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班会考前心理讲座】与压力做朋友课程信息道具:PPT课件、学生活动单场地:多媒体教室或礼堂时间:45-60分钟学生年龄段:初中设计理念在面对重大生活和学习事件时,很多人都会产生心理压力。在压力源(即生活事件)的作用下,个体会产生一系列心理、社会和躯体性反应。中考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事件,给很多学生带来了心理压力,并表现出焦虑、恐惧等情绪反应,也有的学生出现逃避、攻击等行为反应。引导学生学会调适情绪、调整认知、构建社会支持将有助于他们应对心理压力,直面中考。教学目标1.评估自己当前的压力,对自己的压力状态有清晰的了解,并知道中等程度的压力有利于提高效率。2.学习从增强积极暗示、及时宣泄情绪、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坚持不放弃、强化情感联结等方面应对中考压力。3.通过“留言寄支持”活动,体验同伴互助与他人支持对自己的鼓励,增强战胜中考的信心和力量。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应对压力的方法,并选取适合自己的形式调整压力状态。难点:不断强化自己的抗压力,增强面对中考的信心。课程环节:一、热身阶段:抓“中考”二、工作阶段(一)感受压力(二)走进压力(三)理解压力(四)应对压力三、结束阶段热身阶段:抓“中考”1、以开展“抓中考”活动,活动规则如图:2、提问:在刚才的活动中,你抓到对方的手指了吗?你自己逃走了吗?在这个过程中你感受到了哪些情绪?3、教师小结过渡。工作阶段(一)感受压力1、在重要考试来临的时候,我们多多少少都会有压力。处在当前阶段,你的压力值是多少呢?【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评估自己的压力水平,思考自己产生压力的原因,对自己的压力状态有清晰的认识。(二)走进压力同学们都对自己的压力情况进行了评估,而且我们也发现不仅每一个人的压力值不一样,压力产生的来源也不一样。老师收集到了部分同学的压力事件,接下来让我们来一次心灵对话,针对其中的一个困扰发表一下你自己的观点,给出你的建议。【设计意图】大屏幕显示压力事件,邀请学生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实现同辈互助;同时进行一般化处理,即让学生意识到很多同学都有类似的问题,并不是只有我才有,从而减轻心理压力。(三)理解压力现在,想象自己面前有一个生日蛋糕,蛋糕上有很多蜡烛。你的压力值是多少,蜡烛的数量就是多少。看到这些代表压力的蜡烛,你最想干什么?【设计意图】学习压力和效率的关系,并借此重新审视自己的压力是否在适中范围。(四)应对压力压力过小,我们可以给自己增加压力;压力适中是最好的状态;而当压力过大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调整自己。1.增强信心。2.及时宣泄压力带来的负面情绪。3.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4.坚持不放弃。5.建立关系联结,获得情感支持。【设计意图】借助团体动力,激发学生的应对压力的积极性和奋斗的潜力,实现同学之间的情感互助,增强面对中考的信心。结束阶段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掌声。当我们取得成绩的时候,掌声是对我们的肯定;当我们产生压力、遇到困难时,掌声则是让我们继续奋进的动力。所以,今天就让我们给自己鼓一次掌,给自己一些勇气吧!【设计意图】在积极的氛围和积极的自我暗示中,勉励学生们不断增强奋斗的信心和力量。联盟说:本节讲座选题切合学生需求、内容系统科学、活动设计新颖有趣,是一节优秀的中考考前调试心理讲座设计。作者重视每一个学生的体验感和参与感、重视同伴互助的力量,在活动体验中学生能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成长,减轻心理压力、为考前积蓄能量、增强直面中考的信心和勇气。老师说:本次讲座聚焦于初中毕业年级的中考压力问题,通过师生互动、活动体验、操作示范等多种教学形式,带领学生感受自己的压力、理解压力与效率的关系、学习应对压力的方法。既是一次沉浸式体验压力的旅程,也是一次重塑合理认知的成长经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