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我国的经济发展(课件)(共37张PPT)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 我国的经济发展(课件)(共37张PPT)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统编版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必修2 《经济与社会》

第2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教师寄语: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坚持下去,你的努力终将成就更好的自己。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要求★
2、贯彻新发展理念★★
3、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4、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背诵清单
///////
///////
1
2
///////
3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知识建构 思维导向
核心知识 精讲突破
///////
4
热点引路 知能训练
01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课标要求 必备知识 议题
1. 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2.解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评析经济发展中践行社会责任的实例。 1个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5个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1个格局:新发展格局 1个主题:经济发展的主题 2个着力点: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2个战略:高质量发展要实施的战略 1个主线:高质量发展的主线 1个根本动力: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 1个根本动目的: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 7个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 1.为什么发展必须以人民为中心
2.新发展理念到底“新”在何处
3.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4.为什么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5.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为什么要放在实体经济上?
6.如何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
学习目标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备考建议
贯彻新发展理念 2024 主观题:新课标Ⅱ卷 本课选择题和主观题都有考查,复习时关注一些命题: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央一号文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优化产业链、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大农业观等热点问题,多角度全方位把握相关时政材料,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分析与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3 选择题:海南卷、浙江卷 2022 选择题:天津卷、浙江卷 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4 选择题:全国卷、山东卷、浙江卷、湖南卷、新课标Ⅱ卷主观题:山东卷、湖北卷 2023 选择题:全国卷、天津卷、广东卷、福建卷、重庆卷、江苏卷、浙江卷、辽宁卷、北京卷、湖南卷、山东卷、湖北卷 主观题:江苏卷、北京卷、广东卷、海南卷、湖北卷、山东卷、福建卷、重庆卷、山河北卷 2022 选择题:海南卷、江苏卷、北京卷 复习目标: 1.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2.解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评析经济发展中践行社会责任的实例。 考情透视
02 知识建构 思维导向
本课体系构建
我国的经济发展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
高质量发展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原因
以人民中心的发展思想
内涵
要求
原因
五大发展理念
要求
构建新发展格局
(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
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怎么做
指导
发展理念
发展实践
要求
03 核心知识 精讲突破
1.内涵 就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意义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①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②彰显了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方法,③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3.要求 发展为了 人民 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出发点)
发展依靠 人民 就是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动力点)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彰显制度优势。(落脚点)
考点一:我国的经济发展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归纳提升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各模块的体现
模块 内容 必修一 社会主要矛盾
党的初心使命
中国梦
“习思想”
必修三 党与人民
国家性质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根本归宿也在于人民
十个明确(第三个)和十四个坚持(第二、五、八个)
党的根本立场、性质、宗旨、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初心使命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法治中国建设(国家、政府、社会)的归宿
归纳提升1:“以人民为中心”在各模块的体现
模块 内容 必修四 社会历史的 主体
价值判断与 价值选择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文化的功能
文化发展的 基本路径
文化建设的“两为”方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
(2)、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及关系
(1)、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原因
①内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1)时代要求: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
(2)国情需要: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3)实践需要: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
考点一:我国的经济发展
三、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增加)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协调
绿





解决问题
重要性
措施
把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坚持共享发展,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
发展动力
发展不平衡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内外联动
社会公平正义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创新是第一动力
创新
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关热点角度,对应的发展理念
1.创新理念:重在强调科技创新——具体的热点话题:如,大国重器(5G、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制造强国、重大工程的技术突破;
2.协调理念:重在强调补短板(城乡协调、区域协调、经济社会协调、四化同步发展)——具体的热点话题:如,城乡:三农;区域: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
