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内容 大课题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课型 新课 学时 2本节内容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标要求 1、以酸雨或废电池的危害为例,说明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2、设计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前一年考纲要求 1.以酸雨或废电池的危害为例,说明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2.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3.认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4、应该怎样防治水污染。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通过探究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清楚地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生物能造成不良影响。②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能力目标:发展学生收集资料,运用资料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作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莪爱大自然的情感2、通过探究激发学生立志为解决环境污染而努力学习的决心和信心。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重点:1、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使这种认识转变成真正的行动。2、怎样设计科学的探究方案。教学、学法 教法:引导探究、讲解法学法: 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课前准备 教师: 1. 组织学生从络、报纸、杂志上收集资料2. 根据学生汇报交流的需要,准备投影或多媒体设备。学生:收集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资料。教 学 过 程教学过程(估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30s) 师生互相问好二、展示目标(1min) 展示目标 学生朗读目标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三、探究释疑(25min) 一、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明确酸雨的概念及形成原因。2、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3、回答探究实验后讨论题4、与学生共同探讨怎样配制酸雨及正常雨水的模拟液,告诉同学可以用浓硫酸代替醋,但浓硫酸对皮肤有严重的损伤性。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完成。1、酸雨:Ph小于5.6的雨水。2、酸雨的形成: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 导入新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酸雨的危害1、学生自主学习回答酸雨的危害及防治方法。2、分析我国酸雨的类型3、展示酸雨对生物造成危害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酸雨的危害。 学生自主学习回答1、酸雨的危害(1)危及人体健康。(2)使河糊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 乃至大量死亡。(3)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4)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2、酸雨的防治措施1)根本途径: (2)有效措施: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对这些人来活动影响的实例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爱护动物的情感。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温室效应明确温室效应的原因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回答温室效应的原因自然原因:太阳活动异常与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了地球气候人为原因:co2含量增加,温室效应加剧a. 人类燃烧 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 b.人类大面积 ,特别是 的破坏,使森林吸收和固定的 迅速减少。 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四、当堂训练(依课标要求、前一年考纲要求精选)(10min) 1、济宁南四湖,一到秋天浮萍大量繁殖,甚至覆盖整个湖面,浮萍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 ) A.济宁气候温暖,适于浮萍的生长繁殖 B.含氮、磷、钾丰富的生活污水大量排入 C.含汞的工业废水排入 D.人们向南四湖中乱扔白色垃圾2、酸雨被称为“ 空中死神”,对生物有极大危害。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酸雨可使河流、湖泊酸化,酸化的水源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影响人们的饮用 B. 酸化的水源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C. 酸雨直接危害芽和叶,使出现酸雨的地区植物全部死亡D. 酸雨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3.下列哪项不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 A.大力植树造林 B.退耕还林还草 C.使用健康环保的筷子 D.长期使用农药、化肥4. 1955年日本富山市发现一种使人痛不欲生的“痛痛病”是由于( )造成的。 A.镉中毒 B.汞中毒 C铅中毒 D.碘中毒5.城市中的废旧干电池成了污染环境的一大难题。家庭中废旧电池的处理最好采用( )? A.积攒起来进行深埋 B.随手丢入垃圾箱C.烧掉 D.收集起来交有关部门进行安全处理 学生独立完成并回答。 知识及时得到反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五、小结及布置课外作业(3min)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 师生共同总结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实验 学生自主完成组织下课(30s)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意图:重点突出,整洁美观,便于学生记忆。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实例教学反思 本节知识贴近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但要注意学生注意力只在这些病的外表,忘了对知识的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