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八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嘉兴八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4学年第一学期嘉兴八校联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思想政治试卷
(2024年11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答案】B
2.
【答案】B
3.
【答案】B
4.
【答案】C
5.
【答案】B
6.
【答案】D
7.
【答案】D
8.
【答案】B
9.
【答案】A
10.
【答案】B
11.
【答案】A
12.
【答案】D
13.
【答案】C
【解析】
14.
【答案】A
15.
【答案】B
16.
【答案】D
17.
【答案】C
18.
【答案】A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9.
【答案】B
20.
【答案】C
21.
【答案】A
22.
【答案】B
23.
【答案】B
24.
【答案】A
25.
【答案】D
26.
【答案】C
非选择题部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7.
【答案】(1)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改造世界,要坚持正确意识的指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强省会建设需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制定正确的发展策略,不断推进强省会建设。
③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J市推进强省会建设要遵循经济运行规律,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④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J市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不断探索J市强省会建设的特色路径。
(2)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中国女子拳击队重视量的积累,进行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训练,长期准备,为巴黎奥运会赛场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事物只有改变原有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团队在备战期间,果断抓住时机,转变战略,走出舒适区,在巴黎奥运会上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
(3)①中国女子拳击队在巴黎奥运周期内积极备战,不断参加高水平赛事,努力为国争光,启示我们要弘扬劳动精神,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②中国女子拳击队在国家的支持下,凭借几代拳击人的积累,在巴黎奥运会上创造了佳绩,说明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启示我们要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③中国女子拳击队坚持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训练、坚定不移的信念以及对荣誉和梦想的执着追求,在巴黎奥运会上创造了佳绩,启示我们要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坚定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
28.
【答案】(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入。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2)①坚持整体和部分的有机统一,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规划好美好乡村建设。
②发挥关键部分的作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凭借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建设美好乡村
(3)①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坚持生态优先,建设美丽家园。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因地制宜,彰显本地特色,建设美丽家园。
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树立创新意识,寻找新思路,建设美丽家园。用科技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建设美丽家园。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4学年第一学期嘉兴八校联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思想政治试卷
(2024年11月)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因为它( )
①做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②构建了涵盖所有领域的理论体系
③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
④完成了对当代中国新情况新问题的探索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龙,但是在人们的头脑中却有龙的形象、龙的观念。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 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以特殊形式的反映
B. 意识可以凭借人们的主观想象而产生
C. 能动地反映外部世界是意识的重要特点
D. 意识可对现实材料进行加工创造出新形象
3. 读漫画《高调暗访》,漫画启示我们( )
A. 要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
B.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 要重视意识的能动性
D. 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人生价值
4.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总特征是( )
A. 实践和认识的观点
B. 运动和静止的观点
C.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 物质和意识的观点
5. 山东大学联合国内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根据我国航天带回的月球样品特点和探月工程探测数据,成功绘制出比例尺为1:250万的月球全月岩石类型分布图。这一研究成果发表于知名期刊《科学通报》上。这( )
①反映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体现尊重客观实际是规律起作用的前提
③表明意识反映客观事物离不开特定条件
④说明正确意识凌驾于反映对象之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2024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正式施行。“海洋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海里,根子在陆地上。”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明确将陆海统筹作为海洋环境保护应当坚持的原则,规定国家实施陆海统筹、区域联动的海洋环境监督管理制度,有效助力海洋环境高质量保护。材料表明( )
①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只要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就能推动实践发展
④要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条件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 芯片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粮食”,是发展5G、通信、航天、智能驾驶等行业的基础。针对美国的技术围堵封锁,我国必须加大核心技术的攻关力度,实现芯片的国产化。美国遏制中国芯片的发展,倒逼中国企业芯片技术变革。这说明( )
①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存在联系的
②事物的发展必然都经历曲折的过程
③联系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④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全面分析事物利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正式开站,该站填补我国在太平洋扇区长期观测的空白,从1984年我国首次南极考察至今,近四十年的考察研究,40次考察队出征,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填补了一项项空白,一代又一代考察队员接力奔向南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量的持续积累必然引起事物质的飞跃
②事物质变离不开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正确意识能让人们摆脱客观条件制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我国的诗词、成语和古语中蕴含丰富的哲理。下列诗句、成语或古语与其所蕴含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②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③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看问题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0. 2023年12月3日,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要以建设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为主攻方向,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材料启示我们要( )
①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事物主要矛盾
②分清主流与支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③促进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相互转化
④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工作方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1. 近期我国科学家成功解析叶绿体基因“转录机器”的构造,填补了“生命天书”中一项研究空白。该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叶绿体基因“转录机器”工作模式、理解叶绿体基因表达调控方式等打下了基础。由此可见(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动力
②真理在实践中不断被推翻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与无限性
④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2. 秋天是一个充满魅力、富有情感的季节。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写秋天。但不同的诗人所寄托的情感却是不一样的。苏轼诗云“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李商隐诗云“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王勃诗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表明( )
①客观与主观相符合的认识才是真理
②认识受到主体和客体等因素的影响
③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④对同一对象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3. “少年安得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
A. 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 运动是杂乱无章、不可捉摸的
14. 为研究宇宙中天体的起源,中国科学家徐聪领导的国际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对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及周围气体进行了成像观测,发现了巨大原子气体结构,尺度比银河系大20倍。这是迄今为止在宇宙中探测到的最大的原子气体结构。这一天文观测实验说明( )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观能动性
