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主观题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为什么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由此人类社会发展呈现统一性。(2)同时,受到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外部因素等的影响,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发展道路有着不同的表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是由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历史的多样性反映出来的。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诞生标志及其主要内容?(1)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解释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3.简要阐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或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再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过程?(1)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2)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4.为什么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原因:(1)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2)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其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3)随着生产力发展,资产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但这些措施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就越不可避免。因此,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取代。5.百年来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就: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2)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就: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3)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4)改革开放的成就:①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③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5)新时代的成就:①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②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强大生机和活力。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是什么?(1)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些列基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7.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及其要求是什么?(四个伟大)(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伟大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此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2)进行伟大斗争,就是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和重大风险,建设伟大工程;建设伟大工程,就是要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增强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推进伟大事业,就是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3)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8.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为什么要坚定四个自信?)(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如何形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分别有什么意义?为什么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时代的产物,是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2)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其中,“十个明确”是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十个明确中的每一个明确都是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集中反映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十四个坚持”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十三个方面成就”全景展示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成就和经验,既是习思想指导的结果,又以一系列重要原创成果丰富发展了这一思想。(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我们党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了原创性贡献。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因此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0.中国梦的本质及其如何实现?(1)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其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①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③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既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又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④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坚持伟大斗争,必须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⑤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一步,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⑥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⑦每个人都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从而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⑧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⑨中国梦同世界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要同世界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周二(所有制)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中,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②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2.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①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②非公有制经济是稳定经济增长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3.如何理解国有经济的控制力?①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主要不是体现在数量上)。②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是指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4.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5.如何发展壮大国有经济?①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经济进一步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②要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大做优,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③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结合试题材料补充)6.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①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②要巩固和完善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7.从哪些角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①营造支持 ②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③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贯彻落实包括市场准人、企业融资等在内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④支持和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率和市场竞争力。⑤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弘扬企业家精神。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坚持爱国敬业、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坚持回报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周三(市场经济体制)8.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优势和缺陷?(1)市场调节的机制: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2)市场调节的优势:①来调节资源配置,市场价格及其波动,能反映供求状况及其变化,市场供求的变化也会影响市场价格。(合理配置资源)②市场竞争能够引导资源流向效率高的领域和企业,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实现优胜劣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市场调节的缺陷: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能由市场来调节;枪支、弹药、爆炸物等特殊物品的制造和流通不能由市场来调节;教育、医疗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服务不能完全由市场来调节。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9.如何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①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要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要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制度,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维护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②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政府定价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等方面。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①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②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③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④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11.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包括哪些?①通过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规划,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②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稳定。③实施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④实施区域政策和环境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⑤通过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缺陷⑥通过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12.