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说课课件(共32张PPT)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说课课件(共32张PPT)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说课稿
《100以内数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摆一摆,想一想》是人教版新教材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的实践活动内容。本课通过学生用圆片摆一摆,进一步认识100以内数的组成、数位和位值的概念。
教材设计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把某一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数位表的个位和十位上,得到不同的数,比如说有两个圆片,可以把这两个圆片放在个位上,那么这个数是2,都放在十位上,那么这个数是20。一个放在十位上,一个放在十位上,这个数就是11。通过实际的操作,进一步巩固数位及位置的概念,还能通过读一读这些数,说一说数的组成来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二、说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目标引领、实践操作、小组合作交流,进一步巩固数位及数值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感悟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
2.经历观察、操作、比较、猜想、验证、归纳等学习过程,探索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及主动性,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发现自己数学活动中的错误或别人的好方法,能及时改正或采纳。
三、说教学重难点
怎样摆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重点
在实践活动中发现规律并能用口头语言表述规律。
教学难点
四、说教学策略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思考,给学生留有一个比较充分的探索空间。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先通过动手实践摆出不同的数,再对这些数进行分析研究,找出规律,在此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学生在玩中通过自悟,感受了许多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如:排列组合的思想,有序的思想,并在活动中进一步认识了十进位、数位和位值的概念。
五、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100以内的数,最基础的知识是数的顺序;要弄清楚同一个数字放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出来的数就不同;还要弄清楚一个数的组成,它可以分成两个不大于9的数(或两个数字)之和。鉴于学生的年龄小,以上内容学起来较难理解,这个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儿童喜好动手玩的心理,把好玩的习惯引导到学习上,设计出生动有趣形象的“玩法”,使儿童在动手操作中感悟100以内的数和领会、理解有关的基础知识,并得到美的感受。这节课就是使抽象枯燥的数让学生“玩”出数学道理来。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情景引入
1.出示计数器:
个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十位上的数表示什么?百位上的数呢?
计数器的十位和个位都是两颗珠子,请你说一说这两颗珠子分别代表多少?
下面请你们把计数器放在桌角,把数位表和准备的圆片拿出来,我们来搞一个有趣的活动。这个活动我们就叫“摆一摆,想一想”(出示课题)。提出目标:我们一起来边摆边想:怎样摆才能不重复也不遗漏?
还要会读、写这些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板块二、探究新知
(一)动手操作,感知发现
1.小组合作:你们手中也有这样一张数位表和一张记录表,分别用3、4、5个圆片来摆一摆,小组合作,1人摆,1人记录,其余2人帮忙检查。(对小组合作进行指导)
2.汇报交流:你们是怎么摆的?分别摆出哪些数?上来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3.比较发现:比一比,谁摆得好?
4.观察思考:观察表格里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目标二:发现规律并能用口头语言表述规律)交流后总结。
(二)再次实践,验证发现
1.根据发现试想:用6、7、8、9个圆片各能摆出多少个数呢?
2.分组验证,直接写出摆出的数。
3.小结评价。
板块三、巩固反馈
1.说一说
(1)用3个圆片可以摆出几个数,分别是哪几个数?
(2)用5个圆片摆出的最大两位数是几?最小的数是几?
2.试一试
(1)7、16、34、52、70这组数由几个圆片摆成的?少了哪几个数?
(2)6、15、24、33、43、51、60哪个数不是6个圆片摆成的?
板块四、课堂小结
谁能说一说今天研究的什么?你都有哪些收获?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学会观察,善于动脑,发现规律,使我们的学习能提高效率。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1.“以趣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思维。
以旧知识导入新课,学生没有陌生感,因此,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精心设计、安排导入环节。如果能结合学生的好动、好胜的心理和教学的相关知识,设计编排富有趣味性、挑战性的活动情境、直观情境、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来,收效会更好。
2.动静结合,有效探究。
在探究数的排列规律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至难、逐步深入,分别设计三个活动。让学生通过直观、感性操作摆三个圆片而体会、感知摆数是要遵循一定的顺序的,同时也让学生产生疑问,为下一环节的开展作铺垫。让学生在观察老师有顺序地演示摆四个圆片的过程中,结合心中的疑问用心去观察,去发现,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摆五个圆片,同桌互摆、互动、互学、互看,交流、掌握、理解数的排列规律,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3.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资源,优化课堂。
多媒体课件以其再现直观、模拟情境等优点对教学产生巨大的推动、优化作用,它可将抽象的问题概念直观化、具体化、生活化。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