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动员】《奋战百日赢中考,勇创佳绩向未来》中考100天动员中考百日动员主题班会课件(共3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动员】《奋战百日赢中考,勇创佳绩向未来》中考100天动员中考百日动员主题班会课件(共39张PPT)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奋战百日赢中考
勇闯佳绩向未来
中考前励志主题班会
今天是2024年*月*日
距离2024中考还有100天
100天后,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中考倒计时
【视频】刘媛媛关于100天的演讲
【聊一聊】
听完她的演讲,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活动
100天等于2400个小时,等于144000分钟,等于8640000秒……
对于一粒种,100天可以破土而出、发出脆嫩的绿芽;
100天能发生怎样的奇迹呢?
100天等于2400个小时,等于144000分钟,等于8640000秒……
对于节气,100天可以是寒冬到暖春的路程;
100天能发生怎样的奇迹呢?
100天等于2400个小时,等于144000分钟,等于8640000秒……
对于新生命,100天可以是探索的开始。
100天能发生怎样的奇迹呢?
这100天,是梦想照进现实的距离。
消极的同学可能会说:还剩下100天了,我还能做些什么呀?
积极的同学可能会说:还有100天,我还可以做很多事情呀!
如何看待这100天?
班会提纲
一、别放弃,量变决定质变
二、不要忘记出发时的理想
三、100天,还有哪些提分秘籍
四、专属**班的百日仪式感
一、别放弃,量变决定质变
从科学的角度解释:黎明离日落时间最久,地球早已没有了太阳的直射,地表积蓄的热量也丧失殆尽,地面不能再辐射热量,所以黎明之前最寒冷!
放到备考中的话,那就是临近中考,大家已经没有刚进初三时的新鲜劲儿了,体力、心力逼近极限,所以感觉较为疲惫、坚持不下去了!
为什么黎明之前最寒冷?
100天,请咬牙坚持!
当感觉自己坚持不下去的话,请想一下“长在深山里的竹子”和“埋在泥土里的蝉”!
竹子用了四年的时间仅仅涨了3厘米。从第五年开始,竹子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狂生长,仅仅用了6周就可长15米···其实,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
成功的过程是前面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蓄势待发,等力量积蓄到一定程度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做人做事亦是如此,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有急于求成的心态。不要担心此时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因为这些付出都是为了扎根。
长在深山里的竹子
埋在泥土里的蝉
蝉蛰伏多年,只为在盛夏一鸣!
当自己羽翼不丰、翅膀不硬、能力不足、环境不利时,我们要懂得蛰伏、不断积累自己的力量。当自身成熟、外界环境有利时,我们要抓住机会、一鸣惊人!
学习上,也有类似的蓄力期
学习高原现象技能学习的练习曲线显示:练习者开始进步快,曲线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或长或短的进步停顿期,后期进步慢。
为什么会有学习高原?
学习者这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也具备了一定能力、水平,剩下的多是疑点、难点,加之精神、心理等诸种因素的影响,进步速度比较缓慢,尽管学习者很用心学习,但成绩提高不大,有时甚至会下降,水平总体上处于一种停滞状态之中。
高原之后就是上升期!
学习者坚持学习,不断探索、改进学习方法,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掌握了新的规律或技巧后,学习成绩又开始逐步上升,能力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备考就像黑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洗干净了没有,只能一遍一遍的去洗。
等到上了考场那一刻,灯光亮了。你发现,只要你认真洗过了,那件衣服光亮如新。
而你以后,每次穿这件衣服都会想起那段岁月。
老师有话说
二、不要忘记出发时的理想
唐僧每到一个地方基本都会说:施主,贫僧唐三藏,是从大唐而来,到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路过贵宝地···
不忘初心的唐僧
“贫僧唐三藏 ,从东土大唐而来 ,去往西天取经。”
翻译过来便是: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一句话便解决大部分人困扰一生的哲学问题。
如果让现在的自己用这样的方式介绍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对唐僧语录的思考
我是一个学生,
肩负父母嘱托从家里来,
来到学校是为了考上理想高中!
唐僧式的自我介绍
【视频】为了理想高中,拼了!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儿时的理想吗?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刚入高中的豪言壮语吗?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升入初三定的目标高中吗?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离家返校时父母的殷殷嘱托吗?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和同伴考入重点高中的约定吗?
初心五连问
奋斗,是需要目标的!
当你背单词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
当你算数学时,南太平洋的海鸥正掠过海岸;
当你晚自习时,地球的极圈正五彩斑斓。
但少年,梦想要你亲自实现,世界你要亲自去看。
那些你觉得看不到的人,和遇不到的风景,
都终将在你生命里出现!
老师有话说
三、100天,还有哪些提分秘籍
百分百投入,
才会有百分百回报!
