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本章以介绍“尿的形成和排出”为主要内容,从知识内容的逻辑性和人体生理活动的顺序来看,本章是前四章内容的自然延续。教材先从宏观上介绍组成泌尿系统的各个器官,阐述了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再引导学生分析肾脏的结构,从微观上认识肾单位的结构特点;然后,让学生通过“资料分析”,明确尿的形成与肾单位有关;之后再阐述尿液的形成过程。教材的这种安排,意在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整体到局部,从系统到器官,再到组织结构的顺序,帮助学生逐层深入地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尿液的形成。人体排泄不仅起到排出体内废物的作用而且对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以及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排泄可以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平衡。人体细胞生活在液体环境中,细胞内外水和无机盐必须保持在相对平衡状态,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例如体内缺水时,尿液会减少,就会影响代谢废物的排出;如果缺少水和无机盐,渗透压就会下降,血压下降,就会出现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通过排泄,可以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保证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平衡。本章内容非常重视渗透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一定要注重分析,引导学生合理推理,从一般事实上升到概念建构,并领悟生物体的结构是与功能相适应的。本章教材分析 知识与技能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3.了解其他的排泄途径。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2.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重点尿液的形成过程。 难点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多媒体课件,Flash动画,新鲜猪肾脏,肾单位结构模型,挂图等。●导入新课【师】利用PPT展示——“田世国捐肾救母”图片。屏幕上的图为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田世国和他的母亲。就是他为了敬爱的母亲捐献了一个肾脏,救活了患肾衰竭的母亲。肾脏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它到底有怎样的功能呢 为什么患肾衰竭的人会危及生命呢 【生】小组讨论,尝试回答。【师】肾脏能形成尿液并排出体外,尿液的成分有哪些呢 【生】水、无机盐、尿素等(生活经验丰富的学生会说出像尿酸等物质)。【师】人体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还有其他排出途径吗 【生】尝试回答。【师】评价学生说出的途径,进而导出课题: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新课讲解一、排泄的概念【师】针对学生回答,再提出问题:人体生命活动会产生哪些废物 【生】多余的水、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有的学生也会答出粪便、痰等)。【师】简单讲解排泄和排遗的区别,评价学生答案。【师】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的,水对人体非常重要,而排尿时会排出很多的水,人体为什么还要排尿呢 【生】尝试回答。【师】尿素、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排出。二、泌尿系统的组成【师】多余的水、无机盐、尿素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的,而泌尿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 各个结构的功能是什么 阅读课本P72“观察与思考”栏目及课本P73图4-43,自我进行探究。(1)泌尿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 功能分别是什么 肾脏位于人体的哪个位置 (2)注意观察标注的肾动脉和肾静脉以及肾的颜色,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推测一下血液是怎样进出肾脏的。(3)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什么关系 【生】独立完成。【师】请观察你们桌上解剖好的猪肾脏,注意观察肾脏剖面的颜色以及与肾脏相连的三根管道,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生】肾的颜色为红色。辨认回答与肾脏相连的三根管道是肾动脉、肾静脉和输尿管。【师】进出肾脏的液体情况是怎样的 【生1】血液的流动情况是:动脉血→肾动脉→肾脏→肾静脉→静脉血。【生2】尿液的排出途径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师】评价、总结。尿液是血液流经肾脏时的滤出液,肾的功能是形成尿液。【师】比较进入肾脏的血液和流出的尿液成分有什么不同。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 【生】尿液的成分主要有水、无机盐、尿素,实际上是部分血液的成分。【师】根据成分的变化可以作何推测 【生】血液中的废物被过滤下来形成了尿。【师】血浆中的物质要被过滤下来,只有在哪一类血管中才能实现 为什么 (回忆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结构特点)【生】毛细血管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物质的过滤。【师】由此我们可以作出何种推测 进一步假设:血浆中的部分物质在肾脏的毛细血管处过滤形成了尿。三、尿的形成和排出1.肾单位的结构【师】转折过渡。利用PPT课件展示世界肾脏日的由来和保护肾脏的措施,强调肾脏对人体的重要性。肾脏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什么呢 【生】肾单位。【师】每个肾脏大约有100万个肾单位。展示肾脏内部结构图,分发肾单位结构模型,指导学生结合肾单位结构模型,课本P73“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认识肾单位的基本结构。【生】观察模型,辨认肾单位结构。【师】肾单位由哪几部分构成 【生】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师】提醒学生注意肾小球结构的特殊性:此处也是毛细血管,与其他毛细血管有什么不同 【生】肾小球的两端都是小动脉,即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由于此处没有发生气体交换,所以其中的血液都是动脉血。【师】肾小囊套在肾小球的外面,下接肾小管。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的结构,就像一个“小漏斗”。血液在流经一个肾单位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生】参照课本P73图4-44,思考肾单位内血液流经的血管。讨论回答: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小静脉→肾静脉。2.尿的形成【师】过渡。当血液流过肾小球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让我们从一组数据中来寻找答案。要求学生阅读课本P74资料分析中的表格,分析肾小囊中有哪些物质,肾小球的血液中又有哪些物质。【生】肾小囊中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小分子蛋白质等。肾小球的血液中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蛋白质和血细胞等。【师】肾小囊中的液体只能来自哪里 【生】只能来自肾小球中的血浆。【师】肾小球和紧贴肾小球的肾小囊内壁起何作用 【生】起过滤作用。【师】人体每天产生的肾小囊中的液体约有150升,是不是都要排出体外呢 肾小囊中的液体是不是就是我们排出的尿液呢 【生】不是。【师】原因之一:由资料分析可知,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而肾小囊中的液体中含有葡萄糖;原因之二:每天排出约150升是不可能的,否则人也将变成“木乃伊”了。【师】肾小囊中的液体又称为原尿,因为最后的尿液中没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及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通透性,所以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是不能被过滤出来的,因此原尿的成分就主要有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师】原尿中的大部分物质如葡萄糖等又是怎样回到血液中去的呢 【师】请学生比较肾小囊液体和肾小管中流出的液体成分。【生】学生思考后作出回答。【师】肾小囊中的液体即原尿中的大部分物质会被重吸收回血液中。你能推测出重吸收这一生理过程会发生在哪个结构吗 【生】原尿在下行的过程中会经过肾小管,因为它的周围分布着毛细血管,所以在这儿可能发生物质的重新吸收。【师】展示Flash课件:尿形成的两个过程,请学生总结出尿形成的两个过程。血液原尿尿液【生】观看课件并进行小结: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3.尿的排出【师】肾脏不停地产生尿,最终是由输尿管负责向下运输。人每天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尿液,然而排尿却是间断的,为什么呢 【生】阅读课本P75后回答:因为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师】排尿时,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排尿对人体有什么意义呢 【生】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作用。四、其他排泄途径【师】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除了通过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出外,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排出呢 【生】还可以通过皮肤中的汗腺分泌汗液排出。【师】人体细胞在生命活动中不断产生各种废物,其中二氧化碳由呼吸系统排出体外;产生的尿素等废物主要由泌尿系统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还有一部分由皮肤通过汗腺排出。●课堂小结【师】现在我们一起做个接力赛游戏,把你在这节课中的收获说一说。【生】激烈的自我展示。【师生】共同总结:尿的排出包括两个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