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当心灵走向岔路 课型 主备人复备人 日期 课时编号 No教学 目标 了解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了解悲剧形成的内外原因,分享自己的一些相似经历,检视自己在遇到困境时的态度,学会关爱自我,克服困境的“心灵魔法”。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学案纸的对应位置完成“心灵魔法”活动的填写。 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改变对自我的消极态度,激发珍爱自我,珍爱生命的意识,形成不惧困境,勇敢面对的信念。教学重点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学案纸的对应位置完成“心灵魔法”活动的填写。教学难点 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改变对自我的消极态度,激发珍爱自我,珍爱生命的意识,形成不惧困境,勇敢面对的信念。教法学法 讨论法,活动法,游戏法教学准备 PPT,学案纸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导入 案例导入:停摆的人生 (1)一位15岁的中学生在自己的社交网站上写下了这样的一段文字: “我试着销声匿迹,原来我真的无人问津。” “人活着有什么意义?我是否存在,已经没有意义了。 我们压力大,活着没意思,是不是约着去跳楼。” 看了上述文字,你觉得这个中学生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15岁少年胡某宇从离奇失踪到尸体被发现,前后历时106天,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月2日上午10时,江西省、市、县联合工作专班在上饶市铅山县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胡某宇事件调查情况,并回应社会各界关注的诸多疑问。 江西省公安厅副厅长、省公安厅指导组组长胡满松在发布会上介绍说,在国内权威刑事技术专家现场指导下,江西省、市、县公安机关联合工作专班通过开展调查访问、现场勘查、尸体检验、物证检验鉴定等工作,认定胡某宇系自缢死亡,尸体发现地系原始第一现场。 (教师可简略向学生介绍案件。) 10月10日至13日,胡某宇曾7次独自到宿舍楼三楼阳台,观望睢园及校外树林山岗方向。 10月14日,胡某宇在食堂晚餐后,携带录音笔两次登上五楼阳台,有明显轻生意图。 2022年10月14日17时40分,胡某宇站在宿舍5楼阳台上试图跳楼犹豫未决,录音显示胡某宇说:“真站到这里反倒是有点紧张了,心脏在狂跳,说实话没有理由,只是觉得没意义,如果真跳下去了会怎样?不确定。跳下去了应该也没人发现,现在至少不会被发现,以后过了几天肯定还是会发现的,刚刚又不跳,哎,我真的是想跳,不想,我应该是不想。 提问:胡某宇在自杀前的犹豫说明了什么? 你觉得是什么原因让他最终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2)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2021年北医儿童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指出:中国儿童自杀居世界第一,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 每十分钟就有2个孩子死于自杀,8个自杀未遂。 《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在所有的非疾病死因中,自杀,已成为10~25岁青少年的第三大死因。 根据我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曾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 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 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 其中,有30%的儿童青少年出现过抑郁症状,有10%左右的儿童青少年出现有过不同的焦虑障碍。 课堂讨论:“悲剧”之我之见 1.当你了解到上述新闻和数据,你有什么感想? 2.你认为导致案例中的青少年自杀悲剧的原因有哪些? 3.案例中的悲剧性的结果是可以避免的吗? 4.如何避免这样的结果呢? 5.我们能从中学习到什么呢? 二、课堂活动 1.课堂活动:黑暗森林之旅 曾经,你误入了一片黑暗森林,在这片森林里,潜伏着一些黑暗精灵,在受到它们而定攻击后,你的心灵会受到伤害,丧失信心,磨灭斗志,感到低自尊,无价值,无意义,无法再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你曾遇到过以下哪些黑暗精灵的攻击呢? 2.课堂分享:你是如何走出黑暗森林的? 说一说你是如何走出心灵的黑暗森林的? 在这个过程中,你做对了哪些事情? 你受到了哪些帮助? 这段经历对现在的你有什么意义? 总结:当你在谷底绝望, 当你在在穿越创伤的过程中自我怀疑, 当你的心灵走向岔路, 请重新找回内心的力量, 唤醒强大的”黑色生命力“ 用“魔法”打败魔法! 3.课堂活动:感受身体 天气突然转冷,你身体的哪个地方先觉察到?手、脚,或是头部…… 当你留意到这个感觉,会有什么反应? 