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测试卷(含解析)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测试卷(含解析)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大单元同步测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在2023年1月24日至2月5日期间,广东省以狮舞、龙舞等与年文化相关的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为依托,开展非遗展示展演、参观互动体验等传承实践和惠民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品味“非遗年味”。“非遗年味”( )
①助推非遗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火炬
②通过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引发精神共鸣
③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是民族传承、延续中华文化血脉的根本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暗物质探测器叫“悟空”,探月工程叫“嫦娥”工程,航天站叫“天宫”,全球定位卫星系统叫“北斗”,全球低轨卫星系统叫“鸿雁”,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叫“夸父”计划……这些取自于中国传统神话的名字,让标志着中国航天人奋斗史的大国重器具有了浪漫的色彩。这些令人遐想的命名(  )
①说明了我国自古就是航天科技强国
②表明传统神话是航天科技创新的源泉
③为航天事业增添了丰富的人文意蕴
④引发了社会大众关注航天科技的热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据考古研究,从史前文明开始,中国文化发展的区域分布逐渐呈现一种分层次的向心结构,就像一个“重瓣花朵”:中原文化区是花心,其周围甘肃、山东、燕辽,长江中游和江浙文化区是第一层花瓣,再外围的文化区是第二层花瓣,花心辐射花瓣,花瓣保持自己的活力,花心花瓣不能分离,由此可见(  )
①创新是中华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上的凝聚力是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密码
③中华文化的统一性是地域文化多样性的基础
④和而不同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原因之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近期,圆明园淡泊宁静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考古揭露出主建筑“田字房”建筑基址,发掘出新的皇家稻田遗址。此次考古挖掘不仅对文献资料进行纠偏,还通过解剖式的发掘确认了皇家稻田遗址的规制及分布范围,对探讨清代农耕技术具有重要作用。此次圆明园的考古发掘(  )
①通过考古学家的专业判断把文献记载变成了现实
②推动人们对我国清代稻种技术进行新的探索研究
③有助于厘清文物背后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演进脉络
④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夯实了文化发展的基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北京冬奥火种台(如图)以“承天载物”为设计理念,创意灵感来自中国传统青铜礼器——尊,造型风格与火炬、火种灯和谐一致。北京冬奥火种台的创意表明(  )

①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②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具有巨大优越性
③创意灵感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保留鲜明的民族特色才能彰显强大的魅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 太极拳,是一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运动:它吸纳了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体现了阴阳辩证思想,融合了技击、健身、养生等功能。如今,太极拳习练者遍布全国各地,并在海外有着广泛传播和传承。太极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符号象征,已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促进了世界武术文化发展。太极文化在海外有着广泛传播和传承表明(  )
①太极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进而增强包容性
②共同的文化理念使太极文化在海外得到广泛的传播
③太极文化作为世界最优秀武术文化得到世界的认同
④太极文化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 当东方的第一缕曙光照亮古都长安的时候,西方的罗马正长夜未央。这两座人类历史上最耀眼的文明之城,虽相距万水千山,却能够实现彼此的相遇。在罗马人身上,我们能看到来自长安的丝绸,在长安人的生活中,我们能发现来自罗马的玻璃……对于上述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商业贸易的往来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③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
④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 马勒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的浪漫主义作曲家,《大地之歌》是其代表作。这部带声乐的交响曲,歌词来自七首“唐诗”,如李白的《悲歌行》《采莲曲》、王维的《送别》等。每当《大地之歌》的旋律奏响、歌唱家演唱时,很多观众会产生别样的震撼和感动。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①透过带有东方气韵的交响曲,能看到文化多样性的印记
②艺术是极具个性的表达,文化杰作都是精英的创造
③文化根植于本土,人们对外来文化不存在真正的理解
④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9. “志和者,不以山海为远。”作为2022“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的重头项目,“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于7月10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展出来自意大利的503件珍贵文物,展示了同东方文明同样悠久的古罗马文明的起源。这一展览(  )
①推动中意文化交融,形成了两国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开创了国际文化交流先河
③有助于观众加深对东方文明和古罗马文明差异性的认识
④有助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中意两国民心相连相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 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琮琮”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名字源于该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琮琮”全身以源自大地、象征丰收的黄色为主色调,头部装饰的纹样取自良渚文化的标志性符号“饕餮纹”,意寓“不畏艰险、超越自我”。由此可见,吉祥物“琮琮”(  )
①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②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精神
③实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④实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 “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亮相北京。一件件实物模型,一幅幅数据图片,一段段生动视频……6000多项展览要素全面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伟大变革。这一主题成就展(  )
①折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理光辉,增强群众的理想信念
②揭示变革动能,推动社会发展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③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历史自信,凝聚奋进力量
④表明融通不同资源是实现人类文化发展和创新的根本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北京拥有故宫、国家博物馆等综合性博物馆,自然、天文等专门博物馆,钱币、戏曲等内容专精的博物馆以及众多的名人故居。依托丰富的博物馆资源,北京市提出要建设布局合理、展陈丰富、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之城”。打造“博物馆之城”(  )
