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学习目标】 1.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及分布。2.利用图表,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3.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及我国的土地国策。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难点: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及我国的土地国策。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读图指导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利用学生们熟悉的蚂蚁森林用户收能量导入,引出蚂蚁森林种下真实的树,为土地增添绿色。创设情景,将学生分为三个土地代表队(草地组、林地组、耕地组),参加土地代表座谈会,为土地发声。讲授新课:土地的利用类型过渡语:座谈会第一项内容,自我介绍,寻找会议资料中与你角色相符的景观照片,简要介绍自己。组织学生活动(一)七嘴八舌话身份发放《会议手册》指导学生根据小组抽取的组名,寻找符合本组类型的地理景观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土地利用方式,描述各类土地的类型、用途。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土地利用类型的描述。提问:虽然属于土地资源大家庭,但是却有着不同的利用方式。你们发现今天座谈会少了哪一类土地吗?学生活动(一)七嘴八舌话身份小组讨论,根据常识、利用《会议手册》中的地理景观图,描述本组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耕地组:是种植庄稼,发展农业的必要保障。草地组:作为草地,为人类提供放牧牛羊的场所。林地组:栽培树木的林地。说出难以利用的土地指的是什么?有沙漠、有戈壁、还有冰川、冻土等,目前很难为人类所利用,统称为难利用的土地。总结:建设用地,它们有的忙于城市建设、有的运输忙,分身乏术,无法参会了。通过总结小组发言,明确土地资源按照土地利用方式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难以利用的土地等。土地资源的分布过渡:你的家乡分布在哪里呢?下面请各组成员,对照我国土地类型分布图,组内交流自己的分布地区,派代表进行小组汇总。组织学生活动(二)对号入座找家乡提供《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并进行读图指导。首先看图名,接着阅读图例,明确每种土地类型,最后在图中判断每种土地类型所在的方位。组织学生开展读图说图的小组探究。引导学生完成图文转换,准备描述耕地、林地、草地、难以利用的土地的分布情况。引导学生思考耕地、林地、草地分布于地形和气候的关系。引导学生归纳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分布不均。学生活动(二 )对号入座找家乡根据《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圈画出各类土地利用类型大致的分布,并用方位词描述分布区域。耕地组: 东部的湿润、半湿润地区。草地组:西部、北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林地组:东北、西南、西北的山地。难以利用的土地:我国西部地区。通过对耕地、林地、草地、难以利用的土地分布状况的描述,总结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地区差异明显的特点。土地资源的特点过渡:各类土地娃娃分布于我国各个角落,构成了土地资源大家庭。作为大家庭的一分子,你知道咱们土地家底如何嘛?组织学生活动(三)图表比拼数“家底”引导学生分析家底资料一(我国土地资源的结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拼图活动,将抽签时拿到的土地利用类型饼状图一角, 拼贴在一起。并引导学生看图发现我国土地资源结构不合理的特点。并进一步指导学生认识我国耕地比重小,难以利用土地比重大的土地资源基本国情。引导学生分析家底资料二(我国土地资源总量特点)展示图表数据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我国土地资源总量的特点:土地总量丰富。指导学生分析家底资料三(我国人均土地资源特点)引导学生结合图文资料,得出我国人均土地资源不足的特点。引导学生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进行总结归纳。(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势有哪些,劣势有哪些)土地资源的现状过渡:尽管土地现状问题令人堪忧,但人多点子多。请各组成员结合资料,集思广益为各类土地组改善问题现状,出谋划策吧!头脑风暴开始,商讨结束后,请各组派代表发布应对措施。组织学生活动(四)交流现状说问题指导学生阅读《会议手册》图文资料,引导学生从中总结各类土地利用现状及问题。组织学生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展现土地利用问题,如:角色扮演,小品,猜谜,图示展现等。总结各类土地的利用现状,引发学生对土地问题的关注。过渡:请各组成员结合资料,集思广益为各类土地组改善问题现状,出谋划策吧!组织学生活动(五)妙计锦囊找对策指导学生整理资料,从资料资料中找到解决土地问题的防范。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汇报。增强学生对土地政策、土地国策的理解。课堂练习:见课件。【板书设计】中国的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地类型多样总量丰富,人均不足草地比重大,耕地比重低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明显耕地的分布草地的分布林地的分布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土地利用中产生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讲解、探究、归纳的方法,达到了教学目的,重点突出。在解决难点时,设计了5个学生活动,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交流,概括出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在讲“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时,通过学生收集资料、结合了实际例子,增强了学生对土地国策的理解。在教学设计上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了地理规律和原理,学会了分析地理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探究地理学习的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