政府如何通过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当经济发展滞缓(通货紧缩、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时,国家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例如减少税收、扩大财政支出、发行国债等措施)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例如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货币供应量、公开市场业务中的逆回购等措施),刺激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总量平衡(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平衡),拉动经济增长。当经济发展过热(通货膨胀、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国家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例如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等措施)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例如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货币供应量、公开市场业务中的正回购等措施),抑制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总量平衡(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平衡),给经济降温。【提示(不用默):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有经济手段(最常用的经济手段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行政手段(带有强制性,例如行政命令、行政处罚等)、法律手段(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来调节经济)。宏观调控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必要的行政手段。】周四(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格局 高质量发展)13.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基本原则。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要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坚持创新发展。创新发展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创新是第一动力。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不断推进理论、制度、科技和文化创新。要坚持协调发展。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要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增强发展整体性。要坚持绿色发展。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要坚持开放发展。开放发展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持共享发展。共享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提升全体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向共同富裕前进。14.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①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②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发展实体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数字强国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等,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贸关系。周五(收入分配 社会保障)15.按劳分配的地位、范围和意义?①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②范围: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提示: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中,但公有制并非只有按劳分配。)③意义:一是提高效率。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学习科技、提高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二是促进公平。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16.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类型、范围和意义?①类型:生产要素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信息、土地、知识、数据等,相应地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等等。②范围: 按劳动要素分配适用范围: 私营和外资企业中的工资、奖金、津贴,个体经济中劳动所得。按资本要素分配适用范围:私营企业主税后利润,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③意义: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进发;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17.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请简要分析。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包括劳动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①劳动性收入:通过劳动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②财产性收入: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动产、不动产)获得的收入,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③经营性收入: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得的收入。④转移性收入:包括养老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款等。提示:通过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属于劳动性收入。农民流转土地经营权获得的收入:从分配方式看,是按土地要素分配;从收入来源看,是财产性收入。劳动是所有财富的源泉,要以辛勤劳动为荣,树立正确的劳动观。18.为什么要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19. 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①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②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③在初次分配方面,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④在再分配方面,要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⑤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公益慈善事业。(根据材料补充其他)20.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有哪些主要内容、重要作用?如何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1)主要内容: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教材51页表格,了解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区别)。社会救助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是对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帮助,以保障其最低的生活水平,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以满足社会成员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优抚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优抚对象实行的特殊社会保障。(2)重要作用:社会保障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基本生活权利,发挥民生保障安全网的作用;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共济功能,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3)完善措施:要建立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必须明确各方(政府、企业、单位和个人)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总之,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不断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周一(中国共产党)①成就——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取得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并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②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提供政治保证。为……指明正确方向。)③人民——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人民立场,把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④执政——科学执政(遵循规律)、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不断推进国家各项建设法治化、规范化。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方式。坚持科学、民主和依法执政,目的是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有利于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⑤党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建设。加强党的建设,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⑥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走在时代前列,就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如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建立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可靠制度保障。要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周二(人民民主专政)民主: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最广泛: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最真实: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最管用:既发扬民主,又正确集中,能够把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紧密融合。坚持民主和专政的统一: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因此民主具有阶级性,服务于统治阶级。在我国,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民主和专政相互依存,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保障人民民主专政,推进现代化建设,要正确行使国家职能,包括对内职能(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对外职能(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周二(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人民: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代议制,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②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义务: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帮助所在地人民政府推进工作;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作用:健全代表联络机制,更好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履职意识与履职能力,更好发挥作用。③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职权:立法权(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其他国家机关(行政、监察、审判、检查机关)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全国人大设立各专门委员会(如民族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农业农村委员会等),各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下,研究、审议和拟定有关议案。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以及全国人大授予的其他职权。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体决定政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决定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突出强调权为民所赋,最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国家其他制度由人大立法创制出来,受其统领和制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基本功能是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依照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并成为全体公民共同遵守的法律规范。