①旨在恢复传统文化,增加文化的积累
②可推动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互通,实现文化趋同
③能为人们创造有意义的文化体验,带动文化产业发展
④有利于发挥北京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助力文化中心建设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3. 为留住红色记忆,重温延安精神,延安市推出“延安1938”主题文化街区。游客进入街区,仿佛穿越到上世纪30年代的延安:“梦里搂定”宝塔山、“陕北好江南”南泥湾等传统红色地标,《新中华报》影印装饰、“为人民服务”墙体宣传等红色文化符号,为观众打开通往历史现场的通道;窑洞、信天游展示着陕北的地域文化、风土民情,等等。“延安1938”主题文化街区(  )
①通过多种载体呈现革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②立足当地文化资源,推动各民族文化完全交融
③通过沉浸体验,增强游客对红色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④坚持经济效益为先,“牵手”红色文化推动经济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4.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大有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  )
①坚定文化自信,发挥文艺工作者在文化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②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大力弘扬中华传统道德
④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23年4月23日,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在浙江杭州开幕。大会为期3天,举办论坛、展览展示、阅读推广、主题发布等多项活动。据此完成各小题。
15. 2022年我国数字阅读“出海”作品总量为61.81万部(种),数字阅读作品已成为展现中国形象、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一种新的符号和表现形式。北美、日韩以及东南亚地区依旧是“出海”作品投放量最大的区域。由此可知(  )
①文化要通过一定载体呈现出来
②中华文化有独特魅力和价值
③文化交融应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④文化的创新离不开文化交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6. 有二十年如一日凌晨起床读经典的农民工;有勤奋学习,从普通园林工人成长为高级园林工程师的坚韧女性;有残障人士因为阅读重拾信心,坚强奋斗……这些打动人心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阅读是如何改变人生的。从中你能体会到(  )
①文化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的功能
②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④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发展的根本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7. 第一代北斗建设者认为,走欧美国家的老路只能永远做一名追赶者,唯有另辟蹊径才能拥有超车的机会。一代代北斗建设者一路披荆斩棘,秉承航天报国、科技强国的使命情怀,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中国特色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推动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闪耀浩瀚星空、服务中国与世界,铸就了新时代北斗精神。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北斗建设者在追赶与赶超的对立中推动了北斗系统的发展
②北斗建设者从思维具体到感性具体完成了对导航系统的认识
③北斗系统的成功实践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④新时代北斗精神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8. 明清时期,中国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瓷器对外销量巨大;为适应国外客户需要,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还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等。这说明(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②中华文化以其特有的包容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
③中华文化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
④要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
19.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北京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现存保存最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集中展现了13世纪至今中华文明在城市规划建设上的伟大创造与杰出才能,突出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时空观、宇宙观,承载了辨方正位、天人合一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礼仪文化,体现了中国人对以秩序为特征的理想社会治理方式的追求,符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突出的普遍价值”标准,“具有罕见的、超越了国家界限的、对全人类的现在和未来具有普遍的重要意义的文化和(或)自然价值”。
2011年,北京市启动中轴线申遗工作;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北京中轴线保护和申遗工作提供法治保障。
曾经,文物工作实践中存在两种不良现象:一种是保护不力,一些古建筑、古遗址等残破不堪、无人问津;另一种是利用过度,大拆大建,搞过度商业开发,一些文物伤痕累累甚至灰飞烟灭。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在坚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规定了多种传承利用措施。例如,推动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向公众开放,鼓励单位和个人向公共文化机构捐赠或者委托展示实物、资料,鼓励高等院校、专家学者进行遗产价值研究,鼓励学校开展相关教育教学活动,鼓励保护区域内居民开展民俗文化活动,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提升公众体验,促进中轴线保护和旅游融合发展等。
(1)结合材料,从文化角度,说明北京中轴线保护和申遗的意义。
(2)有人认为,合理利用才是最好的保护。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对此加以评析。
20. 宋韵是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随着浙江省“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深入推进,杭州积极开展系列活动,让千年宋韵流动起来。先是宋韵“扛鼎之作”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再是场场爆满,最后增设周末夜场的“宋韵今辉”艺术特展,有展示、有遗址。可见、可感的千年宋韵,逐渐变得清晰,宋韵因杭州添彩,杭州因宋韵生辉。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联系多样性的知识,分析杭州是如何做到“宋韵因杭州添彩”的。
(2)为“杭州因宋韵生辉”提一条具体建议,并运用《哲学与文化》的其他知识说明理由。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3月,火遍全网的贵州“村BA”篮球联赛总决赛落下帷幕,这项赛事由台盘村“六月六”吃新节篮球赛发展而来。决赛时万人空巷,座无虚席,各大媒体直播累计在线观看人数达上千万。
“村BA”爆红的背后,有着乡土文化的影子,有着承载乡愁的记忆;从“全民健身”中读懂时代内涵,塑铸乡村振兴文化之魂;从“农家奖品”中读懂特色品牌,激活乡村振兴文化之源。
