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1.4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科版科学 四年级目录01.聚焦02.探索03.研讨04.拓展05.总结导入新课你耳朵的年龄是多少?听觉测试聚焦耳朵是怎样使我们听到声音的呢?在音乐厅,音乐家们用乐器演奏着美妙悦耳的乐曲,我们是用什么器官听到声音的呢?耳朵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听众的耳中。那么,耳朵是怎样使我们听到声音的呢?观察耳朵的结构图探索1耳朵的结构:外耳、中耳、内耳。观察耳朵的结构图探索1耳朵的结构:外耳、中耳、内耳。1.外耳:包括耳郭、外耳道等。耳郭负责收集空气里的声波。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观察耳朵的结构图探索1耳朵的结构:外耳、中耳、内耳。2.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等。鼓膜是一个半透明的薄膜,呈浅漏斗状,凹面向外,外耳与中耳以它为界。观察耳朵的结构图探索1耳朵的结构:外耳、中耳、内耳。3.内耳:结构复杂,包括耳蜗和前庭等。耳蜗可以把声波的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前庭可以使人体保持平衡,是平衡器官。探究耳郭的作用探索2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证明耳郭有什么作用。实验材料:一张A4纸、双面胶带。实验步骤:1、把一张A4纸卷成圆锥状,用双面胶带黏住,做成一个“喇叭”。2、在一定的距离,用耳朵朝向一个细微的声音,仔细感受声音的大小。3、把“喇叭”小的一端紧靠耳朵,大的一端朝向一个细微的声音,仔细感受声音的大小。4、重复以上步骤多次实验,仔细感受声音的变化。探究耳郭的作用探索2实验现象:实验记录裸耳 用纸喇叭第一次 声音微小 声音变更清楚了第二次 声音微小 声音变更清楚了第三次 声音微小 声音变更清楚了用裸耳能听到微小的声音;用自制纸喇叭听声音的时候,听得更清楚了。实验结论:耳郭有收集声波的作用。科学零距离一分钟了解耳廓模拟鼓膜振动实验。探索3实验目的:利用鼓膜模型研究鼓膜的作用。实验材料:气球皮、玻璃杯(最好是高角杯)、橡皮筋、音叉、小锤、细沙或碎纸屑等。实验猜想:鼓膜( )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填“会”或“不会”】模拟鼓膜振动实验。探索3实验步骤:1、把气球皮放在杯口上面绷紧 ,用橡皮筋固定(气球皮模拟鼓膜)。2、在“鼓膜”上面放少量的细沙或碎纸屑。3、用音叉等能发声物体,在“鼓膜”的上方制造强弱不同和远近不同的声音。仔细观察“鼓膜”是怎样振动的,上面的细沙或碎纸屑是如何变化的。4、重复以上的步骤多次实验,仔细观察“鼓膜”的振动。模拟鼓膜振动实验。探索3实验现象:实验记录用小锤敲击音叉,把音叉靠近玻璃杯口的气球皮时,会看到气球皮上的细沙或碎纸屑跳起来。音叉距离气球皮的远近和敲击音叉力量的大小都会影响到细沙或碎纸屑跳动的高度。实验结论:鼓膜会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声音的远近和强弱等条件不同,引起鼓膜的振动也不同。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鼓膜”的振动情况声音距“鼓膜”的远近不变 “鼓膜”上方制造的声音强“鼓膜”上方制造的声音弱声音的强弱不变 制造的声音距离“鼓膜”较近制造的声音距离“鼓膜”较远振动明显振动不明显振动明显振动不明显科学零距离一分钟了解鼓膜对人耳结构和功能的认识。研讨1大脑耳郭能收集声音。鼓膜能感受到声音信号,产生振动。听小骨能放大声音信号。耳蜗能转化声音信号。听觉神经外耳道耳郭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听觉神经 大脑科学零距离耳朵结构科学零距离一分钟了解听觉拓展听诊器 听诊器是1816年由法国医师雷奈克发明的。当时,雷奈克为一个胸痛的肥胖病人看病,他将耳朵贴在病人的胸前,但是病人肥胖的胸部隔音效果太强了,听不到从内部传出来的声音,雷奈克非常懊恼。有一天,雷奈克独自一人在路上散步,他发现两个小孩蹲在一条长木梁的两端做游戏,一个小孩用针尖刮划他那一端的木梁,另一端的孩子则把耳朵贴在木梁上,静听彼端传来的声音。雷奈克思路顿开,返回医院,用纸卷成圆锥筒,用宽大的锥底置于病人的胸部,倾听了一阵,惊喜地发现,可以听到听诊器病人胸部内的声音了。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总结耳郭→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外耳中耳内耳耳郭 耳道鼓膜 听小骨耳蜗 听觉神经练习一、判断对错解析:人耳对声音的感觉是有条件的,有些人的耳朵比较灵敏,可以听到很微弱的声音,有些人则不能。我们听不到声音可能是因为发声物体发出的声音比较小,耳朵没有察觉到。1、人听不到声音一定是鼓膜破了。( )练习一、判断对错解析:用两只耳朵听声音可以更精确地辨别声源所在的方位。2、用两只耳朵听声音与用一只耳朵听声音没有区别。( )3、耳郭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 )练习二、选择题1、耳朵是由( )构成的。A.耳郭、鼓膜、内耳 B.外耳、中耳、内耳 C.耳郭、中耳、内耳B2、耳蜗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收的( )。A.信号 B.声音 C.声波A下课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