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概述食物的消化过星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2.运用 实验法探究是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理论;尝试解读营养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3.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立的特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分析小肠的结 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教学难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复习上节课内容,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2.问题引入: 食物到底怎样被消化和吸收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二、学习新知1.消化系统的组成:(1)消化系统的结构:结合课本第32页的消化系统的组成图与自身,认识消化系统的组成。(2)游戏,三分钟后,合上课本一个同学说上一个消化器官,另一个同学回答下一个结构名称,错的同学接受惩罚(为全组的同学准备唾液)。初步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2.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1)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口腔中有哪些与消化有关的结构牙齿、舌、唾液腺)(2)口腔只有咀嚼的作用吗 3.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1)同学吃馒头时,细细咀嚼,慢慢品味,有何味道?甜!馒头没有放糖,为什么会甜?(2)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并阅读27、28页的实验。三、课堂总结四、布置作业预习第二节后部分内容,并完成课本35页的练习题五、板书设计消化道消化和吸收消化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六、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只是了解了口腔中的消化,今天我们进一步了解消化系统的其他部分的结构和功能。二、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回顾消化系统的结构,通过游戏“消化系统点点兵”的游戏,学生回答其结构。2、消化系统的各个结构的功能(1)学生阅读课本第29页的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图,教师讲授各个结构的功能。(2)总结: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十二指肠盲肠、 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消化道外)唾液腺、肝脏、胰腺等。其中胃腺是胃壁粘膜内陷,可产生盐酸、粘液、胃蛋白酶。胰脏是分泌胰液,胰液呈碱性,含消化白质、淀粉和脂肪的酶。肠腺是位于小肠粘膜中的微小腺体,分泌肠液呈碱性,肝脏是最大的腺体,分泌胆汁,储于胆囊。胆汁呈碱性,无消化酶,有消化脂肪的作用。3、练习:为何患了胃病的人怕吃硬、冷的食物 糊涂虫:三、营养物质的吸收1、学生自学第30页的内容,比较小肠与大肠结构图。2、分析小肠的结构特点: 1、小肠的长度。2、内壁特点:环形的皱襞;小肠绒毛;绒毛上有血管、毛细淋巴管,而且绒毛的表面只有一层上皮细胞,增加吸收速度。最后总结得也起收的主要场所。四、练习巩固完成课后练习,加深消化系统中各部分结构以及小肠的结构特点。五、课堂总结六、板书设计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一、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开始—— 盲肠——大肠——肛门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腺:(消化道外)唾液膜、肝脏、胰腺(消化道弊内)胃腺、肠腺二、营养物质的吸收——小 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的结构特点: 1、小肠的长度 2、内壁特点七、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