不论是传统乡村文化活动的传承和发展,还是新的民族特色文化活动的涌现,都折射着中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进程,记录着农民生活的日益美好。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的知识,说明“村BA”爆红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的知识,分析“村BA”爆红中折射出的文化魅力。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①错误;开展非遗展示展演、参观互动体验等传承实践和惠民活动,容易引起人们对年文化的精神共鸣,狮舞、龙舞等与年文化相关的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②③正确;“非遗年味”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中华文化的血脉,但并非“根本”,④不选。故选C。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①错误,我国正在向航天科技强国迈进,“自古就是”说法错误;②错误,社会实践是航天科技创新的源泉;③④符合题意,依据题意,中国对航天器的命名为航天事业增添了丰富的人文意蕴,引发了社会大众关注航天科技的热情。故选D。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及特点。①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创新是中华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②④符合题意,中国文化发展的区域分布逐渐呈现一种分层次的向心结构,花心辐射花瓣,花瓣保持自己的活力,花心花瓣不能分离,体现了文化上的凝聚力是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密码。中原文化区是花心,其周围甘肃、山东、燕辽,长江中游和江浙文化区是第一层花瓣,再外围的文化区是第二层花瓣,体现了和而不同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原因;③错误,地域文化多样性是中华文化的统一性的基础。故选:C。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①错误,通过考古学专家的专业判断可以得知文献记载的真假,而不是把文献记载变成了现实;②③正确,圆明园的考古发掘通过解剖式的发掘确认了皇家稻田遗址的规制及分布范围,对探讨清代农耕技术具有重要作用,推动人们对我国清代稻种技术进行新的探索研究,有助于厘清文物背后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演进脉络;④错误,此次圆明园的考古发掘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故选C。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文化的民族性。①④正确,以“承天载物”为设计理念,创意灵感来自中国传统青铜礼器,造型风格与火炬、火种灯和谐一致。北京冬奥火种台的创意表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保留鲜明的民族特色才能彰显强大的魅力;②错误,应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具有巨大优越性的说法错误;③错误,社会实践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故选B。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①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太极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进而增强包容性;②④正确,太极文化在海外有着广泛传播和传承表明共同的文化理念使太极文化在海外得到广泛的传播,太极文化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③错误,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既要认同太极文化等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且“最优秀”说法过于绝对。故选C。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①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②④正确,在罗马人身上,我们能看到来自长安的丝绸,在长安人的生活中,我们能发现来自罗马的玻璃,说明商业贸易的往来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③错误,“都可以为我所用”说法绝对,应该是借鉴有益的文化成果。故选C。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交流与交融。①④正确,材料中指出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的作品《大地之歌》歌词来自七首“唐诗”,每当《大地之歌》的旋律奏响、歌唱家演唱时,很多观众会产生别样的震撼和感动,这表明透过带有东方气韵的交响曲,能看到文化多样性的印记,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②错误,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错误,人们可以正确认识外来文化。故本题选B。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交流。①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②错误,“开创了国际文化交流先河”的说法夸大了本次展览的意义;③④正确,依据题意,本次展览有助于观众加深对东方文明和古罗马文明差异性的认识,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中意两国民心相连相通。故选D。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文化自信。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中,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琮琮”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名字源于该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这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实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②不合题意,“不畏艰险、超越自我”,强调的是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而没有涉及伟大梦想精神;④说法错误,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故选B。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自信。①③符合题意,依据题意,“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全面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伟大变革,这一主题成就展折射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理光辉,有利于增强群众的理想信念,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历史自信,凝聚奋进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②错误,社会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④错误,人类文化发展和创新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实践,而不是融通不同资源。故选B。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建设文化强国。①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有糟粕,“恢复传统文化”说法错误;②错误,文化具有多样性,不会趋同;③④正确,依托丰富的博物馆资源,北京市提出要建设布局合理、展陈丰富、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之城”,能为人们创造有意义的文化体验,带动文化产业发展,有利于发挥北京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助力文化中心建设。故选D。
1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革命文化、文化载体。①③正确,“延安1938”主题文化街区能感受当地红色文化,通过红色地标、红色文化符号,呈现革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游客对红色历史文化的认同感;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革命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交融无关,且“完全交融”说法不当;④错误,应该是坚持社会效益为先,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故选A。
1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①错误,坚定文化自信,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发展中的主体作用;②④正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③错误,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故选C。
15~16.【答案】A、C
【解析】1.
