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二课时《中国的主要地形区》【学习目标】1.在中国地形图中找到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能归纳出我国的地形特点。2.正确认识和表述地形特点,分析其对农业、气候、河流等的影响。3.能够找出三级阶梯及其分界线,知道他们大致的海拔高度和主要地形区。【教学重难点】重点:地形区的地形特点及其分布。难点:培养学生地理记忆和地理分析的能力,学会分析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发展经济的影响。【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过程】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织构成中国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我国主要的山脉都有哪些?新课讲授:一、地形复杂多样回顾七年级上册学习的常见五种地形类型四大高原读中国地形图,找到四大高原的位置青藏高原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内蒙古高原位于北部,黄土高原在中部,云贵高原在西南部。通过展示图片,介绍四大高原的特征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高原面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起伏和缓,一望无际,西部多沙漠戈壁,东部中部多草原,一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黄土高原由黄土堆积而成,呈现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景象。云贵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多地下暗河和溶洞(桂林山水)活动:做一做,连线四大高原的特征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内蒙古高原——地表坦荡,草原广布黄土高原——黄土广布,沟壑纵横 云贵高原——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过渡:了解了我国的四大高原,再来看看我国的四大盆地四大盆地读中国地形图,找到四大盆地的位置,了解四大盆地的特征塔里木盆地位于天山和昆仑山之间,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盆地的周围有冰雪融水滋润形成的绿洲。准噶尔盆地位于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是我国最靠北的盆地,由于西风的影响,盆地内降水较多,牧场广布。柴达木盆地由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围合而成,位于青藏高原上,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该盆地是盐的世界(东南部多盐湖沼泽),而且还有丰富的石油、煤,以及多种金属矿藏,被称为“聚宝盆”。四川盆地是由大巴山、巫山、横断山围合而成,盆地内紫色土广布,成都平原躺卧其中,农业发达,物产丰富,被称为“天府之国”,在这还分布了我国最大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三大平原读中国地形图,找到三大平原的位置,了解三大平原的特征东北平原位于我国的东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平均海拔较低,不足200米,该地区黑土广布,是我国的粮仓。华北平原位于我国的中东部,是由黄河、海河、淮河共同冲积而成,所以又被称为“黄淮海平原”,平均海拔较低,在50米以下。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的“鱼米之乡”,地势地平,河网稠密,湖泊众多(鄱阳湖、洞庭湖、巢湖等),平均海拔50米以下。三大丘陵读中国地形图,找到三大丘陵的位置三大丘陵都分布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从北到南依次为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由江南丘陵、闽浙丘陵、两广丘陵组成),已江南丘陵为例,丘陵多梯田,适合种植果树、茶树等经济林木。二、地势西高东低读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总结我国地势特征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从西往东地势逐渐降低,犹如一级一级的台阶,大致可以分为三级阶梯,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为第一级,四大盆地和三大高原为第二级,三大平原和丘陵为第三级。活动:找出三大阶梯的分界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为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我们沿着北纬36度做地形剖面图,可以很明确的看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地表起伏大的特征。再次引导学生读中国地形图,读出我国三级阶梯的平均海拔和主要地形第一阶梯地形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第二阶梯地形高原、盆地,平均海拔1000-2000米,第三阶梯地形为平原、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为,四大盆地和三大高原为第二级,三大平原和丘陵为第三级。小结:通过表格巩固三大阶梯的分界线、地形类型、平均海拔小组合作讨论: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等有何影响?我国气候季风性显著,夏季主要受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夏季风的深入,从而形成充沛的降水。我国的两条大河,黄河和长江都是自西向东流,也是受到了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并且阶梯的分界处,地势起伏较大,河流的落差大,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水力资源。由于河流是自西向东流,也为沿海和内陆地区的联系提供了便利。课堂练习:比一比、看一看、练一练比一比谁能准确的说出主要山脉周围的地形区看一看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练一练我国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我国主要的地形区及其特征,知道了我国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五大基本地形类型在我国都分布广泛,并且各大地形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地势上我国西高东低,可以分为三级阶梯,这样的地势特征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交通等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作业布置:完成配套课后练习。