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的影响。 【活动建议】1.调查人类活动破坏或改善生态环境的事例。2.探讨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及对策。课标解读 1.本节属“课程标准”十大一级主题之一——生物圈中的人的相关内容。意在引导学生分析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其中包括探讨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和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从而为后续的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打好基础。 2.本节课的设置,是让学生通过事例、图片等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出发,去发现,去思考,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其中许多负面影响已经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迫使人们不得不高度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教学目标 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说出我国计划生育的目的和具体要求;举例说明人类哪些活动能改善生态环境,哪些活动会破坏生态环境。能力目标 通过收集有关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并激发学生关注生物信息的兴趣。通过对信息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分析资料、判断是非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并且能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保护生物圈的责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重点难点 重点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难点 探讨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分析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我国及学校所在地人口普查、生态环境现状资料,制作PPT课件;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查找有关资料。教学策略 本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所收获,能认识人口增长和人类活动对生物环境的影响。教师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在课堂的参与中将环保理念融入心中。首先通过资料分析,引导学生绘制我国人口增长柱形图,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这个环节,从而切实体会人口增长的事实,也能提高自己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在认识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及应采取的策略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材上的插图进行分析、讨论,也可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去体验和感受。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情景导入 播放音乐《谁不说俺家乡好》,展示风光秀美的风景图片,让同学们感受到生物圈的美和自己生活在其中的快乐与幸福。 提问: 1.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可是人类的活动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吗? 2.人类的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哪些方面的?(有利、有害两方面的) 教师:适时介绍三北防护林等,提出应特别关注人类的活动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情况,引入本课——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欣赏音乐,欣赏图片。 思考并回答问题。 明确学习课题。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展示我国不同年代人口数量的一组数据,引导学生绘制我国人口增长柱形图。 讨论:什么时侯我国人口数量增长明显加快?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20世纪中期以后,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在什么时侯基本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为什么?3.你生活的地方人口增长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结合当地人口增长实际情况,分析人口数量对环境、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 分析资料,绘制柱形图。 分析、讨论、回答:1.我国从1949年到1989年,人口增长明显加快。原因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续表)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总结:1.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生活生产产生了巨大影响。 2.计划生育 (1)目标: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内容: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2.我国人口增长率在1979年以后基本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原因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3.结合当地情况回答。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播放: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阅读教材P104-P105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提问:1.滥伐森林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对生物圈有什么影响?2.有些工厂将大量烟雾直接排到大气中,这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3.这些年来,我国不少湖泊发生严重的污染现象,导致蓝藻等大量滋生,形成水华,一部分湖水变臭,鱼虾难以生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使这些湖泊恢复清澈秀美的原貌? 观看视频并阅读教材。 交流讨论: 1.滥伐森林将会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减弱,不能为森林中的消费者提供营养和食物,影响到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平衡,轻者导致依靠森林的生物的生活环境受到威胁,重者导致生物灭绝、森林消失。 2.直接是空气污染。通过大气循环,影响降水,导致江河湖海污染。如果浓烟中含有大量硫酸物质,还形成酸雨,从而影响建筑物、农作物。也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3.湖区里滋生了大量的蓝藻,应该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放鲢鱼来控制这种藻类的生长。然后,建立一个污水过滤厂,使水源变好,再度使用。(续表)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4.不法分子还用哪些手段捕杀鸟类?如果鸟类日益减少,自然环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5.有人认为,植树造林就是为了获取大量木材。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近几十年来,我国植树造林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6.对受伤的野鸟进行救治和喂养,待鸟康复后,将它放归大自然。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7.你知道哪些自然保护区呢?建立这些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总结: 1.好的影响——植树造林、建立自然保护区、救治野生动物…… 2.坏的影响——乱砍滥伐、乱捕滥捞、各种污染…… 3.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4.采用捕、放毒素引捕、用夹套捕杀鸟类。鸟类日益减少,农作物害虫增多,粮食大大减产,最终受害的是人类自己。 5.不赞同这种看法。近几十年来,我国植树造林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三北”防护林。 6.对受伤的野鸟进行救治和喂养,待鸟康复后,将它放归大自然。对维持生物圈的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 7.目前,我国共建立自然保护区2349个。例如:广东省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区的建立不仅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开展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旅游等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保护环境 鼓励学生大胆想像,积极地参与到环保的活动中,鼓励学生朝着自己的目标加倍努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我们能做什么?——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像力,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共同讨论后,总结出几条可行性建议。板书设计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人口快速增长——影响生态环境 2.计划生育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二、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破坏环境 砍伐森林、大气污染、水污染、乱捕滥杀 改善环境 植树造林、救治和喂养受伤的野鸟、建立自然保护区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图片、视频以及自身的生活经验独立面对、解决老师出示的提纲,他们的才能得到了自主的发挥,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但是由于学生知识范围狭窄,生活阅历的不足,有的地方学生说不清楚时,老师应大胆鼓励,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探究点一 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要求是什么?有何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类必然向环境索取越来越多的资源,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为人类提供各种资源的能力是有限的,这样,人类不断扩大的需求与有限的资源之间同时产生了尖锐的冲突;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生产及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需控制人口的增长。(2)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内容和意义具体要求 内容 意义晚婚 比法定年龄晚2~3年结婚 对国家,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个人,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晚育 婚后初次生育时达到晚婚年龄少生 稳定低生育水平 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 避免生出有遗传缺陷的孩子 有利于我国的人口素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点二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正面影响:人类活动加快了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通过高科技手段,改良土壤,培育了新的生物品种;人类的辛勤劳动使荒山变成了绿油油的农田,使沙漠变成了绿洲;我国建设的“三北”防护林,有效抑制了沙漠的蔓延。(2)负面影响:人类的乱砍滥伐和毁林毁草种粮等行为对森林和草原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沙尘暴频发;对动物乱捕滥杀,以及人类活动对动物栖息地的破坏,造成动物种类和数量锐减;人类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进入环境,造成污染,如酸雨、温室效应、赤潮、重金属污染等,严重危害了人体的健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