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课时1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课前预习形状各异的楼房都是由一块块的砖石在水泥的黏结下堆砌而成的,那么种类繁多的物质是否也是由一些更小的“砖石”构成的呢?基础练习★要点练习 微观粒子的特征1.回答下列问题:科学实例、数据或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结论分子、原子能(填“能”或“不能”)观测到 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Ⅱ.1滴水(约0.05 g),10亿人去数,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 要数约3万多年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有关“微观粒子”的探究实验实验内容和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a.将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 体积小于100 mL 微观粒子间有间隔b 将品红加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溶液变红色 —①向盛20 mL水的烧杯中滴5~6滴酚酞溶液 溶液不变色 水不能使酚酞变红色②取①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浓氨水 溶液变红色 氨水能使酚酞变红色烧杯A:酚酞溶液变红; 烧杯B:浓氨水不变色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分子扩散进入烧杯 A 中,与水结合形成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归纳](1)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分子和原子等。(2)微观粒子的特征: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不断运动;微观粒子间有间隔。知识总结 “热胀冷缩”是分子间或原子间的间隔改变,不是粒子变大或变小。3.2022年2月在北京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运会。下列做法从微观角度解释不合理的是( B )A.开幕式上舞台云雾——干冰升华,分子间间隔发生改变B.运动场上用水造冰——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C.奥运村中日常消毒——消毒液挥发,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氢能公交车出行——氢气燃烧,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强化训练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的是( B )A.品红扩散 B.柳絮飞扬C.美酒飘香 D.食醋挥发2.下列事实中能够说明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是( C )A.小麦可以磨成粉B.大楼是由一块一块的砖砌成的C.糖块放入一杯水里会逐渐消失D.石头沉入大海中看不见了3.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D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干冰升华——分子间的间隔增大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D.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了4.进入高原地区,真空包装食品的包装袋往往会鼓起,这是因为包装袋内的气体分子( B )A.质量增大 B.间隔增大C.体积增大 D.个数增多5.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酚酞溶液和浓氨水做“氨分子的扩散”实验,在滤纸条上滴上酚酞溶液,然后在棉花上滴加浓氨水,应观察到的现象是C、B、A点依次变红色。结果发现试管内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口所塞的棉花却变成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滤纸条上滴加的是浓氨水,棉花上滴加的是酚酞溶液,这一实验说明,所用的两种试剂中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