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森林草原防火主题 护林防火 人人有责 课件 (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小学森林草原防火主题 护林防火 人人有责 课件 (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人人有责
人人有责
中小学森林草原防火主题
护林防火
护林防火
目录
目录
森林草原火灾基本知识
1
森林草原火灾预防常识
2
森林草原火灾法律责任
3
森林草原火灾安全知识
4
森林草原火灾管理常识
5
基本知识
基本知识
森林草原火灾
森林草原火灾
1
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森林内和草原上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草原、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草火燃烧现象。
森林草原火灾
森林草原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
1
大面积森林火灾被联合国列为世界八大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公共突发事件之一。
2
森林草原火灾不仅严重破坏森林草原资源和生态环境,而且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产生极大的危害,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烧毁森林草原
植被资源
危害野生动物
引起水土流失
使下游河流
水质下降
引起空气污染
威胁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
森林草原火灾危害
  森林草原可燃物指森林草原中所有的有机物质,如乔木、灌木、草类、苔藓、地衣、枯枝落叶、腐殖质和泥炭等。
森林草原火灾燃烧三要素
可燃物
火源
氧气
森林草原火险天气等级预测预报主要考虑这些气象因子。
影响森林草原火灾的主要气象因子
降水
温度
相对
湿度
风速
风向
天然火源
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下产生的热源,主要包括雷击火、火山爆发、陨石降落、滚石火花和泥炭自燃等。
人为火源
人为火源是指人为野外用火不慎而引起的火源,可分为生产性火源(如烧垦、烧荒、烧木炭、机车喷漏火、开山崩石、放牧、狩猎和烧防火线等)和非生产性火源(如野外做饭、取暖、用火驱蚊驱兽、吸烟、上坟烧纸、小孩玩火等)。
引发森林草原火灾的火源有哪几大类
预防常识
预防常识
森林草原火灾
森林草原火灾
2
森林草原防火就是防止森林草原火灾的发生和蔓延,是对森林、林木、林地和草原火灾预防和扑救活动过程的总称。
森林草原火灾预防常识
我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方针是什么?
采取各种措施,有效扑救森林草原火灾,做到“打早,打小,打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实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
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的方针
草原防火工作的方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森林草原防火
森林火警专用报警电话:12119
报警时要注意做到:报告火情发生地所在县市、乡、村及具体地名、山名;讲清火势大小或危害程度;报告报警人的姓名、身份、联系方式等信息。
森林火险等级划分五个等级,三级、四级、五级为高森林火险等级。
森林草原火险等级划分
一级为难以燃烧的天气,可以用火;
1
二级为不易燃烧的天气,可以用火,但是可能走火;
2
三级为能够燃烧的天气,要控制用火;
3
四级为容易燃烧的高火险天气,林区应停止用火;
4
五级为极易燃烧的最高等级火险天气,要严禁一切野外用火。
5
依据森林火险等级及未来发展趋势由森林防灭火指挥机构所发布的预警信号,共划分为中度危险、较高危险、高度危险、极度危险4个等级
中度危险
蓝色
较高危险
黄色
高度危险
橙色
极度危险
红色
森林火险预警信号
一般把森林草原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规定为森林草原防火期。根据气候特点和森林草原火灾的发生规律,不同地方的森林草原防火期不同。
森林草原防火期
森林草原火险规定
林区用火规定
草原防火规定
森林防火期内,禁止在森林防火区野外用火。因特殊情况需要用火的,必须严格申请批准手续,并领取野外用火许可证。
1
在草原防火期内,禁止在草原上野外用火。因生活需要在草原上用火的,应当选择安全地点,采取防火措施,用火后彻底熄灭余火。
1
在草原防火期内,在草原上作业或者行驶的机动车辆,应当安装防火装置,严防漏火、喷火和闸瓦脱落引起火灾。在草原上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司机和乘务人员,应当对旅客进行草原防火宣传。
2
森林防火“十不要”通常是指哪“十不要”
一、不要携带火种进山;
二、不要在林区吸烟、打火把照明;
三、不要在山上野炊、烧烤食物;
四、不要在林区内上香、烧纸、燃放烟花爆竹;
五、不要炼山、烧荒、烧田埂草、堆烧等;
六、不要让特殊人群和未成年人在林区内玩火;
七、不要在野外烧火取暖;
八、不要乘车时向外扔烟头;
九、不要在林区内狩猎、放火驱兽;
十、不要让老、幼、弱、病、残者参加扑火。
十不要
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
森林草原火灾
森林草原火灾
3
 《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和立案标准》对森林火灾案件立案标准是这样规定的:
森林火灾刑事案件立案标准是什么?