本题考查文化载体、中华文化。①②符合题意,数字阅读作品已成为展现中国形象、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一种新的符号和表现形式,可见文化要通过一定载体呈现出来,也说明中华文化有独特魅力和价值;③④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化走出去,不体现文化交融应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也不体现文化的创新离不开文化交流。故选A。
2.
本题考查文化的功能。从读经典的农民工到勤奋学习的坚韧女性,再到残障人士因为阅读而重拾信心,打动人心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阅读是如何改变人生的,从中体会到的是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文化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的功能,①③符合题意;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②说法错误;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发展的根本,但材料中并没有涉及“优秀传统文化”,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
1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①错误,北斗建设者在追赶与赶超的对立统一中推动了北斗系统的发展;②错误,北斗建设者对导航系统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过程;③④正确,从材料可以看出,新时代北斗精神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北斗系统的成功实践既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又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达到了预定的目标,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故本题选D。
1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①正确,明清时期,中国瓷器种类丰富,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③正确,为适应国外客户需要,明代和清代烧制专门的瓷器,说明了中华文化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②错误,“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说法过于绝对,材料只体现了明清时期,不能表明中华文化以其特有的包容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④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文化的“走出去”,没有体现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精华。故选B。
19.【答案】(1)①保护好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利于延续城市文脉,推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②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加强对北京中轴线文化的保护,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③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北京中轴线文化的保护,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④推进北京中轴线申遗,有利于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2)①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协调处理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民生改善的关系。
②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要求我们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和斗争,在斗争中把握同一,促进事物的发展。合理利用古建筑、古遗址,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遗产的修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③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旅游开发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问题,这就要求国家、社会、相关单位协同共治,合理利用先关文化遗产。
【解析】(1)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化自信。“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可联系教材知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罕见的、超越了国家界限的、对全人类的现在和未来具有普遍的重要意义的文化和(或)自然价值”,可联系教材知识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突出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时空观、宇宙观,承载了辨方正位、天人合一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礼仪文化”,可联系教材知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2)本题考查:矛盾的观点。“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提升公众体验,促进中轴线保护和旅游融合发展”,可联系教材知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的基本属性;“文物工作实践中存在两种不良现象”,可联系教材知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20.【答案】(1)①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作为南宋古都的杭州有南宋德寿宫遗址等客观、有利条件可以利用。杭州抓住浙江省“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深入推进的契机,建成遗址博物馆,举办艺术特展等,恰当运用主观条件,发挥了能动性,从而让宋韵因杭州添彩。
(2)答案示例:
建议:运用宋韵文化元索拍摄杭州城市主题宣传片。
理由:文化具有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解析】(1)本题考查联系的多样性。本题设问要求运用联系多样性的知识,分析杭州是如何做到“宋韵因杭州添彩”的。根据教材知识点可知,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材料中“随着浙江省‘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深入推进,杭州积极开展系列活动,让千年宋韵流动起来。先是宋韵‘扛鼎之作’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再是场场爆满,最后增设周末夜场的‘宋韵今辉’艺术特展,有展示、有遗址”,可知作为南宋古都的杭州有南宋德寿宫遗址等客观、有利条件可以利用。杭州抓住浙江省“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深入推进的契机,建成遗址博物馆,举办艺术特展等,恰当运用主观条件,发挥了能动性,从而让宋韵因杭州添彩。
(2)本题设问要求为“杭州因宋韵生辉”提一条具体建议,并运用《哲学与文化》的其他知识说明理由,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从文化的功能和作用等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21.【答案】(1)①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村BA”爆红是由乡土文化、全民健身、乡村振兴等多种条件促成的,是事物联系的多样性的体现。
②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善于分析“村BA”爆红的背后吃新节承载乡愁的记忆、媒体直播的影响等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①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村BA”爆红中,优秀传统乡村文化、民族特色文化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重大影响。
②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村BA”爆红的背后有乡土文化的影子,能塑铸乡村振兴文化之魂、激活乡村振兴文化之源,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多样性、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等知识。
(1)本题以“村BA”为背景材料,从哲学角度设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试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村BA”爆红的背后,有乡土文化、全民健身、乡村振兴等多种原因,体现了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村BA”由吃新节篮球赛发展而来,媒体直播对“村BA”的影响说明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本题以“村BA”为背景材料,从文化角度设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试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村BA”爆红中,优秀传统乡村文化、民族特色文化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重大影响,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村BA”爆红中有乡土文化的影子,能塑铸乡村振兴文化之魂、激活乡村振兴文化之源,体现了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
2
/
9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