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1人口与人种【学习目标】1.运用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相关资料,归纳人口增长的总体特点,描述地区差异。2.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归纳人口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3.结合实例,说出人口问题的表现及影响。4.读世界人种分布图,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地区。【教学重难点】重点:1.人口增长特点及地区差异2.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难点: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教学方法】读图指导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小组谈论法、对比分析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视频《世界人口日6分钟看完人类20万年进化史》新课讲授:环节一:观增长曲线,述地区差异一、观增长曲线结合教材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下面探究活动。活动:提问世界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观察人口增长曲线图,说出世界人口增长特点,整体呈上升趋势,并简要分析原因。二、述地区差异1.明确衡量人口增长速度的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定义,并简单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2.各大洲人口增长有什么不同?活动:读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数和平均人口增长率图,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说出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区别;人口增长是不平衡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欧洲、北美洲:人口自然增长缓慢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口自然增长很快3.学以致用:①根据中国历次人口普查资料,完成表格。②根据表格分组绘制人口总量变化折线图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折线图,并总结我国人口增长特点。环节二:探分布,找地区,析原因一、探分布世界人口分布有什么规律?活动: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观察得出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学法总结:描述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方法:整体扫描,局部聚焦。(整体看分布均匀与否,不均匀就要看哪里分布多,哪里少)二、找地区1.明确衡量人口分布均匀与否的指标——人口密度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总人口数(人)/总面积(平方千米),人口密度用稠密或稀疏来形容。2.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具体表现如何?活动:出示世界人口分布图,分别找出人口稠密区与人口稀疏区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三、析原因小组讨论:探究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1、纬度位置:位于中低纬度,纬度低,气温高,适宜人类生活;2、海陆位置:距海较近,降水充沛,适宜农业发展; 3、地形:大多为平原地区,地势平坦,适宜人类生产生活;社会经济原因: 1、亚洲南部和东部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2、欧洲西部和北美洲东部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环节三:说问题,析影响,提措施一、说问题,析影响世界人口有什么问题?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活动:结合课本材料,得出世界人口存在过多或过少的问题,总结其影响。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居住环境差、资源短缺、就业困难、交通拥堵、贫困饥饿等人口过少带来的问题:国防兵源不足、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二、提措施结合人口问题,各国应采取什么措施?活动:根据课本内容,归纳各国根据各自实际采取的人口政策: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人口增长过快——实施计划生育(印度)人口停止增长或负增长——鼓励生育(欧洲一些发达地区)环节四:辨人种,知分布1.三大人种有什么特征?活动:结合课本图文材料,观察得出三大人种的特征白种人:肤色、发色、眼色都很浅,头发天生就是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黄种人:皮肤呈淡黄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2.三大人种分布有什么特征?活动:读世界人种分布图,归纳总结出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白种人: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南美洲东南部、亚洲西部黑种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黄种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的西北部课堂练习:见课件。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认识了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地区差异,学习了世界人口的分布及影响原因,掌握了归纳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方法,了解了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以及三大人种的特征及分布。作业布置:完成配套课后练习。【板书设计】【课后反思】1.本节课以视频作为导入,能带领同学们快速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本节课对同学们的读图识图能力要求较高,在讲课过程中需要引导同学们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读图识图能力,学生的掌握整体较好。3.本节课的又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即归纳总结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需要同学们掌握住方法,并能够准确说出世界人口的分布特征,其次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世界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的原因,将课堂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及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拓宽了学生思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