制度优势: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人民以主人翁姿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安排。周三、周四(我国基本政治制度)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制度内容: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执掌国家政权(执政权)。②民主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我国的参政党,享有参政权,包括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等。③多党合作。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首要前提、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主要是政治方向、政治原则、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不是组织领导,组织上互相独立)。根本活动准则:宪法。④政治协商。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在人民政协制度平台上,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发挥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通过全体会议、专门委员会议、专题协商会议、协商座谈会议等,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各领域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广泛、真诚的协商,提出意见建议,反映民意,凝聚共识。制度优势: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能够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有效避免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有效避免一党缺乏监督或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度内容:按照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制度优势: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一个重要制度保障;既保证了国家团结统一,又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维护国家统一稳定,还要落实正确的宗教政策: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方针;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制度内容: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基层政府的指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村委会、居委会),依照法律、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制度实践:民主选举:村委会和居委会由本居住地的村民或居民选举产生。民主协商:对城乡基层公共事务,按照有序参与的原则,居民或村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求同存异,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案。民主决策:在城乡,凡关系村民或居民公共利益的事项,都要由村民或居民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作出决定。民主管理: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民主监督:凡是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和需要其知晓的事项都应公开,让每个居民或村民了解,还应对村委会和居委会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评议。制度优势: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难题自己解决的有效途径;村民、居民通过参与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能够调动参与乡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发展基层民主,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周五、周六(依法治国)1.法治国家①法: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法在国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职能(维护一定阶级的统治),又具有社会职能(管理一定社会公共事务)。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②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③从法治国家的内涵,思考如何建设法治国家:法治国家意味着坚持宪法和法律至上。建设法治国家,要推进宪法实施,即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在规范性文件。法治国家意味着坚持良法之治。建设法治国家,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建立完备在法律体系。法治国家意味着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建设法治国家,应通过法律确认公民权利,并通过执法和司法加以保障。法治国家意味着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建设法治国家,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在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法治国家意味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建设法治国家,要完善法律实施机制,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提示:把“要”改成“有利于”就是建设法治国家在意义。)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是要推动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推动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五个坚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统一起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围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动法治理论创新。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科学立法:措施:(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科学立法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保障权利)科学立法要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符合实际)科学立法要符合国情和实际,使每项立法都科学合理地规范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公民和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即立良善和管用之法。(遵循立法工作规律)科学立法要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依法立法)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宪法和立法法使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民主立法)科学立法要坚持民主立法。要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的机制,开展立法协商,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合理设定)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即在立法中要坚持公民权利义务相统一、相对应,明确国家机关权力行使不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严格执法:意义:在法律实施体系中,行政机关(政府)是执法最重要的主体。严格执法,有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对国家),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对社会),有助于推进建设法治政府(对政府自身)。措施:行政机关要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要坚持规范执法:严密的执法程序是规范执法的重要前提,要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要坚持公正执法: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恰当行使自由裁量权。要坚持文明执法:改进执法方式,做到语言、行为规范,融法、理、情于一体。(提示,把“要”改成“有利于”也是严格执法的意义)公正司法:内涵: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即司法的程序要公正,司法的结果要公正。程序的公正意味着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司法过程严格依据诉讼法进行。结果的公正意味着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裁判结果合法合理。通过程序公正,可以最大化实现结果公正。措施:推进公正司法,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不得违法干预司法活动;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办案程序、结果公正。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构建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等,杜绝暗箱操作。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保障诉讼当事人和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等;必须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全民守法:内涵:全民守法是指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措施:(营造社会氛围)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增强法治观念)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实践、行动)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道德建设)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2.法治政府从法治政府的内涵,思考法治政府应该如何做:法治政府是职能科学的政府。要科学履职:不能什么都管,要简政放权,把市场的事情还给市场,建设有限政府;不能该管的不管(不能缺位),要积极承担基本职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不能错位、越位:政府部门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关系的配置必须科学合理。要转变政府职能,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是要削弱政府管理,而是要减少政府的直接管理和微观管理,要打破传统以审批和管制为主导的政府管理模式,促进政府履行好宏观调控、公共服务等基本职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政府管理的某些薄弱领域,政府仍然需要加强管理。(职能)法治政府是权责法定的政府。要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即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权责)法治政府是执法严明的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执法)法治政府是公开公正在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将公平正义作为政务诚信基本原则,通过公开公正执法,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国家要加强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促进权力规范透明运行。(监督)法治政府是智能高效的政府。政府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促进依法行政,优化革新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不断提高政务服务能力。(高效)法治政府是廉洁诚信的政府。政府必须清廉,不得利用公权力谋求私人或团体利益。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贪污腐败和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要做到诚实守信,不能朝令夕改、言而无信。(廉诚)法治政府是人民满意的政府。政府要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动中,都能看到和感受到公平正义。(人民) (提示:上述7点,把“要”改成“有利于”,就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3.法治社会内涵: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具体表现在: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一致追求,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领域依法运行;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人民普遍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有效处理纠纷、化解矛盾。措施: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在法律帮助。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引导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提示:用“有利于”表达上述内涵和措施,就是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哲学默写清单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一、哲学是什么1. 