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4.4.1 流动的组织-血液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4.4.1 流动的组织-血液 教案

资源简介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食物经消化道的消化和吸收后,氧经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后,怎样才能运送至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供细胞利用?细胞产生的废物又怎样远离细胞?学生会很自然地产生该疑问。老师便顺理成章地进入本节内容,也为下一章讲人体内废物的排泄埋下伏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掌握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能力目标:(1)通过教师导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课堂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养成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血液的成分及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多媒体运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PPT
教学过程
复习:消化和吸收、人体的呼吸
新授:营养物质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后最终进入了血液,氧气经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后,最后也进入了血液,那么关于血液的有关知识,你们了解吗?
呈现PPT展示血液的分层现象,导入血液的组成(形成感性认识):
上层:淡黄色透明的液体是血浆
中间:很薄的一层是血小板和白细胞
下层:红色的部分是红细胞
引导学生说出血液的组成;出示血常规化验单上项目,解释上面字母的含义:WBC、RBC、Hb、PLT
2)学习血液组成成分及作用(上升到理性认识):
①血浆:组成 水约90%;血浆蛋白 约7%;葡萄糖、氨基酸和无机盐等 约3%
作用:运载血细胞,运输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练习:人在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的情况下,血液中主要丢失了什么成分 通常采用什么方法来补充血液丢失的这些成分
答案:大量出汗时,血液主要丢失水分和无机盐。通常采用喝水和适量补充无机盐的方法,来补充血液中丢失的这些成分。
严重腹泻时,人体主要丢失水分、一部分无机盐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通常采用喝水、适量补充无机盐以及静脉滴注(或口服)葡萄糖溶液等方法来补充血液丢失的这些成分。
②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通过PPT引导学生认识血细胞并分别介绍:
红细胞:数量最少,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红细胞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含铁,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这就决定了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练习1:人们到医院看病时,有时候需要做血常规化验,医生判断患者知否贫血,是根据下列哪项的数值低于正常值而作出的(   )
A. 血细胞 B. 血浆 C.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D.血小板
答案:C
练习2:中国足球队在备战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时,在众多条件优越的地点中,最终选择昆明为集训地。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这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昆明属于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较少,在这种环境中集训,可增加运动员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从而增强足球运动员血液的供氧能力。
白细胞:体积比较大,数量比较少,有细胞核;有防御和保护功能。
练习1:人患急性阑尾炎验血的时候,往往会发现血液中增多的是(B)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红蛋白
练习2:伤口发炎流出的脓液中,主要的成分是( B )
 A. 死亡的红细胞    B. 死亡白细胞
死亡的血小板 D.死亡血红蛋白
练习3:“亲子鉴定”需要从血液中提取DNA,那么DNA来自于血液成分的( B )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血小板 D. 血红蛋白
c.血小板:最小的血细胞,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练习:人受轻伤流血时,能自动止血,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血液成分是(C)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红蛋白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