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4.4《输血与血型》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4.4《输血与血型》教案

资源简介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教学分析:《输血与血型》是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内容。本节文字量不多,知识量也较少,但是却与人类生活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些内容学生也很感兴趣,渴望获得相关知识的欲望也很强烈。基于此,正好鼓励、支持、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分组学习。通过学生丰富的感性体验与深刻的感悟,来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目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能力和情感教育。教学目标:1、说出人体的血量与输血的关系。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3、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教学重点1、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2、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教学难点认同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教学方法学案导学 收集资料 讨论法教师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课本(2) 制作多媒体课件(3)设计导学案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2)收集各种媒体中有关血型、输血、无偿献血等的资料。(3)做好分组工作:确定组长。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展示地震相关图片,导入新课:师:血液对于人体来说很重要,只有维持血量的相对稳定才能保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人们在地震中受伤并大量出血,这时,他们最需要什么样的救治? 教师进一步问:输血前要做什么? 大量失血的病人为什么要输血?血液有哪些类型?输血应遵循什么原则?这就是第四节《输血与血型》要解答的问题。二展示学习目标1. 说出人体的血量与输血的关系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3.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确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三完成学案1自学环节 要求 : 请阅读教材69-71页,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答案。教师巡视指导1.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与本人体重的 。2.血型的发现: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 ,将人的血液分为 型、B型、AB型和 型,这就是ABO血型。3.安全输血的原则:输血的时候应以 为原则。4 血型的人可以少量地输血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5无偿献血制度: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 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6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 是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通过学案1了解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后,接下来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四完成学案2合作、探究、交流(小组内同学讨论交流并展示)1.为大家介绍血量与输血; (1).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本人体重的( )(2).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 )毫升,就会发生危险;(3).一次失血超过( )毫升,就会发生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4).一次失血不超过( )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2.叙述血型发现的过程和ABO血型的划分;兰德斯坦纳发现了血型,在人类输血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输血现已成为临床实际可行的重要治疗措施什么叫凝集反应?不同血型的血为什么会发生凝集反应?若需要输血应该怎样输血呢?解答ABO血型系统四种血型的划分依据?红细胞凝集的原理?如何鉴定血型?还有其他血型系统吗?3.安全输血的原则及各种血型之间输血的关系; 引导学生用简图诠释同型输血; 师:输血一定要输全血吗?4.临床上常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对于严重贫血、大面积烧伤或严重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你认为应该分别给他们输入什么血液成分?为什么?成分输血的意义是什么? 5.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将来等你长大成人了,你愿意参加无偿献血么?请你写一份无偿献血宣传标语口号。的确,人们越来越深的认识到无偿献血的意义,也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展示全社会无偿献血的图片同学们,虽然我们现在年龄小,不能参加无偿献血,但同学们不要灰心,我们照样能为无偿献血做贡献,为献血做宣传!五总结本节内容,构建知识络。检测阶段:1.常见的ABO血型分成几种类型?2.输血的基本原则是什么?3.什么血型的人被称为“万能输血者”?4.什么血型的人“万能受血者”?5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 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6.某人因大量出血危及生命,必须输血,此人血型为AB型,他应输( ) A.O型 B.AB型 C.A型 D.B型7.用直线将下列患者与应该输入的血液成分连起来。A.严重贫血患者 1.血浆B.身体大面积烧伤者 2.血小板C.严重血小板减少的患者 3.红细胞当健康的我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还有很多人苦苦的挣扎在生死线上。也许就是你我的一滴血,一份爱,就可以使他们即将枯萎的生命之树复苏。所以,就让我们献出这滴血,这份爱,就让我们热血流动,爱心发光,就让我们血脉相通,真情流淌。布置作业: 生回答:应输血。生答:验血型。 学生阅读课本独立完成,在疑难的地方做上适当的记号,再小组交流答案学生回答(1)7﹪-8﹪(2)卡尔 兰德斯坦纳 A O(3)同型血(4)O(5))18-55(6)200-300展示时,各组长要认真组织,合理分工,。语言要简洁,声音要洪亮。通过小组合作探索、交流,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认识,相互借鉴,达成共识。(1)7﹪-8﹪(2)1200-1500(3)800-1200(4)4001900年 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血型:A型、B型 、 AB型、O型。ABO血型系统分型的原则 ABO血型系统有两种凝集原(抗原),即A凝集原和B凝集原,均存在于不同人的红细胞膜的表面。根据红细胞膜上含有凝集原的种类及有无,将人类的血型分为四型:含有A凝集原的为A型,含有B凝集原的为B型,含有A和B两种凝集原的为AB型,不含A凝集原也不含B凝集原的为O型。人的血清中天然存在两种相应的凝集素(抗体),即抗A凝集素与抗B凝集素相对应的凝集原与凝集素相遇会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因此它们不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人的红细胞和血清中。抗A血清实际上是B型血清,抗B血清实际上是A型血清。含有A型凝集原的红细胞与抗A凝集素相遇或者含有B型凝集原的红细胞与抗B凝集素相遇时,就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视频总结血型在相关知识 某人血型可接受的血型可输给的血型AA,OA,ABBB,OB,ABABA,B,AB,OABOOA,B,AB,O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回答主要是献血者红细胞上的凝聚原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发生凝聚反应,即黏结在一起。献血者红细胞(含凝聚原)受血者血清(含凝聚素)O型(抗A、抗B)A型(抗B)B型(抗A)AB型(无)O型(无)----A型(A)+-+-B型(B)++--AB型(A、B)+++-学生活动:小老师组织献爱心游戏双边活动效果好营养不良症,这可以进行成分输血——只输红细胞。大面积烧伤的患者,丢失的主要是血浆和组织液,所以应该输入血浆。血小板严重减少的患者,缺少生物只是血小板,所以应该进行成分输血——只输血小板学生小品表演:无偿献血全班参与互动(回答小品提的问题)学生交流无偿献血宣传标语口号。播放《生命因爱延续》的公益广告(1)A B AB O(2)同型血(3)O(4)AB(5)200-300(6)AB(7)A连3B连1C连2组长检查组员的导学案是否完成
板书设计: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血量与输血 | 血型——输血与血型——倡导无偿献血 | 安全输血 成分输血教学反思: 总而言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反思,我得到了许多体会,从而也为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一个更好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手段和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更加轻松地收获知识。 整个教学中,我注重融入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并充满激情的课堂氛围。加上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支撑整个教学过程,让七年级学生在一个生动、有趣而又多姿多彩的生物课堂中,真正做到愉快地“享受”学习。
红细胞
血清
凝集
不凝集
遇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