哲学的产生: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2. 哲学与世界观: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 哲学与具体科学:具体科学揭示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4. 哲学与时代: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二、哲学基本问题(一)是什么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不同回答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它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三)基本形态旧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同点 世界 本质 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土、气、阴阳等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唯物史观,承认社会历史的客观性,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既唯物又辩证)局限性 唯物的、朴素的辩证法,没有科学依据 具有机械 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只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没有认识到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缺少辩证法思想)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既唯物又辩证)基本形态 区别 代表人物及观点 联系主观唯心 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 “万物皆备于我”;“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心外无物”;“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我思故我在” 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客观唯心 主义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鬼神、天、命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的外化;“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上帝创造世界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历史使命: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二)基本特征:1.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2. “一个结合”+“两个统一”: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3. 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辩证唯物论(对应:第二课 探索世界的本质)1.世界的物质性①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要求承认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②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③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④因此,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持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2.规律客观性、普遍性原理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被创造和消灭。②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都有其固有的规律。③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3.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①规律是客观的,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要求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②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③总之,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4.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原理(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①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人能够把握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②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意识能正确指导实践,推动事物发展,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产生阻碍作用。要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5.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或反映世界),而且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正确意识能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推动事物发展;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产生阻碍作用。要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6.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④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唯物辩证法(对应: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一、联系观(唯物辩证法总特征)1.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具有客观性,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们可以根据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3联系具有多样性,有直接、间接联系,内部、外部联系,本质、非本质联系,必然、偶然联系等,人们往往忽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我们应该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包括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内部条件、外部条件,有利条件、不利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4.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部分,要树立全局意识,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②部分构成整体,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③总之,要坚持整体和部分的辩证统一。5.系统优化方法: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求我们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把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以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二、发展观(唯物辩证法总特征)1.发展实质:发展是普遍的、永恒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增添了新的内容。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得到人民支持。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2.发展前途光明(辩证否定观):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通过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和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3.发展道路曲折:新事物发展总要经过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也不可避免存在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极力抵抗和扼杀新事物。因此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要求我们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2.、3表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4.量变和质变辨证关系原理(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①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当改变事物原有的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飞跃;当需要保持事物特定的质时,则应坚持适度原则。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三、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辩证法的根本观点)1.矛盾的基本属性(对立统一关系原理)①一切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即对立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②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③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④矛盾的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矛盾的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⑤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⑥要求我们一分为二看问题,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2.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唯物辩证法的前提,要一分为二看问题,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3.矛盾特殊性:①矛盾具有特殊性,即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②矛盾的特殊性包含三种情形:一是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其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③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问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矛盾问题的精髓)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共性和个性、一般与个别、绝对与相对的关系。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场合、条件下相互转化。④要求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即:从特殊性中括普遍性,用普遍性指导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抓重点,着力解决主要矛盾。(分析主要矛盾作用)②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要求我们统筹兼顾,不可忽视次要矛盾。(分析次要矛盾作用)③总之,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一点论和均衡论。6.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①在每一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求我们把握主流。(分析主要方面的作用)②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相互排斥,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求我们统筹兼顾,不忽视支流。(分析次要方面的作用)③总之,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一点论和均衡论。7.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①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②坚持两点论,即在认识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③坚持重点论,即在认识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④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8.如何坚持矛盾分析法①矛盾即对立统一,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要一分为二看问题,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②矛盾具有普遍性,要一分为二看问题,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办法解决矛盾。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要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⑤主次矛盾辩证统一,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⑥主次方面辩证统一,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应: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1.