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年,新鲜开始【课程背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活和社会的适应”,对未来的规划是属于生活适应的重要内容之一。大量的人类行为的研究发现,我们人类的很多行为更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我们未来的追求、理想、目标和憧憬的的影响。美国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曾说过“人类独一无二的卓越智能是计划未来、憧憬未来、想象未来、创造未来的能力。”在一年开端,引导学生计划未来是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的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规划意识,激发他们对新一年的期待与憧憬。本课程的灵感来源于泰山原浆啤酒的广告,在课程设计中也借用了广告视频来引导学生畅想2023年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课程目标】1.认识到制订新年计划的重要性;2.学会制订合理可行、易操作的新年计划;3.在制订新年计划的过程中提高对新一年的期待。【课程对象】高中生【课程时长】45分钟【课程准备】1.课件、视频、活动清单2.全班分为6个小组【课程流程】团体热身阶段(4分钟)教师:新年伊始,老师先送上新年祝福,请同学们来抽取2023年的新年幸运签,祝我们都能有一个新的开始。播放提前制作好的2023年幸运签的课件,请学生来抽取幸运签。操作方式:1、全班同学一起说“开始”、“停止”,由教师操作抽取幸运签送给每位学生;2、每个小组派个代表来抽取幸运签;3、为增加仪式感,可以提前在淘宝定制2023年幸运签。学生分享收获幸运签的心情。教师:整个春节期间我们收到了许多祝福,收到祝福心情总是愉悦的。带着这种愉悦的心情让我们一起开启新鲜的2023年第一节心理课。【设计意图:以抽取幸运签这种有仪式感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与热情,并导出课程的内容。】团体转换阶段(13分钟)教师:2023年是新鲜的一年,我们每个人都是新鲜的。新鲜,既是一种仪式感,更是一种美好的祝愿。“新鲜的你”最想干什么呢?请来欣赏一个啤酒的广告视频,在欣赏视频的过程中思考我们在新的一年有哪些想要做的事情。播放视频《“新鲜的你”最想干什么?》教师:新年意味着万象更新,我们都盼望着新年有新气象,期待自己有新的改变和成长。但是我们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因此要学会把时间放在对自己最重要的事情上。通过制订新年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把时间和精力聚焦于想要做的事情上。现在请同学们畅想2023年自己最想要做的三件事并写在活动清单上。学生完成活动清单第一部分的内容,书写自己最想要做的三件事,并在小组内进行分享,再由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全班分享。教师小结:2023,新鲜开始,让自己尽情去享受、体验就好,给自己无限种可能。【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广告视频来引导学生畅想自己2023年想要的事情,在书写新年三件事的过程中去计划自己的2023年。学生在小组内通过互相分享了解其他同学想要做的事情,引发思考与共鸣。】三、团体工作阶段(16分钟)教师:斯克兰顿大学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45%的美国人会制定新年计划,但能够成功实施计划的人,只有8%,这个比率是比较低的。既然是我们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就要认真思考到底如何才能做好这三件事?播放动画《小熊排队》,请学生观察小熊是如何排队的,自己是否有类似的经历呢?教师:大家会发现动画里的小熊花了时间排队,最后事情却没有办好。我们不能像小熊这样盲目地做事情,不然等到一年结束了,会发现自己依旧一事无成。小组讨论分享:哪些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做好这三件事。教师分享:把想要做的事写下来,而不是记在心里,实现几率更大。尽量要想要做的事记录下来,比如写在便利贴上,粘贴在自己比较容易看到的地方,可以随时提醒自己去完成。记录的时候还可以尝试把想要做的事以图片形式可视化,激励自己去完成。2.确保这三件事出于内在动机。