【板书设计】2.1 中国的地形【课后反思】本节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时的内容,学生需要在掌握我国主要山脉的基础上,找到我国的主要地形区,能够准确的定位,并简单的了解各地形区的特征,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可以让学生自己画一画我国的主要山脉,并填上各大地形区,这样可能会记忆的更深刻。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一课时《纵横交错的山脉》【学习目标】 1.运用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记住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分布及走向。2.了解中华五岳名山的位置及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识记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分布及走向。难点: 识记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分布及走向。【教学方法】读图指导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视频播放我国多彩的山脉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我们刚刚一起欣赏了我国壮美的大好河山,我们的祖国有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有奇峰罗列的重峦叠嶂,还有雄伟壮观的皑皑雪山。那国庆假期就要到了, 大家喜欢哪种景色?想去哪座山旅游呢?讲解:本节课将以组为单位,采用“山大王争霸赛”的形式进行。讲授新课:(一)猜山——熟悉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1.活动:提问:请10秒钟说出6个以上山的名称。2.活动:第一关: 根据提示,猜猜它是哪座山。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③“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巨人山”——喜马拉雅山④“万山之祖”、“中华龙脉”——昆仑山⑤、⑥、⑦分别看图猜山名——黄山、五指山、普陀山(二)识山——熟悉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及分布1.出示我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带领学生整体浏览,大致认识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情况。山脉的定义:山脉是指沿一定方向延伸、包括若干条山岭和山谷组成的山体,因像脉状、而且有某种整体性质可以一起称呼,而称之为山脉。2.活动:第二关:学生结合课本P21-22内容,根据图2—1,在山脉分布空白图上,按一定顺序,一边填写各个山脉的名称,一边记忆山脉所在位置。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按照一定顺序填写,书写完整。(三)寻山——识记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1.山脉走向:是指山脉在地表总体或大致的延伸方向。我国的山脉可分为东西走向、南北走向、东西-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和弧形山脉。出示五种山脉走向示意图。2.活动第三关:小组合作,根据图2—1,在填写好名称的山脉分布图上,找出同一种走向的山脉,并用彩笔描出。教师予以指导。3.活动第四关:在表示山脉的众多卡纸当中,分别寻找出东西走向、南北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和弧形山脉,粘贴在黑板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的对应位置上。4.知识总结①东西走向的山脉,分为三列,北侧是天山山脉、阴山山脉,中部是昆仑山脉、秦岭,南部是南岭。识记口诀:东西走向有三横,北天阴,中昆秦,湘贵粤赣夹南岭。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东部,自西向东分为三列:西侧一列包括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中部一列包括长白山脉、武夷山脉;东部一列是台湾山脉。识记口诀:东北-西南有三撇,兴安太行巫雪峰,长白武夷中间横,台湾山脉在最东。③南北走向的山脉:贺兰山、横断山脉。④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⑤弧形山脉:主要有喜马拉雅山脉,平均海拔超过6000米。位于中国与尼泊尔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游山——了解中华五岳的位置及特点提问:我国的五岳名山,就是我国雄峰的代表。你知道五岳名山分别对应的是哪座山吗?活动:出示五岳名山分布示意图,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23页阅读材料,自学五岳名山。总结:南岳衡山:景色秀美,文化内涵丰富,著名的道佛教圣地。“寿岳”北岳恒山:最著名的就是它“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悬空寺。用一字来形容叫做:奇。中岳嵩山:名胜古迹遍布,最著名的就是少林寺。西岳华山:奇险天下第一山,山体倚天拔地,四面如削。(视频欣赏华山风景)东岳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峰峦层叠,景色壮丽,被称作“天下第一山”。用一个字概括,雄,雄伟。(视频欣赏泰山风景)课堂小结:我国的山脉交错纵横,不仅构成了地形的骨架,更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体验,给我们带来千姿百态的风景,给我们的农业发展提供多种可能,请同学们课外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座山脉或山峰,查找资料,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奇山妙峰。随堂练习:见课件。作业布置:完成配套课后练习。【板书设计】2.1中国的地形—纵横交错的山脉1.山脉2.山脉走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1中国的地形(第1课时)教案.docx 2.1中国的地形(第2课时) 教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