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课时1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课前预习我们在吃烧烤时怎样才能使木炭尽快燃烧起来?烧烤吃完后,还没有燃烧完的木炭又应该怎么处理呢?基础练习★要点练习 燃烧的条件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分析并填写下表。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填“燃烧”或“不燃烧”) 实验分析①铜片上白磷燃烧 由现象①②得出:温度要达到燃烧所需要的着火点; 由现象①③或③④得出:可燃物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②铜片上红磷不燃烧③水中白磷不燃烧④水中白磷(通氧气)燃烧交流讨论 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什么?提供热量,隔绝空气; 从环保角度分析,该实验存在什么不足?白烟(五氧化二磷)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实验总结 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拓展延伸实验的改进:★要点练习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下面是一些灭火的实例,试分析其灭火的原因。(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或放入较多的蔬菜:锅盖盖灭:隔绝空气(或氧气);放入蔬菜:主要是降低温度到油的着火点以下。(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扑灭: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油罐着火时需要用水喷淋降温: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清除可燃物。灭火的原理: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知识总结 吹灭蜡烛:不是吹出的二氧化碳使火焰熄灭,而是吹出的气体使烛心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与着火点有关的灭火不是降低着火点,而是降温至着火点以下。2.探究灭火的原理(1)蜡烛在不同条件下的燃烧实验内容 Ⅰ Ⅱ Ⅲ实验现象 火焰熄灭 正常燃烧 火焰熄灭分析 氧气被消耗完(或氧气被消耗到一定浓度不能支持燃烧) 符合燃烧的条件 隔绝氧气(2)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及使用范围灭火器的种类 灭火原理 使用范围干粉灭火器 隔绝氧气(或空气) 一般火灾及油、气等引起的失火二氧化碳灭火器 降温、隔绝氧气(或空气) 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的失火水基型灭火器 隔绝氧气(或空气) 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如汽油、柴油等,及固体材料,如木材、棉布等引起的失火(3)火场逃生的自救措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等。强化训练1.如图所示实验中,能证明燃烧需要可燃物的是( A )2.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中,对应原理错误的是( A )A.用嘴吹灭——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离B.剪掉烛芯——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C.湿抹布盖灭——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离D.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3.用化学原理解释下列词语,其中不合理的是( C )A.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B.风助火威——为燃料提供足够的氧气C.火上浇油——隔绝空气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4.近期有些地方发生火灾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B )A.森林发生火灾时,火借风势,越烧越旺,因为风带来了更多的氧气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C.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D.烧烤时,将木材架空,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5.用右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B.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C.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D.降低红磷的着火点,红磷也会燃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