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宁围初级中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11月学情调研 科学试题卷(含答案 1.1-3.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宁围初级中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11月学情调研 科学试题卷(含答案 1.1-3.1)

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11月学情调研
科学试题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20 命题人:七年级科学组 审核人:七年级科学组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正式开讲。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关于太空实验,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
A.太空中哪颗星星最美 B.带入太空的种子能否萌发
C.熔化了的金属液滴为什么成球形 D.失重环境下使用超长吸管喝水是否更轻松
2. 小科对身边的事物做了估计。下列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 )
A.他估计酒精灯点燃后外焰的温度约为100℃ B.他估计签字笔的长度有20mm
C.他估计一瓶农夫山泉矿泉水有0.55L D.他估计运动会奖牌的体积有20m3
3.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图标,装运氢氧化钠(有腐蚀性)的箱子应贴的图标是( ▲ )
A. B.C. D.
4.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
A. 7.52米=7.52×1000=7520毫米 B. 6.3米=6.3×1000毫米=6300毫米
C. 42米=42米×1000毫米=4.2×104毫米 D. 1.8米=1.8米×1000=1800毫米
5.如图中圆圈表示各生物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
A. P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B. E可以表示用肺呼吸
C. F可以表示胎生哺乳 D. Q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6.黑藻是一种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茎伸长,有分支,呈圆柱形。叶4~8枚轮生,呈线形或长条形,叶片常用作生物学实验材料。开花时雄花会伸出水面。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黑藻在分类上属于( ▲ )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7.小海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
选项 错误操作 结果
A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 偏小
B 木尺受潮膨胀,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 偏大
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
D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绕在铅笔上的头发排列稀疏 偏大
8. 在“制作洋葱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和“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中,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制片前,都需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B.制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清水和生理盐水
C.染色时,都是先用碘酒处理实验材料,后再盖上盖玻片
D.盖盖玻片时,都是将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9.古诗中常有一些能反映科学道理的词句。下列能反映大地是曲面的诗句是( ▲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 大熊猫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800多万年,被誉为活化石,而且大熊猫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属于中国国宝。在分类学上,大熊猫和黑熊同科不同属,大熊猫和黑猩猩同纲不同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上分类单位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纲
B.黑熊和黑猩猩一定是同纲
C.大熊猫和黑熊的共同特征比大熊猫和黑猩猩少
D.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物种越多
11. 用两支未甩过的水银体温计测量同一位病人的体温,两支温度计示数分别为39.6℃和38℃,则病人的实际体温( ▲ )
A.一定是39.6℃ B.一定是38℃ C.可能是38℃ D.一定低于38℃
12.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命观念之一。下列与此观念不相符合的是( ▲ )
A.鱼类身体呈纺锤形,有利于运动时保护身体
B.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有利于提高后代存活率
C.鸟类胸肌发达,有利于为飞行提供动力
D.爬行动物体表覆盖鳞片或甲,有利于减少水分散失
13. 实验室有一只读数不准确但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4℃;在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84℃。用该温度计测量某液体温度,当实际温度为40℃时,该温度计显示温度为( ▲ )
A.36℃ B.40℃ C.45℃ D.50℃
14. 下图是3幅经纬网图,请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A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C点在D点的东南方向
B. C点的经纬度是(60°N,20°W);F点经纬度是(40°N,120°E)
C. 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的比例尺大
D. E点在东半球;G点在南半球