实践的特征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是客观的,实践过程受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制约。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并且通过实践人可以创造出新的事物。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的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活动,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实践的历史性——实践是历史地发展着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各不相同。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或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要求我们立足实践,在实践中探求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②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要求我们坚持真理,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研究。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认识的发展。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的判断和推理能力,推动认识不断深化。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①认识本身无法断定其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客观事物本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反映了它。②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③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通过实践,可以把指导实践的认识和实践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和客观事物相符合。(运用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来把握②③的逻辑)5.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人们因立场、观点和方法等不同,会对同一个确定对象有多种不同认识,但是,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针对同一条件下的同一对象而言),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即任何真理都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照搬过去的认识或不分析真理运用的条件,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6.认识的反复性原理: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受到主客体条件的限制。从认识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因此,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的、完善的认识要经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7.认识的无限性原理: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对象(客体)是无限的、变化的物质世界,认识主体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而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已经确定的真理不是被推翻)。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价值观)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历史观)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其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不完全同步,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先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其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起阻碍作用。2.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表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则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促进生产力发展;当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束缚生产力发展。④上述两个基本矛盾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①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历史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不断解决中实现。②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4.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也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③人民群众是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⑤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⑥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⑦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最重要的就是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1.人的价值(两个方面)①哲学上的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根本是看他的贡献。②个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社会、他人需要,是其社会价值。③个人在满足社会、他人需要的同时,会获得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这是自我价值。④因此,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创造社会价值),又是价值的享受者(实现自我价值)。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①价值观影响人的理想、信念和生活目标。②价值观影响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即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即影响人们的实践和行为选择。④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价值观不同,人们面对公义和私利、生与死的冲突时,作出的选择也不同。⑤要求我们坚持正确的价值标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承载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基本内容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建设什么样的国家)②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建设什么样的社会)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培育什么样的公民)(2)意义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特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它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要使它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4.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①产生关系: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社会存在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②两个特征: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有阶级性。主体差异性:因人而异。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不同。③两个标准: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5、如何实现人生价值①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②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③要弘扬劳动精神,在劳动中奉献社会。(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④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在奉献社会中创造和实现价值)。⑤要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文化默写清单高三政治备课组 2024.41. 【文化】(1)什么是文化①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③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④文化和文明:文化有先进和落后的区分,而只要是文明就是积极向上的,文明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⑤文化载体: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器物、行为、制度等是文化的载体。(2)文化的地位、作用①总说: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文化的功能)②对人: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开展…文化活动)增强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③对经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④对政治: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的独立性。⑤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⑥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⑧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人们的文化实践和文化生活。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⑨外来文化: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⑩文化多样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11文化交流、文化交融:文化交流、文化交融是文化发展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人类通过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既推动本民族文化发展,也推动世界文化发展繁荣。 3. 【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特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强大凝聚力、连续性、包容性。②主要内容: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中华传统美德: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人文精神:包括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等。③当代价值: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民族团结、国家安全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③继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④创新:立足于实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转化: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形式。发展:按照当今时代的要求,对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⑤传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好中国形象,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4.【民族精神】①(抗疫、劳模、工匠、建党、航天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体现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②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③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随着时代变化不断丰富,具有时代性,某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或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促进了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④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一系列伟大成就,铸就了一系列伟大精神。⑤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5.【外来文化】①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外来文化的有益经验和积极成果。②立足国情,交流互鉴。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才能更好地解决中国问题;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6.