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北京五中高一(上)期中政 治班级____ 姓名____学号____ 成绩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60 分)1.我国在对某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的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玉器、石器、陶器、骨器以及碳化稻,其中,有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云雷纹豆和带骨瑁、骨镦的石钺。据此可以推测当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最有可能的是①生产工具改进推动经济生活转向社会性经济 ②开始出现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③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④生产工具、牲畜、土地逐渐变成私有财产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石器的发展,金属工具的出现,以及生产进一步发展,劳动生产率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社会产品除维持人们的生活必需以外,开始有了剩余。对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的认识正确的是:①最早归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牲畜 ②私有制的出现巩固了当时的生产关系③私有制的产生最终导致原始社会的解体 ④私有制巩固了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管仲在《乘马》中说:“均地分力,使民知时也……是故夜寝蚤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畏劳苦。”这反映出A.封建剥削加剧了人民生活的压力 B.地主阶级努力占有农民生产的剩余价值C.生产关系变革促进了生产发展 D.通过变革确定了封建地主私有制4. 17 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 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迅速让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蔓延。许多国家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推翻封建统治阶级,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与封建社会相比较,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①阶级剥削被民主制度所取代 ②专制制度被民主制度所取代③等级思想被平等思想所取代 ④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逐渐增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康帕内拉在《太阳城》一书中主张:消灭剥削和私有制度,全部财产归全民所有;每个公民的工作、劳动、艺术、文化、教育等都是共享的,都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得到合适的分配。上述主张①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③找到了建立新社会的阶级力量 ④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思想素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经济危机是一部对资本主义制度残酷罪行的判决书。危机显示出资本主义制度没有能力管理它所造成的生产力,物质丰富成了巨大的灾害,成了破产和贫困的根源。而人类劳动产品的销毁和贬值,却成了一种救命手段,用以激活因危机而周期性地瘫痪的经济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1页/共11页①劳动产品的销毁和贬值是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②生产力的发展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破产和贫困的根源③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矛盾的总爆发④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下边是《共产党宣言》的部分论述。这一论述的理论价值在于:“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始终起推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共产党宣言》节选A.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B.论证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的作用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运动规律 D.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8.马克思恩格斯汲取前人的思想精华,结合工人运动,共同创立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犹如壮丽的日出,一经出现,从西方到东方,“在世界的一切文明语言中都找到了拥护者”,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寻求自身解放的行动纲领。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①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③是推翻资本主义的物质力量,为人类求解放是它的精神实质④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下列对“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关系认识正确的是“两个必然”: “两个决不会”:1848 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 1859 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 言》中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 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这就是现在所说的资本主义必然 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 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然”。 的。”①两者都依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阐释社会形态的更替问题②两者都论证了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但过程是漫长的③前者揭示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后者揭示其实现的条件性④前者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方式,后者反映社会形态更替的实现方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某同学在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内容时,整理了如下笔记,其中正确的是①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第2页/共11页②巴黎公社的失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③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科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④二战后中国越南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数以万计的仁人志士失去了宝贵生命。新中国成立前夜,开国元勋们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1949 年 10 月 1 日,30 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新中国的诞生①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②表明中国消灭了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③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前提条件,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④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他的遗愿,同一切忠于他的事业的人们继续奋斗,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对此以下认识正确的是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就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②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了辛亥革命未完成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③辛亥革命以来的历史证明实现民族复兴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英勇奋斗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与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基本矛盾是根本不同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反复较量,中国共产党脱颖而出,团结带领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一九五四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75 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②“五四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③政治制度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美好生活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历史犹如一面镜子,记录了社会发展的轨迹。下列词语能够记录“三大改造”时期特征的是:①“社会主义”“合作化” ②“公私合营”“过渡时期”③“开国大典”“站起来” ④“一化三改”“共产国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的社会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第3页/共11页“党的第八次大会的这一切有历史意义的巨大成就,不但在全党,而且在全国人民中引起了欢腾。这是很自然的,因为一切爱国的人民都可以从这次大会的结果看到我们祖国的光明灿烂的来来,看到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富强的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的远景。”