3.绿色理念:重在强调资源环境——具体的热点话题: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保卫战),碳达峰、碳中和……
4.开放理念:重在强调对外开放——具体的热点话题:全球体量最大自贸(RCEP)成立、第三届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进博会、一带一路、自贸区(自贸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共享理念:重在强调解决民生问题——具体的热点话题:住房制度改革、养老、医疗、教育、就业、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新型举国体制
所谓新型举国体制,是集中全国各方人力、物力、财力,以国家发展和国家利益为根本旨归,以攻克重大项目或完成重要任务为主要目标,以实现突破性发展和跨越式进步为外在表现的体制设计。
时政热点
新型举国体制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强化党和国家对重大科技创新的领导,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优化配置创新资源。
新型举国体制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国企要做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的需求提出者、创新的组织者、技术供给者、市场应用者。
创新
科技
人才
03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要坚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创新是第一动力。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要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相关链接(35页)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消费水平)的关系:
恩格尔系数越大:消费水平越低;
恩格尔系数越小:消费水平越高,消费结构优化。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金额
消费总支出金额
× 100%
恩格尔系数
知识补充
知识拓展
拓展延伸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与新发展理念的关系
人口规模巨大
创新以实现质量效率动力变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八五一2
共同富裕
发展成果要
共享
双文明相协调
协调经与社城乡区域
人与自然和谐
绿色低碳可实现持续
和平发展
开放以互利共赢促发展
八五一2
八五一2
八五一2
八五一2
原因
内涵
特点
①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变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
③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④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⑤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和谐安定。
①这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内容)
②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空间)
③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时间)
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四、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
考点一:我国的经济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是创新 起主导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 特征,符合新发作用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 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 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 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时政热点
新质生产力
含义: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
内容:
1.供需结构——供给结构(生产要素),需求结构(消费、投资、出口)
2.产业结构——一二三产业结构,产业内部的结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等
3.区域结构——我国各个区域如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
4.城乡结构——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5.进出口结构——进出口产品结构,顺差与逆差
6.消费结构——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
享受资料消费所占的比重和关系问题。
优化经济结构
拓展延伸
含义: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大循环,依托强大国内市场,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要立足国内大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形成全球资源要素强大引力场,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加快培育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二、构建新发展格局
供给侧
三去一降一补
减少无效低端供给
扩大有效中高供给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注重生产和供应的改善
需求侧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达到扩大内需、
消费升级
(消费端)
(生产端)
互为动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 去产能 通过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化解钢铁等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
去库存 去除房地产、汽车制造业、家用电器制造业等过剩库存;
去杠杆 要发展股权融资(债转股),降低企业负债率,降低金融风险;
降成本 减税降费,降低制度性成本和融资成本以及要素、物流成本,降低企业负担;
补短板 通过科技和制度创新以及宏观调控等手段,补齐脱贫攻坚、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短板。
判断供给侧与需求侧
根据要素来判断:
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
供给侧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
劳动力(人口红利、人才)
土地(土地制度改革)
资本(去杠杆、债转股)
创新(创新驱动,科技)
②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时政链接: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
4、构建新发展格局(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2)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
二、构建新发展格局
名词点击: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是指人通过使用工具创造的经济。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讯业、商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钱生物)
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简单的说就是以钱生钱的经济活动,不直接创造新的价值,最终不能脱离实体经济而存在。虚拟经济的交换物在形态上是虚拟的而非实物的,它只是以价值符号为交易对象,而不以实物为交易对象。虚拟经济主要集中在“金融业”、“房地产业”、“博彩业”等。虚拟经济是现代经济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发展过度会带来经济泡沫。(钱生钱)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
注意: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虚拟经济在根本上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
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拓展: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农业强国”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
四、考点梳理
4、构建新发展格局(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2)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
