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课件) (共15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课件) (共15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知识 小结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对待外来文化的错误观点
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文化复古主义
全盘西化论
★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学习借鉴有益经验、积极成果、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
立足国情,交流互鉴的原因
古代的学问不能直接解决今天的问题,
外来文化也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
★立足国情,交流互鉴的要求
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
8.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议题一
https://www./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观点一:中国唯一的出路是自己认错,全心全意学习西方。我们必须承认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上机械上不如人,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肯认错了,方肯死心塌地去学人家。
观点二:中国立国数千年,礼仪纲纪,云为得失,皆奉孔子之经,若一弃之,则人皆无主,是非不知所定,进退不知所守,身无以为身,家无以为家,是大乱之道也。要冒万死以力保旧俗,存礼教而保国魂。是近代产生的一种文化思潮,它是在中西文化的对撞中产生的。
全盘西化论
文化复古主义
胡适
陈序经
康有为
梁启超
上述观点存在哪些不足和局限,有什么影响?
(1)文化复古主义
(2)全盘西化论
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彻底排斥外来文化。
守旧主义
封闭主义
全面否定传统文化,盲目照搬西方文化。
历史虚无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
一、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危害:会导致中华文化停滞不前,倒退衰落。
危害:丧失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使中华民族失去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1.对待外来文化的两种错误观点
启示:
保持开放心态,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启示: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热衷于过洋节,对传统节日不屑一顾。
儒家思想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应坚决抛弃。
网络语言是对汉语的污染,应禁止使用。
为保护我国的文化产业,应抵制外国的文化产品。
全盘西化论(民族虚无主义)
全盘西化论(历史虚无主义)
文化复古主义(守旧主义)
文化复古主义(封闭主义)
启示:文化发展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的错误倾向。(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鲁迅在《拿来主义》中写道:
“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①“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是一种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②鲁迅认为“拿来”的正确方法是要运用脑髓,就是要有思考,放出眼光是要有鉴别,自己来拿是要有选择。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
谈谈你对鲁迅这段话的体会。并思考:
①有必要“拿”吗?
②能全“拿”吗?
③该“拿”什么?
2. 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① ★态度: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 学习借鉴(内容):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理念和运行机制。
注意: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目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大众的文化需求。
一、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名词解释
文化事业:生产公共产品,不以盈利为目的,具有公益性、非盈利性的公共文化类产品。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
文化产业:生产商品,以盈利性为目的,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如:影视音像、图书出版、游戏动漫等产品。
注意:文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业为支撑。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王明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他从莫斯科归国后,教条主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并引发了后面的红军长征。给中国革命带来了重大损失。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从主观出发,未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故而失败。
一切从实际出发,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因而成功。
同样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结果却大不相同,原因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议题二
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https://www./
① 必要性:古代的学问不能直接解决今天的问题,外来文化也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
② 重要性: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③ 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
1.原因
二、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① 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以我为主”:就是在对世界文化精华的吸取中,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性。
“为我所用”:就是辨证取舍、择善而从,批判地吸收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并结合本国国情进行改造、整合和创新。
2. ★要求
二、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易错易混
1、回归传统文化,拒斥外来文化。
(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批判吸收外来文化)
2、学习借鉴一切外来文化。
(学习借鉴有益的外来文化)
3、外来文化可以解决中国的问题。
(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
4、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属于文化复古主义。
(属于全盘西化论)
5、只有吸收外来文化的成果,才能为解决中国的问题发挥积极作用。
(只有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才能为解决中国的问题发挥积极作用)
归纳:发展中国文化必须处理好两对关系
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对待传统文化,要做到“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处理好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又要立足国情,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将外来文化有益成果与中国国情具体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