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共34张PPT)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共34张PPT)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单元的课时内容《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是人教版新教材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单元的课时内容。教材分为两个层次。例3为第一个层次,认识面值是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例4为第二个层次,学习大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换算。通过这两个层次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以元为单位的各种人民币之间的兑换关系。加深对以元为单位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的了解,知道在市场流通中,这些钱币的使用是最多的。
二、说学情
一年级儿童年龄小,爱玩、好动、好奇心强,他们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有部分内容学生在以往的实际生活中早已接触过,也就是说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已经有了相应的知识经验,而且,学生对人民币有较强的观察兴趣,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识别方法,但是缺乏对人民币清晰、系统的认识;对人民币的附加价值缺乏了解;对主辅币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有感性的认识,但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有购买的经验,但是支付方式和购买方案欠灵活。
三、说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
2.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四、说教学重难点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
以创设换钱游戏为主线,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创设能激活学生已有经验的情境,让学生的知识经验系统化、数学化。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在实际操作中体验。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积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在愉悦的心情中学数学,创造数学。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导入
练习
1. 1元=(  )角    10角=(  )元
2.请你拿出5角,有几种方法
学生到台前来,边摆边说。
学生甲:1张5角的。       学生乙:5张1角的。
学生丁:1张1角和40个1分的。 学生丙:50个1分的。
板块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认识各种大面值的人民币。
(1)出示我国发行的各种大面值人民币,使学生对我国各种大面值的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么多种大面值的人民币的。(如颜色、大小、图案等)。
2.教学例4。
(1)师生之间的换钱游戏。
老师分别出示面值是5元、10元的人民币,并提问:用面值是1元的人民币和老师兑换,应该怎么换
学生把换的结果摆在桌面上,老师指名让3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结果,并说出思考的过程。
5元是5个1元,一张5元可以换(5)张1元的。
10元是10个1元,一张10元可以换(10)张1元的。
(2)老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
一张10元可以换(  )张5元的。
请学生说清楚自己的思考过程。
(3)学生之间的换钱游戏。
老师再出示面值是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让学生用面值是10元的人民币与同桌兑换。学生说自己的思考过程时,可以帮助他们联系整十数的组成来思考。
20元是2个十元,一张20元可以换(2)张十元。
50元是5个十元,一张50元可以换(5)张十元。
100元是10个十元,一张100元可以换(10)张十元,(2)张50元。
(4)还可以想到什么
一张50元可以换2张20元和一张10元的。
一张100元可以换一张50元、一张10元和2张20元的。
板块三、巩固应用
鉴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在这一环节中我先设计了一个超市购物活动来吸引学生,并巩固所学内容。
(1)超市购物
师:下面我们开展一个“超市购物活动”,每组选出一名售货员。由售货员先介绍一下超市的商品。然后请同学们拿着钱买自己喜欢的商品。   学生自由购物。
2)做一做第一题和第二题。
设计目的:这一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活动中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得生动、轻松、愉快。
板块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上的高兴吗?谁能说一说你们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小结,学生由此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多方面进行小结,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技能。)
板块五、思维拓展
小蜗牛从地上往大树上爬,先爬了5米,又往回爬了1米,再往上爬5米,又往回爬1米。想一想,小蜗牛一共爬了多少米,此时离地面有多远。
(答案:小蜗牛一共爬了12米,此时离地面有8米。)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根据一年级学生爱玩、活泼、好动的特点,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能激活学生已有经验的情境,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设计了看钱、认钱、换钱、摆钱等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自己寻求答案,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2.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整个活动中,让学生畅所欲言,对每个学生的回答,都给予热情鼓励或表扬,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