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基础实验2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学习目标】1.确定、组装实验装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掌握二氧化碳的收集和检验方法。2.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习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装置和收集方法确定。【学习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装置和收集方法确定【实验用品】锥形瓶、分液漏斗(或长颈漏斗)、双孔橡皮塞、导管、集气瓶、托盘天平(或自制简易天平)、试管3支、酒精灯、250ml烧杯2只、500ml烧杯一只、火柴、玻璃片、软塑料瓶2个、试管夹、弹簧夹、试管架、蒸发皿、梯形架、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长短不同的蜡烛2支、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蒸馏水【学习过程】一、课前学习1.制取与收集二氧化碳(1)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锥形瓶,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较好。(2)装药品:先在锥形瓶中放入几小块大理石(或石灰石),再向分液漏斗中注入稀盐酸。(3)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分别收集1集气瓶和3塑料瓶(分别标记为A、B、C)二氧化碳气体。2.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①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250 mL的烧杯,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慢慢倾倒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向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A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迅速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①向上述盛有二氧化碳水溶液的塑料瓶A中滴入1~2滴紫色石蕊试液,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向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B中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将准备好的两支蜡烛放入500 mL的烧杯中,分别点燃。然后慢慢倒入塑料瓶C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预习展示学习建议:认真学习,然后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下面的关于水的组成的检测题,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定会有丰硕的收获!1.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常用方法是( )A.煅烧石灰石 B.点燃木炭C.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D.碳酸分解2.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步骤:①连接好装置 ②向试管中放入几小块石灰石③向试管中小心注入适量稀盐酸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收集产生的气体 ⑥用燃烧的木条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CO2以上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②③⑤⑥C.①③②④⑤⑥ D.③①②④⑤⑥3.某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做了比较,并得出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选用的发生装置可能相同B.收集方法可能相同C.验满方法可能相同 D.检验方法一定不同4.用下列四套实验装置制取CO2气体,由于装置错误导致可能收集不到CO2的是( )5.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常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呈红色,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一瓶气体中,木条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是二氧化碳6.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图,不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制气 C.收集 D.验满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收集装置是________或________(填字母);(3)小彭同学设计了如图乙装置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F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用如图的实验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装置A中的错误之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纠正错误后,完成以下实验内容: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开始时应检查装置A的________;③若要检验二氧化碳气体,装置A与装置C中的导管连接顺序是a→________,观察到装置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装置A与装置B连接,观察到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参考答案:1.C 2.B 3.C 4.C 5.B 6.B 7.(1)集气瓶 (2)B D E (3)石蕊试液变红色 Ca(OH)2+CO2===CaCO3↓+H2O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8.(1)①药品使用稀硫酸 ②长颈漏斗下端未插入液体中(2)①CaCO3+2HCl===CaCl2+H2O+CO2↑ ②气密性 ③d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我的疑惑:(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三、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目标一:实验室制取CO2反应原理实验室中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来制备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碳酸,碳酸不稳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最终产物为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原理如下: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是:目标二:装置的设计与选择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1)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①固液不加热型 适用于:反应物为固态和液态,反应不需加热等条件制取气体。②固固加热型 适用于:反应物为固态,反应需加热,制取气体。(2)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溶解性,气体的密度。a.排水法: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气体,且不与水反应。b.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c.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得出结论】发生装置是,选择该装置的理由是石灰石是块状固体,稀盐酸是液体;收集装置是,选择该装置的理由是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溶于水,和水反应。目标三:实验室制取CO2的步骤与检验实验操作步骤(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1.步骤: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收集气体 ——检验是否集满。2.验满: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是CO2。3.检验:将值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是CO2。