(1)有利于形成农业和第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2)有利于把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引入农业,提高农业竞争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
(3)有利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民生活,缩小城乡差距,为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1.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2.为发展特色乡村经济提出具体建议
(1)用现代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展特色产业。
(2)乡村产业振兴,延长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食品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打造品牌产品。
(3)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大力推进农村电商和农产品电商发展。
(4)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着力培育一批宜居宜业的特色村镇。
(5)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打造乡村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如何推进乡村振兴
拓展延伸
①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②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③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④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促进供需有效对接;推进农业品牌化、专业化经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电商销售,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⑥加大财政投入/发挥财政作用,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⑦坚持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共享),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
⑧其他:坚持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市场运作/整合社会资源;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等。
(2024·山东高考,3)2023年,山东省搭建黄河大集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文化+旅游+好品+传播”的模式,推动优质农产品上网直播销售,以补贴优惠的方式促进品牌产品下乡,让一个个黄河大集“集”得更远、“聚”得更多。搭建黄河大集平台可以( )
①拓展农村市场边界,增强生产动力
②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增加商品供给
③提升全产业链水平,促进产业融合
④形成规模经济效应,降低制度成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真题演练】
(2024,浙江1月,T7)国外某汽车公司的上海超级工厂建成以来,不断扩大与本土供应商伙伴的深度合作,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截至2023年12月,该工厂零部件本土化率已超95%,本土一级供应商超过400家。这说明( )
①深度参与国际分工能够优化资源配置
②扩大生产合作是开放发展的主要方向
③内外联动有助于推动经济繁荣发展
④扩大生产合作需要提高本土厂商在生产链中的占比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真题演练】
(2024·浙江1月.选考真题)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可见( )
①新质生产力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条件
②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首先发展先进制造业
③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④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真题演练】
(2024,北京,T13)截至2023年底,我国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当前,我国正处于家电报废的高峰期,每年有1亿至1.2亿台的废旧家电被淘汰。废旧家电回收的合理做法是( )
①降低回收废旧家电的环保标准,提高回收利润率
②建设废旧家电回收网络交易平台,提高交易效率
③发展中小微废旧家电回收企业,促进分散化经营
④鼓励家电以旧换新,促进废旧家电资源循环利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D
【真题演练】
(2024江西,17,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柚子能产出多大的产值?某地的回答是:30亿元。
水肥系统一体化、病虫害监测可视化、运输无人化……某果园内,柚子种植装上了“智慧大脑”。果园实现线上年交易额超1000万元、连续2年递增20%以上。当地政府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主要阵地,打造柚类种质资源实验基地,推进苗木繁育、品种优化、品质改良工程;先后引进多个重大产业项目,培育壮大重点企业。
走进A企业车间,只见一瓶瓶柚果汁饮品正在生产线上被源源不断地输送过来,发往全国各地。该企业利用先进的设备及技术,实现从果肉到果皮的全利用,推出一系列大众喜爱的产品。实施品牌营销计划,推广“优质平台+直采基地+休闲观光”带动模式。产销两旺,柚子成为当地人民的致富“金果”。
一棵柚子树,香飘千万家,正是当地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当地是如何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
参考答案
(1)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或发挥科技作用)2分;实施产业政策(或政府履行经济职能,或优化营业环境)1分,促进了产业融合发展(或提高产业规模化或者集约化水平。)1分。
(2)面向市场需求研发新产品(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或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1分;打造品牌(或提升品牌影响力)1分;延伸产业链(或增加产品附加值)1分;
(3)打通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或畅通农产品流通体系)2分
(2023湖北,17,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浙江省舟山市在中街山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打造海洋牧场,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科学路径。
  2015年,中街山列岛41.8平方千米海域被列入首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017年至2020年间,当地共投放5300个人工鱼礁单体,上覆海草和藻类底栖植物,构筑起空间大小为5.69万立方米的立体式海洋生物之家,海洋牧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通过实施增殖放流,不断丰富渔业资源,每年增殖放流各类鱼苗均在1000万尾以上,实现海洋牧场鱼类的品种和数量双提升。得益于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该海域养殖的水产品跟野生的十分接近,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渔民由传统的生产性捕捞转向网箱养殖,每年伏季休渔期,当地都会开展包括海钓在内的休闲经营活动。从“传统捕鱼”到“网箱养鱼”再到“休闲钓鱼”,“三条鱼”见证了当地渔民的普遍增收,昔日的小渔村变成具有浓郁海岛特色的富裕村。
  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该地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
参考答案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该地的统筹安排下,渔民按照科学的养殖方式和经营模式普遍增收,昔日的小渔村变成具有浓郁海岛特色的富裕村。
 ②坚持绿色新发展理念,使养殖符合海洋的规律,在海洋牧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同时,实现海洋牧场鱼 类的品种和数量双提升。
 ③坚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渔民不但进行科学养殖,还开展包括海钓在内的休闲经营活动,促使渔民增收,建设具有浓郁海岛特色的富裕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