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盲人摸象 课件(共1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成语故事】盲人摸象 课件(共19张PPT)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比喻以一点代替全面;
看问题片面。
盲人摸象
主讲人:XXX
时间:2024年01月
目录
成语出处
成语故事
成语寓意
成语运用
成语辨析






成语出处
汉字拼音




máng
rén

xiàng
成语出处
最早出处
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
其触耳者,言象如箕;
其触头者,言象如石;
其触鼻者,言象如杆;
其触脚者,言象如木白;
其触背者,言象如床;
其触腹者,言象如瓮;
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大般涅槃经》
《景德传灯录·洪进禅师》
演变过程
—— 宋·释道原
有僧问:“众盲摸象,各说异端,忽遇明眼人又作么生?’”
由此,概括出成语“盲人摸象”。
成语释义
用来比喻对事物了解不全而固执一点,乱加揣测。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有一次,几个盲人相携来到王宫求见国王,国王问他们说:“有什么事我可以帮你们吗?”
盲人们答道:“ 感谢国王陛下的仁慈,我们天生就什么也看不见,听人说,大象是一种个头巨大的动物,可是我们从来没有看见过,很是好奇,求陛下让我们亲手摸一摸大象,也好知道大象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国王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便欣然应允了,于是命令手下的大臣说:“你去牵一头大象来让这几个盲人摸一摸,也好了结了他们的心愿。”
大臣们遵命去了。
不一会儿,大臣便牵着大象回来了。对几个盲人说:“象来了, 象来了,你们快过来摸吧!”
成语故事
于是,几个盲人高高兴兴地各自向大象走了过去。大象实在太大了,他们几个人有的摸到了大象的鼻子,有的摸到了大象的耳朵,有的摸到了大象的牙齿,有的摸到了大象的身子,有的摸到了大象腿,有的抓住了大象的尾巴。
他们都以为自己摸到的就是大象,仔细地摸着并思量起来。
过了一会儿,国王见他们摸得差不多了,就问道:“现在你们明白大象是什么样了吗?”
盲人们齐声回答:“明白了 !”
国王说:“那你们都说说看吧。”
成语故事
摸到大象腿的盲人说:“大象就像一根大柱子!”
摸到大象鼻子的忙说:“不对, 不对,大象又粗又长,就像一条巨大的蟒蛇。”
摸到大象耳朵的人急急地打断,忙着说:“ 你们说的都不对,大象又光又滑,就像一把扇子。”
摸到大象身体的人也说:“大象明明又厚又大, 就像一堵墙嘛。”
最后,抓到象尾巴的人慢条斯理地说:“你们都错了!依我看,大象又细又长,活像一根绳子。”
盲人们谁也不服谁,都认为自己一定没错,就这样吵个没完。
成语故事
于是,国王笑着对大家说:
“盲人呀盲人,你们又何必争论是非呢?你们没有看见过象的全身,自以为是得到了全貌,就好比没有听见过佛法的人,自以为获得了真理一样。”
接着国王又对臣民们说:
“你们相信那些浅薄的邪论,而不去研究切实的、整体的佛法真理,和那些盲人摸象,有什么两样呢?”

成语寓意
成语寓意




盲人摸象指的是众盲人摸象体的一部分,因而各执异说,用来比喻对事物了解不全而固执一点,乱加揣测。
该成语说明认识事物要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考察。当只听到或看到事情的一部分时,不要自作聪明的胡乱猜测,只有对事物全面的了解,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成语运用
成语语法
“于是所见的人或事,就如同盲人摸象,摸着了脚,即以为象的样子像柱子。”
作宾语、谓语、定语。
盲人摸象
盲人摸象用来比喻对事物了解不全而固执一点,乱加揣测;
在句中多作“如”、“好像”一类词的宾语,常跟“似”、“般”一类词结合成词组。
《且介亭杂文末编·这也是生活》
鲁迅
成语运用




近义词
反义词
管中窥豹
坐井观天
洞若观火
一目了然

成语辨析
成语辨析
盲人摸象 & 管中窥豹
盲人摸象与“管中窥豹”有别:
盲人摸象含贬义,不作自谦之词;管中窥豹常作自谦之词;是中性成语。
《江亭》
宋·陆游
《一枝花·遗张伯元》
元·周德清
《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
鲁迅
“濠上观鱼非至乐,管中窥豹岂全斑。”
“向管中窥豹寻知外,坐井观天又出来,运斧般门志何大,出削个好歹。”
“幸而在《现代评论增刊》上提前发表了几节,所以我们竟还能‘管中窥豹’似的,略见这一部新书的大概。”
感谢您的聆听
主讲人:XXX
时间:2024年01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