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章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章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师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 小组教师
上课教师 科 目 生物 年级 七年级
上课时间
课 题 输血与血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说出人体的血量与输血的关系说出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能力目标 (1)学会运用所学的ABO血型知识。 (2)学会运用本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价值 认同无偿献血制度,确定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教学重点 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认同无偿献血制度,确定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教学难点 认同无偿献血制度,确定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教学准备 生物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对《输血和血型》没有明确的具体内容标准,但有理解血型与输血关系的活动建议,以及珍爱生命,提倡义务献血的情感目标。基于此,通过血型了解、献爱心游戏和相关视频,使学生能有丰富的感性体验与深刻的感悟,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人的血型和输血是学生非常关注的问题,但是由于血型鉴定可能会造成疾病感染和传播,国际上许多国家都禁止在中学阶段采用真人真血进行教学实验。所以,我没有设计模拟实验,而是通过课件加以改进,帮助学生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知道血型鉴定的基本过程,掌握血型鉴定的基本技能。
学情分析 前三节分别介绍了血液、血管和心脏。在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血液认识之后,本节课就将其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 学生对输血和血型有一定认知,但不一定全面、正确,本节课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构建起有关输血与血型的正确的知识框架,并通过无偿献血的介绍对学生进行珍惜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教育。
教材分析 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中介,准确而深刻的理解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血液对于人体来说很重要,只有维持血量的基本稳定才能保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那么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血量是多少?什么情况下需要输血?输血需要注意什么?无偿献血有什么意义?这是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本章前三节的学习,使学生对血液、血管、血液循环系统有了一个较为完善、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输血与血型》单独成为一节,是对新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全方位体现,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章节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本节文字量不多,知识量也少,但是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些内容学生也很感兴趣,渴望获得相关知识的欲望十分强烈。所以我把教学重点定在输血与血型的关系以及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使学生从小树立珍爱自己与他人生命的情感。但是输血与血型的关系学生难于理解,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激发学生从小树立珍爱自己与他人生命的情感仅凭教材内容很难落实,所以我把它们列为教学难点。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修正意见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展示玉树地震相关图片,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人们在地震中受伤并大量出血,这时,他们最需要什么样的救治? 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投入新课学习。
二、血型的发现 1、PPT展示血型发现史资料,学生阅读,引导第一轮的抢答游戏。 问题一:不经过验血直接输血可能导致什么后果? 2、及时评价、总结,辨析“凝集”和“凝结”的区别。 问题二:世界上第一个发现ABO血型的人是谁? 3、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评价、总结,扩展:人们还陆续发现了MN、Rh等数十个血型系统,但是临床中应用最广泛的是ABO血型系统。 问题三:他将血型分为哪几种? 4、在答题完后,询问几个学生的血型及获取血型的途径。 阅读资料后积极参与抢答。 争相回答。
三、血型鉴定模拟实验 1、播放临床血型鉴定的视频; 2、创设情境:班上同学在见义勇为时大量失血,他的好朋友要为他献血的场景(依次展示他们的照片),引入模拟实验; 3、介绍实验的原理及其操作步骤,教师演示实验操作; 4、引导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作评价和小结; 6、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让学生推导出输血应遵循同型输血原则。 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明确实验原理,观看教师演示,分组合作完成实验。并与相邻小组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填写实验报告。(相邻小组检验的是不同血型的血样) 组内讨论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 思考、讨论。
四、同型输血 1、安排阅读任务:教材76页:同型输血 2、引导学生用简图诠释同型输血; 3、组织“献爱心”游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1)、按照座位分为左右两组;每位同学抽屉里都有一张标有血型的爱心卡片,代表着你的模拟血型。 (2)、每组找一名同学模拟事故中的失血者,另一组成员中若血型匹配,可以献血的同学就举起你们手中的爱心卡片。 (3)数一数对方小组献爱心的人数,和不符合输血条件的人数。 4、对举错的学生进行引导,辨析其错误原因,纠正错误; 5、教师出示一张AB血型的爱心卡片,让两组血型匹配的同学举手“献血”。 认真阅读。 尝试画图。 参与游戏: 1、各组先后派选代表亮出需要输血的血型牌,该组全体成员检查对方小组是否有同学举错血型牌,数出举手人数。 2、指出并纠正对方小组成员的错误。(循环2次) 全班同学举起血型牌。
五、第一模块小结与知识运用 播放事先准备好学生参与拍摄的视频片段,让学生能够运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视频中的现象; 1、播放视频片段一:几个人将大量失血者送到医院,医生安排两位护士分别准备手术和验血,旁边有人质疑为什么要验血,再不抓紧就来不及了。 展示问题:在伤者大量失血的紧急情况下,医生为什么不立刻给伤者输血,还要先验血呢? 2、播放视频片段二:验出伤者的血型后有三个人同时献血,但并不是每个人血型都匹配。 展示问题:应该选择谁作为输血者呢? 观看视频,踊跃发言,用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事例。
六、血量 1、播放视频片段三:我血型匹配,身体又好,你就多抽点。 展示问题:是不是血型匹配,抽多少都没事?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7页 血量 展示问题: 问题一:成年人的血量相当于本人体重的多少? 问题二:对于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多少就会有生命危险? 问题三:一次失血超过800毫升会有什么症状? 问题四:健康人每次献血多少不会影响健康? 观看视频。 思考、回答。 阅读教材。 前三个问题学生抢答,最后一个问题全班集体回答。
七、无偿献血与情感升华 1、通过引入情境:班上四位同学为吕贵杰同学献血未果,引导学生回答无偿献血应具备的条件。 2、介绍我自身的献血实例,让学生读出我的各次献血量(总共1400ml),引出两个问题: (1)我献血四次总共献血1400ml后身体健康不健康?使学生明白适量献血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2)这1400ml血液对于整个社会来讲够不够用?引导学生明确无偿献血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才会充满爱。 3、展示:献血图片(配乐:《让世界充满爱》 4、展示课堂作业: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句献血宣传语,为社会尽一份义务,奉献一点爱心. 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观点。 明确无偿献血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参与,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学生思考、回答。
课堂小结 找学生代表总结本节的内容
布置作业 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份宣传广告、漫画或倡议书,形式不限,旨在号召大家都来关心公益事业,为社会尽一份义务,奉献一点爱心。
板书设计
修正建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