每种反应背后,都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你的反应更靠近哪位同学? 如果这些感受被忽略、转移、压抑否定,我们就错失了一个了解自己,关爱自己的机会! 适时的关注身体感觉并给予回应,是走出伤痛的第一步。 心灵魔法一:留意身体的感觉 当你感到不太好的时候: 1.留意自己身体的感觉:冷、热、痛、痒、酸……试试用更丰富的词描述不同身体部位在不同时刻的感受。 2.给予一些反应而不是忽视,压抑或转移:比如,靠近暖气以缓解寒冷、轻轻抚摸来回应痒、用手按摩来缓解疼痛…… 4.课堂活动:感受情绪 请你说一说,在10秒钟的时间,动画中的人物经历了哪些情绪? 心灵魔法二:给情绪命名 情绪即是我们内在世界一部分,它如同我们的伙伴一样,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 你对自己的感受不只是“好与不好”的区别,需要更清晰地感受和描述他们。 当你给情绪取个名字,就像不同的”朋友”来你家时的敲门声,你知道这是谁来了,该怎么对待它。 你可以这样做: 1.当你有一些感受时,用一些情绪词语给它们命名。 2.凭直觉给你这些情绪打分(1~10分)。 3.描述影响你情绪发生的事实。 4.尝试找到一种以上解决的办法。 4.课堂活动:差评与好评 认真看着白纸上的这个黑点,想象这个黑点是你自己的一部分。 1.对这个黑点说一些批评,贬损,责骂,攻击的话。 2.对这个黑点说一些进行表扬,赞美,吹捧,肯定的话。 3.对这个黑点不做任何评论。 哪一种方式让你感觉更好呢? 心灵魔法三:接纳和支持 当我们开始关注自己的感觉和感受,就会对自己进行评价和判断。 我怎么又不开心..... 我怎么这么懒...... 没人会喜欢我的...... 我什么都做不好! 我没希望了! 请意识到你对自己的不满和抱怨,它们在表达对自己感觉的不接纳。 用接纳,不评价的方式来表达内心感受: 今天发生了 ,我的感受是 ,程度是 分(0-10);虽然觉得自己表现不够好,但是我也知道自己真的很不容易,我已经做到了: 1、……,2、……,3、……; 我现在可以跟自己说:别怕,别急,别难过,你可以的,我支持你。” 4.课堂活动:境随心转 (1)请把头低下来,腰弓起来,然后对自己说: “我不行” “我做什么都不行” 我怎么做都不会成功” 持续1分钟,不断地对自己说这些话。 你感觉如何? (2)请你站起来,昂头挺胸,高举双臂,对自己说: ”我相信我自己是最棒“ “我一定会成功”、 “我命由我不由天” 持续1分钟, 不断对自己说这些话。 你感觉如何? 心灵魔法四:积极自我对话 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金·莫顿提出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叫做“自证预言”,是指人们先入为主的判断,无论其正确与否,都将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以至于这个判断最后真的实现。通俗的说,自证预言就是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使我们自己的预言成为现实。 当我们经常对自己说出积极的语言,会引发积极的行为,让自己产生积极的改变,从而又加强自我的积极对话。 反之亦然。 用积极的想法取代消极的想法,这道题又不会做,是不是我太笨? ——我只是暂时没掌握这个知识点。 大家是不是都不喜欢我,我好差劲啊! ——我只是暂时没有交到朋友。 又没完成今天的学习计划,我就是坚持不下来。 ——至少我已经完成了一部分计划。今天太倒霉了! ——今天发生的事情在提醒我有些地方要做出改变。 请写下你常有的三个消极想法,把它们转化成更加积极的语言。 5.课堂活动:失衡挑战 游戏规则: 1.每人手中一只铅笔。 2.原地旋转15圈后,快速地把手中的笔投入笔筒中。 你能做到吗? 在身体失衡的状态下,你有什么感觉? 你会怎样找回平衡呢? 心灵魔法五:创造“稳定感” a.寻找并列出那些带给你安全感、稳定感的人和事的清单。 如:一只猫咪,一本书,一首歌,一个舒适的沙发,一片草地,一个电影,一句话,一个人...... b.想象一个“稳定空间”。 想象一处空间,这个空间只有你能够进入,在这个空间里,你感到舒服和放松。 你可以把这些带来安全感和稳定感的物品“放进去”。 c.每天留出5分钟时间待在“稳定空间”中。 让自己不受打扰地进入这个空间,用你的方式享受“稳定空间”带给你的稳定感和安全感。 你在这里可以是哭泣倾诉、可以交流对话,可以静静感受,可以舞动和吟唱…… 6.课堂活动:紧急呼叫 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想? 在得到帮助后,求助者的身心状态发生了哪些变化? 如果你在遇到困难,身心陷入绝境的时候,你会主动求助吗? 你会通过什么方式求助? 你会向谁求助? 心灵魔法六:寻找外力帮助 隐藏脆弱并没有让我们更加坚强快乐地生活下去,积极求助是才是勇者的表现! 1.请写下,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会向谁寻求帮助?(家人,朋友,同学,老师,邻居......) 2.如果有需要,请向专业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寻求帮助和建议! 3.了解并拨打救助电话。 三、结语 如果你感到不开心,你一定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仅仅因为你的存在就感到很开心! 那些爱你的人,一直在背后默默地关爱着你,支持着你。 二次备课板书 设计作业布置课后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