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考点七:法律——三年(2022—2024)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分类汇编一、单选题1.[2024年江苏南通中考真题]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印发通知,要求中小学校每节课间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这体现我国( )A.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B.政府对学校课务作出了具体安排C.积极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D.发挥道德对学生保护的教化作用2.[2024年山东威海中考真题]近年来,校园欺凌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极易诱发违法犯罪。漫画《守护》展现了各界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这告诉我们( )①家庭是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阵地②学校绝不能姑息纵容问题发生③司法机关要依法从严处理校园欺凌④对欺凌问题一律以刑事案件立案侦查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后,小情的父母仍不能积极履行抚养义务和承担监护职责,造成家庭教育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小倩的身心健康成长。对此,下面给小情的建议正确的是( )①对父母的做法我们只能忍受②主动与父母沟通、协商③及时寻求他人或法律帮助④来取合法的方式维权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4.[2024年广东广州中考真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为了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这反映了( )①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②保守国家秘密是公民的义务③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④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会受到刑罚处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2024年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某工厂坚持诚信为本、质量至上,不仅赢得了市场,而且在行业内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某公司财务造假行为被曝光,股票大跌,最后不得不宣告破产。以上事例说明( )A.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B.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C.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D.诚信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6.[2024年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从法律的特征角度,这体现(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7.[2024年浙江中考真题]2024年以来,某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以“远离危险”为主题,通过话剧表演的形式向未成年人宣传禁毒、防诈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该做法旨在( )A.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B.构筑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家庭防线C.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 D.确保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8.[2024年山东中考真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规定,网络游戏应当针对未成年人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在注册、登录等环节严格进行用户核验。这一规定( )A.旨在限制未成年人的网络自由 B.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C.有利于未成年人合理利用网络 D.反映了未成年人加强自我保护9.[2023年江苏南通中考真题]依据表格内容,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拘留、逮捕的条件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A.宪法规范了国家的立法活动B.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C.宪法是对具体法律规定的落实D.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10.[2023年海南中考真题]“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德治的作用大于法治B.调节人们行为的社会规则只有道德和法律C.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法治的作用大于德治D.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11.[2022年湖北随州中考真题]漫画《家庭教育是“家事”更是“国事”》表明了( )A.未成年人享有法律特权B.保护未成年人只是家庭的责任C.国家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D.《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唯一法律12.[2022年四川乐山中考真题]家庭教育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并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制定实施( )①是引导未成年人正确履行家庭教育职责的重要保证②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的法治体现③是评价家庭教育是否正确的唯一手段④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法治保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2022年内蒙古中考真题]“法治社会,无法外之地,无法外之人,无法外之权,任何人都不能为所欲为:无论是维护权益,还是表达诉求,都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进行;任何逾越法律底线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制裁。”其表达的理念是( )A.崇尚德治 B.崇尚权利重于义务C.崇尚自由 D.崇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4.[2022年广西北海中考真题]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是因为宪法( )①是国家的根本法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是根据其他法律来制定的④规定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材料分析题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岁的小萧使用父亲的账号扫码开锁骑共享电动自行车。在骑行过程中,小萧逆向行驶,与驾驶电动自行车且未戴头盔的夏女士相撞,造成夏女士严重脑外伤,经司法鉴定,夏女士属于一级精神伤残。人民法院依法认定小萧承担本次事故60%的民事赔偿责任,判决小萧及其父母共同赔偿夏女士残疾赔偿金等共计110余万元。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规定,在道路上驾驶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16周岁。人民法院作出上述判决有何意义?(2)同学们对此案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对以下观点进行综合评析。[2024年内蒙古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和谐社会法律相伴】材料:严某在某小区开有一家干洗店。金某是该小区的业主,因洗衣服务问题与严某发生口角。金某利用其小区业主微信群群主的身份,多次在业主微信群中对严某进行造谣、诽谤、侮辱、漫骂,并将严某从业主群中移出,这些言行严重影响了严某的正常生活。金某侵犯了严某哪项基本权利?未履行哪项基本义务?请你从道德和法律两个角度分析金某行为的错误之处。(3)你认为严某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依法维权?参考答案1.答案:C2.答案:A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依法维权。依据材料,小倩可以主动与父母沟通、协商,及时寻求他人或法律帮助,采取合法的方式维权,②③④正确;“只能忍受”说法错误,且一味忍受不能解决问题,①排除。