——1956 年 9 月 29 日人民日报社论《一次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大会》中共八大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①总结成绩和经验,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②结合具体国情,明确当时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调整社会生产关系③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其实质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④坚持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 2023 年是改革开放 45 周年。45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通过改革彻底解决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与实践的主题③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将改革开放这场伟大觉醒引向更高境界④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邓小平同志在 1979年要求深圳“杀出一条血路来",之后进一步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调要“摸着石头过河”。2012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作出“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重要论断。对此,如下解读正确的是①“杀出一条血路来”指明了打破帝国主义封锁的方向②“走自己的路”指明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方向③“摸着石头过河”说明改革伊始就明确了发展蓝图④“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求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十四届三中全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搭建了基本框架;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周密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积极谋第4页/共11页划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由此可见①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 ②改革开放与时俱进,不断向纵深推进③改革开放完成了对当代中国新情况、新问题的探索④改革开放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坚定不移沿着这条光明大道走下去,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①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和最大优势②符合中国国情,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③是激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④是一条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道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以下关于“新时代”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依然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决定的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决定了党和国家的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1. 某“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展板中,包含以下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八大以来,我新民主主义革 新中国成立后,后,我们党不仅明 们党进一步深化命时期,我们 我们党逐步确立确提出了“中国式 了对中国式现代党提出要将中 了“四个现代→ → 的现代化”概念, → 化的内涵和本质国由落后的农 化”的发展目标而且明确设计了 的认识,开辟了业国变成先进 和“两步走”的“三步走”的战略 新时代中国现代的工业国 发展战略部署部署 化发展的新境界展板设计意在说明①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②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从天而降,而是有其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④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现代化模式多元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 百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美画卷。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以习第5页/共11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②历史性成就的取得表明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④实践证明了新时代党的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3.红色文化主题游——“进京赶考之路(北京段)”示意图重走“进京赶考之路”,是追忆也是洗礼,其意义在于①感受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的开启 ②感悟共产党人“赶考”的清醒与坚定③了解生产关系的根本性改变 ④不忘初心,汲取前行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4.一百年来,中国共青团始终与党同心、跟党奋斗,团结带领 大团员青年把忠诚书写在党和人民事业中,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把光荣镌刻在历史行进的史册里。共青团的百年征程表明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②共青团作为青年运动的先锋队,引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方向③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始终是一代代共青团员的政治信念④奋斗是一场历史接力赛,精神传承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25.一百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描绘了一份中国现代化蓝图,有外国记者认为这完全是一种“空想”。如今,铁路进青藏、公路密成网、高峡出平湖、港口连五洋、产业门类齐、“天和”驻太空、“祝融”探火星……现实的画卷远比百年前的设想更为壮阔。进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气象万千,前景光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拓展第6页/共11页①源于中国人民勇于实践,成功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③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实践路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6. 2019年 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金融服务民营企业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及各金融机构认真落实中央相关政策,出台措施,积极支持民营企业融资,取得一定成效。国家重视金融服务民营企业工作是因为①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民生等方面作用重大②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在我国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③民营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④大力提升公有制经济实力,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国内国际竞争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7.截至 2024 年 5 月底,我国实有民营经济经营主体总量 18045 万户,其中民营企业 5517.7 万户、个体工商户 12527.3 万户。民营经济经营主体占所有经营主体的比例从 2019年的 95.5%增长到 96.4%。下列推论正确的是A.我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经营主体登记注册更加便利B.民营经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个体工商户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D.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已经实现28.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国务院国资委和国有企业积极响应,在近 140 个共建国家参与投资合作项目近 5000 个,涵盖基础设施、清洁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金融服务、现代农业、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金额超过万亿美元,成功打造了希腊比雷埃夫斯港、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巴西美丽山特高压等一批重大项目和标志性工程。由此可见①国有经济国际化经营取得新成效,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②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我国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③国有经济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④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9.近 10 年,有 26 组 47 家中央企业实施重组整合,中央企业数量从 117 家调整至 98 家。未来,国资委将聚焦重点领域,加大国有资本投资力度,研究组建服务国家战略目标新要求的新企业,退出非主业、非优势业务资产,开展企业间同一业务或同质业务的整合。这些举措①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主导作用,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②有效提升了国有资本配置效率,让国有企业实力更强劲③加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高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第7页/共11页④促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经济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0.