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教学设计 (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教学设计 (1)

资源简介

第四章 人体内的物质的运输
第四节 输血和血型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的第四节的内容。在学习了血液的有关知识后,进一步让学生学习与输血、血型有关的知识,对于学生进一步认识血液的功能是十分重要的,使学生树立健康地生活意识,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对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构建生物学知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活动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设计理念】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中介。准确而深刻的理解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本章教材共四节,特意把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输血和血型单独安排一节,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有关输血和无偿献血等知识,并通过介绍无偿献血,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也听说过血型、输血等名词,但对血型的发现,献血是否对身体有害等内容知之甚少。本段教学面对的是初一学生,他们对生物课的热情高涨,对生活中的事件充满好奇心,而课堂正好提供了机会。
【教学目标】
了解ABO血型的类型以及概述输血同血型和血量的关系,懂得输血的处理原则和无偿献血的制度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同型输血的相关知识。
难点:同型输血的相关知识。
教学手段:为了达到以上几个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问题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法、讲述法”。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观看献血图片,教师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要给病人输血?为什么对献血的人还要挑选?本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其中的奥秘吧。引出课题:第四节 输血和血型。
二、探讨新知
1、 血量和输血
学生自学内容,讨论下面问题:
①成年人的血量是多少?假如你是100斤,那你有多少斤血?
②献血的人一次可以献血多少毫升?
③为什么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④为什么要提倡无偿献血?
⑤将来等你长大了,你愿意参加无偿献血吗?
请说明理由。 学生总结归纳:
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一个人一次失血不超过血量的10%,不会影响健康,超过30%,就会危及生命。
2、(一) 血型的类型
用多媒体展示:血型的发现史,学生想全班同学讲授,教师介绍血型鉴定的有关背景资料。
(二)血型的分类
学生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①常见的ABO血型分成几种类型?
②检验中发现献血者的血清和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凝集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能进行输血吗?为什么?
③在输血时,我们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④如果没有相同的血液时又要及时输血,应该怎么办?
学生交流、归纳:
1、常见的ABO血型的类型有:A型、B型、O型、AB型
2、输血时,要遵循输同型血为原则。
3、在没有同型血的情况下,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
展示:输血关系表,学生上台填写完整,加深学生对输血知识。
(三) 实际应用:
1、分析输血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输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输全血或血液成分。如: 贫血:应输入红细胞 大面积烧伤:应输入血浆 严重缺少血小板:应输入血小板
2、 ABO血型除了用于输血之外,还有什么用途?
三、用多媒体展示一“血库告急”新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无偿献血的意义。
四、情感升华:播放《爱的奉献》歌曲,学生听歌曲,教师讲述:伸出你的
手,拿出一点点勇气,也许我们就可以挽救无数个生命。现在,你们虽然还不能参加无偿献血,但你们可以提倡身边的人去关心公益事业,奉献爱心。最后学生齐声朗读诗歌:我幸运,我拥有健康的血液!我快乐,我的血液可以挽救生命!我自豪。我用热血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这样激发了学生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宏扬无偿献血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并把课堂延伸到课外。
5、学生谈收获,归纳总结知识点
6、习题巩固
七、 板书设计
输血和血型
血型的种类:A型、B型 、O型、A B型
输血的原则:输同型血
占体重7%~8%
血量
1、1200毫升~1500毫升:有生命危险
2、 失血情况 800毫升~1000毫升:头晕、眼前发黑等
3、小于400毫升:可以自行恢复正常
献血量:200毫升~300毫升
献血年龄:18~55周岁
意义:奉献爱心,挽救他人生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