【注意事项】①若使用长颈漏斗,则长颈漏斗应伸入液面以下,防止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逸散;②长颈漏斗的作用是加入液体药品;③锥形瓶中的导气管露出橡胶塞即可;④伸入集气瓶中的导气管口应位于集气瓶底部,而不应位于集气瓶口。【知识拓展】①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太快,来不及收集气体。②不能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氯化氢气体易混入产生的二氧化碳内。③不能用硫酸。虽然硫酸也能跟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但由于产物硫酸钙微溶于水,会附着在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的表面,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④不能用碳酸钠。因为碳酸钠与酸反应速率太快,不利于收集。【规律总结】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依据:固体加热型固液常温型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排水法(收集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目标四: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内容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及解释加热后,溶液由_____色变成______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蜡烛自_____而____依次______。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交流]: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结合本实验说明为什么二氧化碳是优良的灭火剂?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讨论】请试着从反应原理、反应条件、气体发生装置、气体收集装置等方面,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异同参考答案:1、反应原理不同:2H2O2 2H2O+O2↑;CaCO3+2HCl=CaCl2+CO2↑+H2O;2、反应条件不同:制取氧气需要催化剂,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催化剂,在常温下反应;3、气体发生装置相同:固液常温型;4、气体收集装置:氧气-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向上排空气法.【达标测试】:1.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时,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大试管 B.酒精灯 C.集气瓶 D.锥形瓶2.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 )A.水 B.澄清石灰水 C.食盐水 D.糖水3.下列实验或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是( )A.CO2不支持燃烧B.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很小C.随着压强的增加,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增大D.充满空气的气球可以漂浮在二氧化碳气体中4.下列实验中,仪器和用品的选择合理的是( )A.用KMnO4制O2﹣①②B.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O2﹣⑦⑧⑨C.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CO2﹣②③④⑤D.收集CO2气体﹣⑥⑦5.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A. B.C. D.6.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集满的正确方法是( )A.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B.加入石灰水充分震荡C.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内D.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充分震荡7.实验室制取CO2和O2的共同点是( )A.反应时都需要加热B.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D.气体发生装置相同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必须使用催化剂或加热条件B.必须用含碳元素的物质做反应物C.必须用排水法收集D.必须用燃着的火柴检验是否收集满9.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石灰水的表面和瓶的内壁会形成一层白膜,这层白膜的成分是 ,生成白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中 。10.某市中考化学实验操作已经结束,如图是小岂同学实验的主要操作过程的示意图。评分标准每项1分,满分5分,实验完后他得3分。请找出他失分操作是 、 。11.下列实验室进行的二氧化碳有关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A.制取 B.收集和验满C.检验 D.性质验证12.将一大烧杯倒扣在培养皿上,培养皿上所放物质如图所示。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肯定正确的是( )A.Ⅰ处试液变蓝B.Ⅱ处溶液变浑浊C.Ⅲ处溶液颜色逐渐变成无色D.Ⅳ处试纸变红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制取 CO2,石灰石加入试管后,立即将试管固定在铁夹里B.制取氢气时,先用酒精灯预热,然后用外焰对准药品加热C.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长颈漏斗的末端浸入液体中D.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试管冷却后再从石灰水中移出导管14.某同学设计了制取并检验CO2性质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拉动铜丝,把布袋浸入醋酸后有气泡产生,则下面叙述错误的是( )A.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色B.该装置可以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C.可以用铝丝代替铜丝D.该实验充分体现废物利用,节约资源的理念15.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一些装置,关于装置的选择和使用错误的是( )A.甲装置既可以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也可以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B.乙装置可作为利用干燥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C.丙装置测量氧气体积时,瓶内装满水,气体从c端进入,另一端与量筒相连D.若盐酸和石灰石足量,选择甲、丙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a依然无法收集到一瓶CO216.如图所示CO2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是( )A. B.C. D.17.用如图装置进行CO2性质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证明是CO2使石蕊变红B.②可用于检验CO2气体C.③观察到蜡烛自上而下依次熄灭D.①②③只能验证CO2化学性质18.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A. B.C. D.19.小李学习了二氧化碳知识后,进行了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溶解性的探究,其实验步骤及装置如下.①用大号针筒抽取200毫升二氧化碳气体.②试剂瓶中加入200毫升水,塞紧双孔橡皮塞.③连接大号针筒和试剂瓶,缓慢推动活塞,将二氧化碳注入水中.(1)推动注射器活塞时尽量缓慢,其目的是 .(2)当向水中注入CO2气体体积达到120毫升时,红色油柱开始向上移动.实验表明在该条件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 体积的二氧化碳.20.如图所示是实验室探究二氧化碳某些性质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2)A试管的作用是 。(3)在C与D的试管中任选一个,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1.B2.B3.D4.B5.B6.A7.B8.B9.碳酸钙,Ca(OH)2+CO2═CaCO3↓+H2O。10.B;D。11.A 12.B13.C14.C15.D16.B17.B18.C19.(1)使二氧化碳充分溶解;(2)0.6.20.(1)CaCO3+2HCl═CaCl2+H2O+CO2↑。(2)证明水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3)C:溶液变红色;D:溶液由红色变成紫色;C: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D:碳酸受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