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教案:4.2 血流的管道——血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教案:4.2 血流的管道——血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年级:七年级 学科: 生物
本课第 1 课时 累计16 节 检查人: 检查时间:
课 题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主备人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血液结构功能的学习,掌握认识和区分三种血液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思想,养成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教学资源 PPT
重点难点 重点: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教学。难点:结构与功能统一思想的培养。
教 学 过 程
环节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动态修改
组织教学复 习导入新课 师生问好!1、血液的成分?2、血细胞各成分的功能?血液在人体内是怎样运输的?人体内血管的总长度约100000千米,可绕地球赤道两周半。我们身体内血管分几种?不同的血管出血有什么不同? 思考并回答 思考 复习旧知识有趣的课外知识可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兴趣。
环节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动态修改
讲授新课 一、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概述如何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二、动脉1、让学生摸一摸自己的颈部或腕部动脉的搏动。2、列举动脉出血的情况。三、毛细血管1、播放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物质交换的动画。2、提出两个问题:(1)氧气至少通过几层细胞到达组织细胞?(2)氧气至少通过几层膜到达组织细胞? 分组实验 根据血流方向、血流速度判断血管的种类。1、感受动脉的所在位置。2、说出动脉的结构特点。1、观看动画。2、思考问题,总结出毛细血管的特点。 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及小组协作能力。实验过程中要爱护小动物。扩展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和语言描述能力。让学生掌握物质是如何交换的,既巩固了毛细血管的结构,又延伸了知识。
环节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动态修改
总 结练 习 四、静脉1、 指导学生观察身体表面特别身体表面的青筋。2、 指导握拳,观察手背突出的“小包”,说明静脉瓣的作用。是手臂上的“青筋”。教师总结 1、感受静脉的所在位置。2、说出静脉的结构特点。3、了解静脉瓣的作用。明确本节重难点做习题 扩展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和语言描述能力。教育学生关爱生命巩固新知识
板书设计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一、动脉二、毛细血管三、静脉
教学后记 通过本节课的讲解,学生对身体内的血管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对于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的物质交换掌握欠缺,下次授课时应加强讲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