水是生命之源。随着我国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水务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政府对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水价”。大型国有水务企业占国内 80%的供水业务。规模较大,市场化较早,多为专业化水务环境综合服务商,集投资、建设、运营、技术服务于一体国际水务企业占国内 10%的供水业务。拥有雄厚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成熟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区域性水务企业占国内 10%的供水业务。规模有限,市场化较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水是混合型公共物品和战略资源,供水应由国有经济占支配地位②国有企业主导供水市场,通过获得垄断利润实现资产保值增值③多种所有制水务企业相互竞争,有利于增强国有水务企业活力④向下调整“阶梯式水价”的阶梯价格,促使居民减少生活用水量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二、问答题(共 40 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以下是某同学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为阐释“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这一观点而绘制的表格。请协助他完成下表(8分)史实例证 政治观点史例1: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观点1: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复辟帝制,君主立宪制,多党制等多种尝试没有找到正确的答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中找到了几只中国问题的出路史例2:(请提供两个) 观点2: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中国人民共和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史例3:1978年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观点3:制。改革乡镇企业迅速发展。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第8页/共11页东。史例4: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观点4:长,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顺利实现脱贫攻坚。全面收官,疫情防控取得重大进展,连续四年。成功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一带一路成效显著。32、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个世界奇迹。材料一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初步满足了占世界 1/4 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材料二:1978 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 3679 亿元增长到 2020 年的 101.59 万亿元,中国经济增速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速。多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 30%。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材料三:2020 年底,我国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使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中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提前 10 年实现《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也是人类减贫史乃至人类发展史上的大事件,为全球减贫事业发展和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取得一个个世界奇迹?(9 分)3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次,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此外,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材料二 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自信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有自信才会有勇气和力量,有毅力和动力;有自信才会有执着坚守、自觉践行。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习近平同志在系列重要讲话中一再强调自信问题,包括强调要增强价值观自信。(1)根据习主席的讲话,简要概括实现中国梦的主要必备条件。(4 分)(2)结合材料,说一说怎样才能做一名自信的中国人。(3 分)34、(8 分)土地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和农业问题的关键。农村土地政策对解决土地问题至关重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确立为土地革命的核心内容。1946 年,中共中央发出《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亿 万第9页/共11页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解放。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土地改革逐步形成“农民个体所有,家庭自主经营”的农村土地所有制,调 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到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实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的土地政策,在农村普遍建立起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实现了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离,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明确笫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使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更加成熟定型,为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分析农村土地政策演进的原因。(6分)第10页/共11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D B C C B D A B A B B A A A D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D C A D A A B C A C A A A D A二、非选择题31、答案:观点1: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引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其他道路走不通,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才能成功,这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史例2: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以后社会主义的火种就在东方点燃。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国的成立。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成果。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受力改造取得学弟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观点3: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开启的中国数据现代化现实的伟大航程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观点4: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工人党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主义,今天的习近平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主义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32、角度:党的领导(1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分,道路+分析各 1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 分,理论+分析各 1 分),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 分,制度+分析各 1 分),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 分,文化+分析各 1 分)。33、(1)①坚信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③凝聚中国力量,即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④广大青年要积极参与,心怀梦想,勇于实践。(4 分)(2)①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②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③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④自信的中国人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⑤自信的中国人开放包容、理性平和。(3分,写3点即可)34、答案:(7 分)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使命,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不断调整和完善农村土地政策,实现农村土地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与时俱进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推进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维护国家安全,推动乡村振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分析,党的初习与使命+分析,每方面 3 分,知识 1分,分析 2分)第11页/共1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