭教育,缺失的爱的教育。
起哄者:无中生有,无事生非,唯恐天下不乱,是加害者的帮凶。
围观者(旁观者):关心整个校园欺凌事件的发展,但却不言不语。有的是想伸张正义,想站出来,但却又怕变成众矢之的人群。
主要影响(危害)表现如下:
身体影响:不同程度的轻重伤、永久性的后遗症、伤残、明显伤痕、死亡。
心理影响:恐惧、消沉抑郁 、忧虑、 胃痛、 厌食等。
行为影响:酗酒、 自残、 自杀、 厌学、逃学、 成为欺凌者等。
学习影响:缺席、旷课、退学、逃学, 失去对教师的信任与尊重,失去与同学间的和谐关系。
学校影响:声誉等方面受到极大损害。
面对校园欺凌,我们该如何预防和正确应对呢?
树立良好的道德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提高社交能力,正确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与同学友好相处、体谅他人,不斤斤计较,做事考虑周到;
要推己及人,自己不想做的事,不强加给别人,也就是心理互换:当你与同学发生矛盾时,首先要做的是站在对方的位置,用对方当时的心理来思考一下这件事,是自己的过失还是对方的不对。
当他人遇到校园欺凌时,在自身安全得以保证的情况下尽快将事件汇报给老师或班主任,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当我们面对自己难以解决的矛盾时,一定要保持冷静和克制,想想身边有哪些人可以帮助我们?学校的力量,老师的调解,家长的帮助,他们都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保护者。
班会总结
良好的教养来自丰富的内涵,我们应该学会阅读,用优秀的精神粮食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提升人生境界,有大目标、大境界,就不会纠结于鸡毛蒜皮的小事,更不会为这些小事大动干戈。
学会宽容,得理也饶人。“千教万教,先教做人;千学万学,学会去爱”。用一颗仁爱的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古人说: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仁者无敌。相逢一笑泯恩仇,点点恩怨随风散。
面对校园欺凌时,要敢于发声,学会“智斗”,共同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