故选D。4.答案:A解析:题干中,“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体现了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①③正确:“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体现了保守国家秘密是公民的义务,必须履行,②正确;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处罚,犯罪行为会受到刑罚处罚,④错误。故选A。5.答案:B解析:某公司财务造假行为被曝光,股票大跌,最后不得不宣告破产,体现了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所以企业只有坚持诚信,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B是正确的选项;AC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故选B。6.答案:A解析:题干中,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涉及立法,体现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特征,A符合题意;BD也属于法律的特征,不符合题意;C属于法律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故选A。7.答案:C解析:向未成年人宣传禁毒、防诈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旨在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C符合题意;AB与题意不符;D错误,“确保”的表述过于绝对。故选C。8.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主旨和教材所学知识,因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较弱,《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的施行将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未成年人合理利用网络,C是正确的选项;A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的内容没有限制未成年人的网络自由;B错误,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D题干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C。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题文的表格内容表明宪法中“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规定为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关于人身自由的相关规定提供了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故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宪法规范国家立法活动的相关内容,故A不符合题意;宪法只是为其他法律提供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不是其他法律的总和,故B说法错误;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其他法律是宪法相关规定的具体化,故C说法错误;故选D。1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相关知识。德治和法治同样重要,故AC说法错误;调节人们行为的社会规则有道德、纪律、法律等行为规范,故B说法错误;分析题文,“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法治兴测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强调了国家治理需要道德和法治共同发挥作用,故D说法正确;故选D。1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特殊保护的相关知识。家庭教育促进法表决通过,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体现了国家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C正确。未成年人不享有法律特权,A错误。保护未成年人不只是家庭的责任,B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是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之一,D错误。故选C。12.答案:D解析:分析题文,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制定实施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的法治体现,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法治保障,②④正确;是引导未成年人家长正确履行家庭教育职责的重要保证,①错误;是评价家庭教育是否正确的手段之一,③错误。故选D。13.答案:D1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宪法的地位。宪法的规定表明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①②正确。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③错误。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④错误。故选A。15.答案:(1)①人民法院的判决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引导家长认真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管义务。②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建设法治国家。(2)两位同学的观点都是片面的。①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人民法院的判决对小萧有警示作用。②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家庭教育可以减少小萧违法行为的发生。③要使小萧不再违法,关键在于其自身依法自律;还需要学校、政府、社会等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人民法院的职权及意义的有关知识,从意义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人民法院依法认定小萧承担本次事故60%的民事赔偿责任,判决小萧及其父母共同赔偿夏女士残疾赔偿金等共计110余万元→可链接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观点①:有了人民法院判决的警示,小萧不会再做违法的事情了。观点②:小萧父母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就可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①②正误。正误判断:片面。论据①: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人民法院的判决对小萧有警示作用。论据②: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家庭教育可以减少小萧违法行为的发生。论据③:要使小萧不再违法,关键在于其自身依法自律;还需要学校、政府、社会等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16.答案:(1)基本权利:名誉权或人格尊严权。基本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2)道德角度:①缺乏诚信、道德水平不高、素质不高;②没有做到以礼待人,文明有礼;③未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在网络生活中,未格守道德,缺乏媒介素养,没有合理利用网络。法律角度:①损害了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违反了社会规则(或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违反法律,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权。③未依法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基本义务(3)方式:和解、调解、仲裁、诉讼。解析:(1)本题考查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材料中金某侵犯了严某的名誉权或人格尊严权,未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基本义务,据此作答。(2)本题考查金某行为的错误之处。结合材料内容及给出的角度,道德方面可从道德素质低、不文明、未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未恪守道德等方面分析解答;法律方面可从侵犯他人合法权利、未依法履行基本义务等方面分析解答。(3)本题考查依法维权的方式。结合教材知识,从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作答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