越临近大型考试,学生越容易骄躁,这是普遍问题。
训练题简单了,都做对了,就会感觉自己都会了,嘚嘚瑟瑟静不下心来学习;训练题难了,做得很费劲,就感觉自己很失败,升学无望了。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是备考的大忌。
我们要学会佛系备考,把每一次训练当做自己提升的磨刀石,简单题是用来提信心的——这个知识点,我已熟练掌握;难题是用来找差距的——这个知识点,还有提升空间。
学习讲究水到渠成而不是急于求成。功夫下到位了,成绩自然就上来了。
1、不骄不躁,“佛系”备考
中/高考越来越近,留给我们的复习时间真的不多了。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这时切忌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无章法地学习。
木桶能装多少水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同样的道理,学习成绩也是由最差的学科、最薄弱的知识点来决定的。为了提高我们的总成绩,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向着自己的薄弱点发起冲锋。
假如,我的数学学科很薄弱,我们可以针对这个问题列出以下计划:每天坚持做5个数学题(薄弱知识点相关的)、每天坚持问数学老师3个问题,每天坚持做3个数学改错···
不要小瞧这些,100天坚持下来,就会发现自己多做了500个数学题、问了数学老师300个问题,更正了300个知识点。这就是针对数学的刻意练习。
2、刻意练习,提升薄弱点
学习,最忌讳闭门造车,尤其是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
冲刺中/高考的这段时间,要敢于向老师寻求帮助,遇见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就要及时发问。自己想了很长时间都没想通的问题,老师可能三言两语就能点拨明白。
多问老师问题,既能节省大量时间,还能学会从老师的角度看待问题,可谓是一举多得。
小建议:千万不要过度依赖问问题,因为有些知识点只有自己琢磨透才能真正掌握。不能做学习的巨婴!问过老师之后,一定要及时把这个问题背后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整理下来,以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3、学会借力,多向老师寻求帮助
备考时间,主要可以分为:上课时间和非上课上课。
课堂是高效学习的主阵地,尤其是在复习课上。很多知识框架、解题思路都会被老师讲解。很多疑难问题,可能被老师三言两语讲明白。上课走神一会儿,可能就错过老师最后一次对该一类题型的讲解。
非上课时间可以分为:碎片化时间和版块化时间。
碎片化时间,指的是零零散散时间,比如:只有7、8分钟,甚至只有3、5分钟。这短暂的时间比较适合学习记忆性知识点(英语单词、语文古诗词)或者是练练字。
版块化时间,指的是相对完整的时间,至少十五分钟。15分钟完全可以做完一个中档的数学大题,也可以对物理、化学进行简单改错。
4、精打细算,提高时间利用率
了解不等于记住,记住不等于学会,学会不等于会应用,会应用不等于得分。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提醒我们:学习一直再和遗忘作斗争。
我们可以巧妙利用这几个时间节点来进行复盘?
a、当堂课的课后:老师刚讲完,知识点还是热乎的。这时候,趁热打铁效果最好。不懂的地方,我们还可以及时向老师提问。
b、上课之前的几分钟:马上就要上课了,回忆一下上节课所讲的内容并和本节课知识做一个小小的串联...
c、睡觉前的十五分钟:午、晚休,躺在床上把这半天学习的知识点如过电影一般再回忆一遍。这样做,不仅能够回顾知识,还能助眠...
d、每天的琐碎时间:在白天的学习中肯定还有很多三五分钟的零碎时间,这时候也可以把书本拿出来再翻看几下。请相信,1再小,也比0大。
5、勤于复盘,力求颗粒归仓
随着中/高考的临近,老师肯定会安排大量的习题、模拟题训练,我们肯定要在题海中遨游一阵子。
这时候,大家一定要谨记:千万不要为了刷题而刷题。
刷题的本质是为了刷出自己的知识盲区、薄弱点。因此,请把刷出来的错题、经典题及时整理下来。
把所有的错题都整理到错题本上,不仅方便复习的时候随时翻阅,也方便随时复盘。整理错题的时候,还有要意识地进行知识、题型串联。
通过整理一个知识点,从而学会其周边的知识点;通过整理一道题,从而学会一类题。
6、坚持改错,做到举一反三
学习成果=学习效率乘以学习时间。
很多同学有一个错误认识,认为学习时间越长越好,他们牺牲了午晚休的时间来进行学习,自认为自己比别人多学了很长时间,但是上课的时候无精打采、思维缓慢,这样一来就得不偿失了。
懂得休息的人,才懂得学习。
备考压力虽大、学习任务虽重,但是该休息的时候就要休息,该放松的时候就要放松。
精力充沛了、心情愉悦了,学习效率才高,才更容易出成果。
7、劳逸结合,保证最佳学习状态
四、专属**班的百日仪式感
没有比脚更高的山,没有比腿更长的路。
今日,**班全体同学在此庄严宣誓:
宁吃百日苦,不留终生憾!
在这一百天,我要做雄鹰,打破黑暗,笑傲苍穹!
在这一百天,我要做烈火,燃烧青春,点亮梦想!
在这一百天,我要用行动证明我能行,用双手制造奇迹!
最终一百天,绝不辜负父母、教师的期望
不做懦弱的退缩,不做无益的彷徨;
我将带着沉着的微笑,去赢得我志在必得的辉煌!
集体宣誓
在许愿卡上写上自己的理想高中,放到许愿箱中!
学生活动
最后一百天,
请撸起袖子加油干!
幸福是一定会奋斗出来的!
结束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