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4章 人 与 环 境第1节 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第2节 关注农村环境*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认识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意义(2)理解计划生育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举例说明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4)列举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2.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资料,利用资料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养成节水、节电、节约粮食的生活习惯举例说明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建设家乡献计献策重点难点 重点 1.世界人口增长趋势2.举例说明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难点 1.人口过度增长对环境的影响2.列举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等【导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课件展示的图片问题导入:人类的生产和发展依赖于自然环境,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又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那么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这种影响会变得怎样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吧!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1.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1)世界人口迅速增长:【学生活动】阅读教材,观察图片。 【小结】①倍增期:人口数量增加1倍所需要的时间。②现状:世界人口倍增期越来越短。③19世纪前:人口一直在10亿以下。④19世纪的100年中:人口从10亿发展到16亿。⑤20世纪的100年中:世界人口几乎翻了两番。近年来,人口增长的速度比较稳定是由于国家采取了一定的政策,使增长的速度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虽然国家采取了一定的控制措施,但每年净增长量仍然很高,每年增长人口在千万以上。(2)人口增长与资源危机:【讨论】人口增长必定增加对各种资源的需求,人口增长带来的资源危机有哪些方面 ①人口增长与粮食问题。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地。人口增长使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由此引起粮食问题。②人口增长与水资源。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地球上淡水资源有限。人口增长必然会造成水资源的短缺。历史上曾因水的问题而引起的战争正说明水资源的重要性。③人口增长与能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需要消耗越来越多的能源物质,需要提供更多的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物质。但是,这些物质都是不可再生的。人口数量的增长也将引起能源的危机。【小结】我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能源都是有限的。如果不能控制住人口的数量,最终会由于资源的缺少影响我们的生存。(3)人口增长与生态平衡:【讨论】人口增长会不会影响生态系统,影响生态平衡 人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人类的生存依赖着生态系统,同时也对生态系统产生了影响。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基本上能够处理好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但是,随着人口增长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人类为了解决自身的需要,维持自身的生存,在生产活动中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这些改变,不仅破坏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同时也触发了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4)人口增长与人口素质的关系:【讨论】①人口数量与城市住房、城市交通、升学、就业等关系。②人口数量与人口素质是否有关 说明理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调查结果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应注意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人口数量的无限制的增长会造成众多的社会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只能通过控制人口的数量。(5)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有效方法:①原因:人的出生率大大超过了死亡率。②目的:实行计划生育,降低人口出生率。③中心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④具体要求: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小结】当今有四大环境问题,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这些问题中,核心问题是人口问题。不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就无法解决其他三个方面的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口的增长对世界影响很大,所以中国应该同时做到控制中国的人口增长。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2.关注农村环境:(1)家乡环境的变化:【调查活动】对比家乡环境的昨天和今天。(课下完成)各小组结合当地的教育资源及自己的实际选题,课前完成调查。认真交流课前的调查,分析讨论,积极思考。组长组织同学分工合作,制订调查方案;把调查的资料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总结形成调查报告;参加课堂讨论并作答。引导同学们分析讨论他们课前准备的调查报告,然后交流回答问题,分析讨论是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鼓励同学们大胆质疑、讨论。这种设置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2)生产活动会影响环境:【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思考:什么是农村、什么是农村环境 农田生态系统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场所,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所聚居的地方就形成了农业村落,即农村。农村环境是指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地区范围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实质是村民与自然的相互依赖的关系。【讨论】(1)“发展经济必然要破坏环境”,这种说法对吗 不对。发展经济的同时要考虑可持续发展,考虑环境保护,尽可能地保护环境,否则得不偿失,先污染再治理是一种落后的观念。(2)为进一步美化家乡环境,我们中学生应该力所能及地做些什么 每个人力所能及的事情很多,且都不会相同,关键是切实可行。讲述:那什么样的农业既能够使得农民增产增收,又可以保护农村环境,防止农村环境污染,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呢 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某生态农业村的结构示意图。讨论:①输入这个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源于哪里 (答:太阳能。)②在这个农业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主要分布在哪里 (答:沼气池里。)③图中处理农作物秸秆和处理粪便的方式,有什么优点 (答:优点是利用农作物秸秆中的能量,杀灭粪便中的病菌,减少燃烧秸秆对环境的污染,减少粪便传播疾病的机会等。)④这个村利用多余的肉、蛋、奶办起一家食品加工厂,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下脚料 (答:食品加工厂的下脚料也含有很多没有被利用的能量,可将它们放入沼气池发酵后,剩余的渣水再为农作物施肥。)讲述:生态农业又称无公害农业、有机农业,它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优化农业结构——不仅有传统的种植业,还有养殖业、食品加工厂等。这样可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提高农作物中生物能量的转化率。二是保护生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废弃物得以多层次、多途径地再循环利用,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用量。【总结】①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②生态农业可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提高农作物中生物能量的转化率。③为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我国政府在控制森林采伐量、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等方面做了积极的努力。【学以致用】①有人说:“生物圈中的各种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种观点对吗 为什么 不对。因为自然界对自然资源的供给量是有限的,有些资源不可再生,如煤、石油和矿产资源等。②当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相矛盾时,我们应采取何种措施 当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相矛盾时,应先保护环境,经济发展让步于保护环境。③水是可再生资源,不用节约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地球上淡水资源有限,水体污染严重,我们要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④在密闭的沼气池中,能分解人粪便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哪一种生物成分 分解者。⑤农田生态系统的特点有哪些 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少,食物链、食物网简单,调节能力弱。三、归纳总结,反思提升本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把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看看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1.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2.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1)优化农业结构——不仅有种植业,还有养殖业、食品加工厂等。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提高农作物中生物能量的转化率。(2)保持生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废弃物得以多层次、多途径的循环再利用,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用量。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