凡故意放火造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火灾的都应当立案;过火有林地面积2公顷以上为重大案件;过火有林地面积10公顷以上,或者致人重伤、死亡的,为特别重大案件。
1
失火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2公顷以上,或者致人重伤、死亡的应当立案;过火有林地面积为10公顷以上,或者致人死亡、重伤5人以上的为重大案件;过火有林地面积为50公顷以上,或者死亡2人以上的,为特别重大案件。
2
故意放火烧毁林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比照刑法第114条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放火罪和失火罪将面临怎样的刑责处罚?
放火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构成失火罪的比照刑法第115条二款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哪些草原用火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
在草原防火期内,经批准的野外用火未采取防火措施的;
1
在草原上作业和行驶的机动车辆未安装防火装置或者存在火灾隐患的;
2
在草原上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司机、乘务人员或者旅客丢弃火种的;
3
在草原上从事野外作业的机械设备作业人员不遵守防火安全操作规程或者对野外作业的机械设备未采取防火措施的;
4
在草原防火管制区内未按照规定用火的。
5
安全常识
安全常识
森林草原火灾
森林草原火灾
4
遭遇森林草原火灾如何自救??
到遭遇森林草原火灾时,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
一是及时报警,让外界知道你的位置和处境,争取救援或指导自救;
二是积极自救,快速转移避险。
千万不要随意选择方向盲目乱逃,否则容易被浓烟烈火所困。
要正确判断风向,切不可与火赛跑,一旦顺风而逃,极易被大火追上并围堵住。
不能往山顶方向逃生,随着烟气上升,山火向山顶方向扩展会较快。
要用沾湿的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包住头,并沿着逆风方向,向下或横跑,选择植被稀疏的路线逃生。
当被大火围困时,应选择植被稀疏的空旷地方,俯卧避险,脚朝火冲来的方向,扒开浮土把脸贴近湿土,双手压在胸前。如有水沟、水塘、河流,可跳入水中避险。
扑火安全十二要素是指什么?
密切注意观察火场可燃物种类及易燃程度,避免进入易燃区。
1
注意火场地形条件,扑火队员不可进入三面环山、鞍状山谷、狭窄草塘沟、窄谷、向阳山坡等到地段直接扑打火头。
2
扑救林火时应事先选择好避火安全区和撤退路线,以防不测。
3
一旦陷入危险环境,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设法进行自救。
4
扑救地下火时,一定要摸清火场范围,并进行标注,以免误入火区。
5
扑火队员体力消耗极大,要适时休整,保持旺盛的体力。
6
扑火安全十二要素是指什么?
密切注意观察火场可燃物种类及易燃程度,避免进入易燃区
1
注意火场地形条件,扑火队员不可进入三面环山、鞍状山谷、狭窄草塘沟、窄谷、向阳山坡等到地段直接扑打火头。
2
扑救林火时应事先选择好避火安全区和撤退路线,以防不测。
3
一旦陷入危险环境,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设法进行自救。
4
扑救地下火时,一定要摸清火场范围,并进行标注,以免误入火区。
5
扑火队员体力消耗极大,要适时休整,保持旺盛的体力。
6
管理常识
管理常识
森林草原火灾
森林草原火灾
4
一级抓一级,各级政府对辖区内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指挥。
即是指省长、市长、县长、乡长“四长”负责制
森林草原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涵盖了森林草原火灾预防和扑救的全过程,预防要落实,扑救要措施到位,森林草原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是我国长期以来在与森林草原火灾斗争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森林草原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
《森林防火条例》《草原防火条例》第七条规定: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联防机制,确定联防区域,建立联防制度,加强信息沟通和监督检查。  
联防机制包括建立防火组织、商定牵头单位、确定联防区域、规定联防制度和措施、检查督促联防区域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在火灾预防上,共享信息,互相监督,在火灾扑救上,互相支援。
森林草原防火联防机制
  《森林防火条例》第八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森林防火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草原防火条例》第四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草原防火工作的组织领导,将草原防火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草原火灾预防和扑救工作的开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保障森林草原防火经费有什么规定?
人人有责
人人有责
中小学森林草原防火主题
护林防火
护林防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