【发展中特文化】①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必须坚持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文化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C. 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融通古今中外各种优秀的文化资源,实现综合创新。② 建设文化强国。A.要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B.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它凝魂聚魄。C.要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D.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E.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F.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对自身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有坚定信念。《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背默清单 高三政治备课组 2024.4一、主权国家1.国家主权①含义: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②重要性: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③主权国家的权利:独立权、管辖权、平等权、自卫权等基本权利。2.政体(==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管理形式):划分标准 政体类型 主要表现 典型国家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 民主共和制 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元首一般经由选举产生 美国、德国、法国等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由世袭的君主担任,但在宪法框架内,君主的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大多没有实质性的权力) 英国、日本等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议会制 政府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以议会为基础产生,向议会负责,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议会制强调议会的地位) 英国、日本、德国等总统制 ①总统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力。 ②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由选民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产生,一般有任期限制。 ③总统只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但在某些重大事务上可能会受到议会制约。 (总统制强调总统的地位) 美国、俄罗斯等提示:法国是半总统制国家,既有总统制的特征,又有议会制的特征:总统制特征——总统由选举产生,是国家元首,掌握一定的行政权力;议会制特征——总统不是政府首脑,政府首脑另由内阁总理担任,向议会而不是总统负责。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是国家管理形式。①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②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人口素质、发展程度等因素的不同,相同国体的国家也会采取不同的政体。③现代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这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3.政党:政党是阶级的领导者,是有组织的政治团体,通常以执政为主要目标,也有一些政党不谋求执政,但积极推广某种政治思想、维护某种政治利益。在代议制政体下,政党谋求执政的主要手段是参加选举。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根本性质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欺骗人民大众。4.利益集团①含义:是指具有共同利益,向政府或社会提出诉求,或以合法手段施加压力,借以影响公共政策,以争取其团体利益及其成员利益的社会团体。②影响政府决策的途径:游说、宣传、助选、集会游行、司法诉讼等。③作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集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不同阶级的矛盾。④不同于政党,通常不以取得政权或改变政权为目标。5.国家主权①含义: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②重要性: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其他权力主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决事驳回。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国家主权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中加以规定,对外则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③主权国家的权利:独立权、管辖权、平等权、自卫权等基本权利。6.国家结构形式:(提示:不是国家管理形式)单一制 联邦制组成单位 按地域划分的普通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接受中央统一领导。 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例如美国的州)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只能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 国家与地方关系: ①权限范围由联邦宪法规定 ②都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 ③相互间不得任意干涉特征 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权、一部宪法、一种法律体系。 单一制国家划分为中央集权型和地方分权型两种类型。 联邦各组成单位的权力并非由联邦整体所授予,而是它自身作为政治实体所固有的提示: 一个国家采用何种国家结构形式,是阶级、民族、历史、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始终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和基础。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不是固有的,其唯一来源是中央授权。高度自治不是完全自治,中央对高度自治权的行使具有监督权力。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这是国际社会的共识。联邦制不等于邦联制:邦联不是国家,是松散的国家联盟,相当于国际组织。英联邦:并不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质是邦联,而是由几十个主权国家组成的相当松散的国际组织。(英国不等于英联邦)7.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二、世界多极化1.国际关系⑴影响因素:国家之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宗教、文化和历史等。决定因素: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②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我国在维护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④维护国家利益的有力保障是强大的国家实力。国家实力通常用一国的综合国力来衡量。因此,我国应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国家实力。⑤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2.时代主题①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基础。②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发展、谈判和对话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③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贸易摩擦、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④推动和平与发展的措施:各国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是平等的;各国的事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国际上的事平等协商)。3.中国外交:①决定性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示:我国的外交政策也顺应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②我国外交政策的内容:A.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对内,捍卫本国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外,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B.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C.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D.基石、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习近平外交思想:A.核心要义(十个方面,教材46页,如第三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五条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B.地位和意义: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C.核心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核心理念。D.简要区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上的不同要求。E.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开展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等等。F: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针对当前全球性问题如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问题给出的中国方案(即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④我国积极开展公共外交,展示了负责人的大国形象。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表明,中国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重要力量,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三、经济全球化1.认识经济全球化(认识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重要载体、影响因素、机遇和挑战)①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②重要载体: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即在其他国家创立新企业、并购现有企业、扩张原有企业等。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推动生产、贸易和金融全球化发展,国际分工深化,促进全球资源配置优化和全球科技合作与进步。也有负面影响:实行跨国行业垄断,破坏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落后产能、污染环境等。③影响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④机遇:A.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促进国际分工水平提高和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科技进步、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B.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自身经济发展。⑤挑战:A.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不平衡问题,我们必须高度关注贫困和饥饿问题,同时要正视和妥善处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给不同产业、不同群体带来的冲击。B.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剧。一国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酿成国际性的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2.参与经济全球化: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措施?(可从以下角度思考)从发展方式看,要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拓展对外贸易,建设贸易强国。从发展环境看,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从国际合作看: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加强一带一路建设,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从发展格局看,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制度规则看,要稳步扩大制度性开放,主动对标和对接国际先进的市场规则,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理解:在审批准入、市场竞争、产业政策、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制度和规则,要与国际制规则对接;例如实施新的外商投资法,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扩大外商投资市场准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⑥从国家经济安全看,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