出于内在动机的事情,我们才会真正开始行动起来。首先可以认真思考“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比如单纯从这件事本身获得乐趣就是出于内在动机,再思考“想到做这件事我的情绪感受如何”,如果做这件事是出于内在动机,我们往往会感受到兴奋或者期待,如果感受到的是艰辛或者抗拒,则需要重新再思考这件事是否是我们真心想要做的。3.变化尽量小,能融入现在的生活系统中。系统式心理治疗有个观点,那就是:系统倾向于维持自组织维持的稳态,排斥变化的发生。因此越小的变化越容易启动,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迈出小小的一步就够了。比如,你放假睡到10点才起床,可以尝试先提前到上午9点或者9点半,再一步步提早到6点起床,如果一开始就要求每天早上6点起床,失败的概率会大很多。推荐阅读心理咨询师李松蔚的著作《5%的改变》,李松蔚说“也许我们就不要去尝试100%的改变了,你如果想要去彻底推翻重来,可能不太现实,不如我们就考虑怎么能让你的生活改善5%。”4.三件事是具体的、明确的 ,清晰易懂。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做事常常会半途而废,并不是因为事情本身难度太大,而是因为我们觉得成功离我们很远。在畅想三件事时可以使用SMART原则。S-Specific明确性,指目标要具体、不笼统,要明确、不模糊;M-Measurable可衡量,指目标要能被量化,能够有方法追踪和衡量目标达成情况;A-Attainable可实现,指的是目标要通过努力才可达成的,避免设得过低或过高;R-Relevant相关性,指的是目标与目标之间要相关,目标要服务于你的整体策略;T-Time Based时限性,指的是目标要设明确的时间期限。5.允许自己“不成功也可以”。一项研究追踪了200个制定两年计划的人,发现53%的成功者都经历过一次失误,两年内平均失误的次数为14次。不必追求完美主义,偶尔的失败也没什么。当你觉得“不成功也可以”,允许自己偶尔的放弃,计划反而往往更容易坚持下去。研究者们也发现,多次尝试自我改变的成功率远高于一次尝试。活动:请学生根据前面5个小建议,在三件事中选择其中一件事进行重新改写,使得这件事更容易做好。重新改写示范:我想要做的事情是: ;我做这件事的目的是 , 做了这件事带给我的感受 ;我现在马上可以做的一个小改变/小行动是 ;按照smart原则,更加具体、清晰的任务是 ;做这件事过程,我知道有可能会出现失误,但是我依旧愿意继续去尝试,当有小的进步/进展,我会给自己小奖励 。我会邀请 来当我做这件事的监督人/见证人。【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分享引导学生制订更加清晰合理、更有操作性的新年计划,使得新年计划不再是纸上谈兵,能够落实到真正行动中。】四、团体结束阶段(12分钟)学生欣赏漫画:现在的自己已经是足够好的自己(漫画来源于徐慢慢心理话)教师:正如漫画里提到的:我们每个同学现在都是足够好的自己,我们要看到自己现在已经有很多做得好的地方,同时,我们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变成更好的自己。现在请同学们给一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在信中详细告知你现在计划做的三件事。这封信是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重逢,是自己与自己一场心灵的谈话,也是自己给自己的一个承诺,写好之后信件会由老师保存,我们等一年后再一起来检验这三件事完成得效果如何。学生书写给自己的一封信,教师收齐后保存,一年后再发给学生。教师:这不仅仅是一封信,更是一种对当下状态的感知,对自己成长的记录,对未来期望的臻藏,对美好未来生活的向往。寄语: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的新年贺词中提到“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新的一年,不辜负春光,不辜负每一个自由,请带着祝福用行动来开启专属于你的新鲜2023,永远相信美好将会如约而至。【设计意图:以欣赏治愈漫画的形式来鼓励学生接纳现在的自己,并通过给未来的自己写信的仪式感,引导学生给予自己承诺,强化做好三件事的决心,更好的迎接新鲜的2023年。】【参考资料】视觉志:平常的日子正在回来,2023新鲜开始.彭凯平:人类思维的优越性到底体现在哪里?——人机大战后的积极心理学思考.简单心理:为什么新年立的flag总是会倒?李松蔚.(2022):《5%的改变》,四川文艺出版社.徐慢慢心理话:年末了,来夸夸这个全世界最好的自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