②通过借助认识工具拓展了认识范围
③人类认识能力提高依赖于认识工具
④认识的目的在于发现天体运行规律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5. 近年来,“触网”低龄化成为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对此,2024年1月1日起《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开始实施,这是中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该《条例》的出台,是因为( )
①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推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②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提出的新问题推动了认识的深化发展
③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时,能推动中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能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6. 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线职责,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基于( )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推动者,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7. 某网民在某省政府网站留言,称《水浒》毒害青少年,应从课本中清除。该省教育厅回应:《水浒》内容能被选入教材,是因为它文学价值巨大,是批判性阅读的好载体,且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重要的不在于“读了什么书”,而在于“怎样把每本书读好”。该网民与省教育厅的分歧( )
①彰显出不同价值观对实现人生价值的导向作用
②说明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③说明认识受认识主体的立场观点等因素影响
④原因在于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会不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8. 漫画《将来的你》启示我们( )
①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
②奋力拼搏是走向成功重要条件
③拼搏就能实现自我价值,成就美好人生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9. 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明确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他把唯物主义比作“牢固坚实橡树”,把唯心主义比作“脆弱的芦苇”。下列选项中,前后两端分别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是( )
①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存在即是被感知
②人类历史是理念的展开——思维的发展是历史的动力
③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④人是一种聪明的机器——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 从先秦到唐代,自古以来,秋天都是悲伤的。但到了刘禹锡这里,秋天却有了万丈豪情。《秋词二首·其一》是能够反映刘禹锡豪情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如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下列对该诗的分析合理的是( )
①诗词的内容是客观的,源自作者对当时所处环境的精神感受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诗人对秋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情感
③意识对现实进行加工,诗人从秋天的事物中感受到万丈豪情
④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镜子,此诗反映了作者所见的景色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1. 4月19日的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将“谷”和“雨”联系起来,表示降水状况和“雨生百谷”。传统农耕文化中,谷雨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这表明( )
A. 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B. 人能够创造节气规律,把握农业生产发展的趋势
C. 对节气的认识对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起促进作用
D.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22. 毛泽东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指出:“一个人的工作,究竟是三分成绩七分错误,还是七分成绩三分错误,必须有个根本的估计。如果是七分成绩,那么就应该对他的工作基本上加以肯定。把成绩为主说成错误为主,那就完全错了。”从唯物辩证法看,这里是( )
①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②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转化
④在认识矛盾时须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3. 习近平在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提出,“我们要共同构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合作才能办成大事,办成好事,办成长久之事。发达国家要履行义务,发展中国家要深化合作,南北双方要相向而行,共建团结、平等、均衡、普惠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不让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人掉队。”该论断蕴含的辩证法原理有( )
①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②以矛盾的同一性取代斗争性,推动事物总是向前发展
③坚持矛盾均衡论,推进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④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4. 灰色幽默段子一般是以事物阴暗面为题材编排笑话,以艺术化的方式反映民风民情民意,以无奈的嘲讽来针砭时弊,让人一笑之后引起思考。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说明( )
①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以一定的艺术形式反映社会更容易引起人们思考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必然反映社会现实
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25.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到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从深化民生重点领域改革,到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从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到运用法治方式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这些成就的取得,靠的是改革开放。这生动诠释了( )
①科学调整上层建筑一定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伟大的改革开放是实现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全面深化改革始终坚持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④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6.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实践,创造了伟大奇迹,积累了宝贵经验。必须在全国一盘棋中更好地发挥经济特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让深圳的改革发展经验走向全国,为全国发展作出贡献。下列对材料信息的哲学解读正确的是( )
①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②深圳的个性经验中包含着可推广的共性经验
③既要立足整体,也要重视部分的作用
④承认联系的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非选择题部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出要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J市提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数字化、绿色化、医养健康三个重点方向,扎实走好特色发展路径,为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不懈奋斗!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中国奥运健儿,人生能有几回搏,长期准备、在此一举。中国女子拳击队在巴黎奥运周期内,转变战略思路,坚持“以攻为主”“以我为主”,走出舒适区,不断参加高水平赛事,让备战回归拳击运动“对抗”的本质,中国拳手的进攻能力与中近距离对抗能力也因而都有显著提高。她们在国家的支持下,凭借几代拳击人的积累、更加硬朗的风格、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训练、坚定不移的信念以及对荣誉和梦想的执着追求,在巴黎奥运会上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创造了令人瞩目的3金2银佳绩。
(1)有人认为,只要奋力拼搏,J市强省会建设就一定能迈出坚实步伐。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谈谈对该观点的看法。
(2)人生能有几回搏,长期准备、在此一举。结合材料二,运用量变和质变的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知识,谈谈中国女子拳击队的优秀事迹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高二(11)班召开“学习党的精神,建设美丽家园”的主题班会。同学们积极展开交流,你也积极参与其中。
材料一 【了解新布局】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十六届六中全会增加了社会建设,十八大又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发展的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材料二 【领悟新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浙江省也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好乡村目标。A区在建设美好乡村过程中,抓好产业支撑这一关键,如凤桥镇B村依托“十里桃花,万亩果园”的独特景观,对全村进行总体规划,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二、三产业,有力地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
材料三 【助力新蓝图】王同学在交流中说,建设美丽中国,先要建设美丽家园。要坚持生态优先,形成“村美人富”的良好局面;坚持因地制宜,彰显本地特色;坚持兴业富民新思路,用科技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乡村,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
(1)结合材料一,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知识,分析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不断拓展体现了哪些道理。
(2)结合材料二,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B村建设美好乡村的做法
(3)结合材料三,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的相关知识,为建设美丽家园提三条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