15. 红叶石楠是一种常绿小乔木,因共新梢和嫩叶鲜红而得名,常作为行道树。进入春季,道路两旁的红叶石楠长出红色的嫩叶,而到了夏天,这些红色的叶片变成了绿色,同学们猜想可能跟夏天的温度高或光照强度大有关。为了研究光照能否影响叶片变绿,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关于该实验方案的描述错误的是( ▲ )
组别 甲组 乙组
实验材料 同种红叶石楠多株 同种红叶石楠多株
环境条件 阴暗、低温 光照充足、适宜温度
处理方法 甲乙两种植物栽种在各自实验环境中一段时间
A.实验选材应该为同一种红叶石楠叶片
B.甲组环境条件应该设置为阴暗、适宜温度
C.该实验方案可以研究“温度能否影响叶片变绿”
D.该实验方案无法研究“光照能否影响叶片变绿”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6.请给下列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身高是1.62 ▲ ,正常体温为36.7 ▲ ,用刻度尺测得一枚硬币的厚度约为2.1 ▲ ,估算教室内空气的体积大约是200 ▲ 。
17. 实验室取用块状药品的仪器是 ▲ ,取用少量液体需用到的仪器是 ▲ ,选择 ▲ 作为少量液体的反应容器。
如图所示,量筒和量杯的量程均为50ml(设底部到量程的高度均为h),若倒入25ml的液体,对量筒而言所装液体的液面将 ▲ (填“>” “<”或“=”),若量筒和量杯最小刻度均为1ml,那么当所测液体体积较小时,选用 ▲ (填“量筒”或“量杯”)测量更准确。
18. 2019年,屠呦呦团队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终获新突破。疟疾是由一种叫疟原虫的单细胞动物引起的,黄花离茎叶(如图甲)中提取的青蒿素可以治疗疟疾。图乙分别为疟原虫和黄花蒿细胞模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乙中 ▲ (选填“A”或“B”)表示黄花蒿叶肉细胞。
(2)青蒿素能治疗疟疾,是因为它可破坏疟原虫细胞结构中的【 ▲ 】 ▲ 从而阻断营养物质进出,使疟原虫使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最终死亡。能控制黄花蒿细胞合成青蒿素的细胞结构是【 ▲ 】 ▲ 。(“【】”中填序号“ ”中填结构名称)
19. 藤壶有着很强的附着能力,常给很多动物带来困扰。它在幼年期可以随意游动,成年之后会附着在海龟、鲸等生物体的体表,跟着它到处“旅行”并在其体表密集繁殖。
(1)藤壶体内没有骨骼,但体外有一层外骨骼,它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 动物;
(2)藤壶在海龟身上大量繁殖,会导致海龟因负重过大而无法探头伸出水面呼吸,甚至可能会在水中窒息而死,据此判断海龟的呼吸器官是 ▲ ;
20. 野鸡尾是蕨类植物(左图),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有清热降火、解毒等功效。
(1)野鸡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
(2)右图是植物二歧分类检索表,如果S代表葫芦藓,则野鸡尾对应检索表中字母 ▲ ,3a和3b分别为 ▲ 和 ▲ 。
(3)植物P与S的亲缘关系比P与Q的 ▲ (填“远”或“近”)。
21.如图所示,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25圈,25圈的总长度是 ▲ cm,细铜丝的直径是 ▲ mm;若由于疏忽,在数铜丝匝数时少了一匝,则测量的结果将 ▲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若在绕线时铜丝之间有间隙,则测得结果将 ▲ 。
22. 如图是地球正视图,图中有7条经线将半个地球平分成6等份,读图后回答:
(1)写出D点的经纬度: ▲ 。 A点在C点的 ▲  方向;A点在E点的 ▲ 方向。
(2)B点既在南半球,又在 ▲ 半球。
(3)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西,某人从C点以北60km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方向各走100km,则他最后所处位置在 ▲ (填“C点”、“C点以西”或“C点以东”)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6分)
23.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如图所示为观察过程中看到的图像,请据图回答:
(1)如果他的操作步骤正确,那么以上A到E图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顺序依次是 ▲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看到图D和图E所示图像时,他分别将进行的下一步操作步骤是——图D:调节 ▲ ;图E:向 ▲ 移动玻片。
(3)使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临时装片,观察到的图A和图B两次图像,其中视野较暗的是图 ▲ , 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组合是 ▲ (填序号)。
24. 某同学利用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红墨水制作了简易温度计甲、乙,如图所示。
(1)甲、乙两支简易温度计均是利用液体或气体的 ▲ 性质制成的;
(2)为了给甲温度计标上刻度,该同学将装满红墨水的试管先后浸入到标准状况下的沸水、冰水混合物中,待玻璃管内的液面稳定后,液面处分别标示100℃和 ▲ ℃。
(3)将乙温度计的试管放入一杯清水中,发现玻璃管内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则清水的温度 ▲ (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室温。
(4)如果要提高两温度计的准确性,请你提出一条改进意见 ▲ 。
(5)图丙温度计示数为 ▲ ;图丁温度计示数为 ▲ 。
25.学习了地球仪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地球仪模型。小德利用铁丝穿过乒乓球制作了地球仪,并设计了评价量表。
地球仪模型评价量表
科学性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经纬线 经纬线均正确 经纬线有一处错误 经纬线均错误
地轴倾斜度 倾斜度大致为 倾斜度偏差较大 没有倾斜
地球自转 能自由旋转 能旋转但并不灵活 不能旋转
(1)穿过乒乓球的铁丝模拟 ▲
(2)小德在地球仪上标出本初子午线,该经线通过的城市是 ▲ 。
A.北京 B.东京 C.伦敦 D.华盛顿
(3)如图是小德同学制作的地球仪模型,请结合评价量表,对其中一项科学性评价指标对地球仪展开评价,并给出改进建议。
科学性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改进建议
经纬线 ▲ ▲
26.为了探究“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小金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分别放入加了烟草浸出液、洗衣液、洁厕灵的稀释液的培养皿中,放在适宜条件下孵化,定期进行观察和记录。实验方案
1 号培养皿 2 号培养皿 3 号培养皿
步骤一 各加入 1000mL 清水
步骤二 加入 10mL 烟草浸出液 加入 10mL 洗衣液 加入 10mL 洁厕灵
步骤三 各放入 50 粒大小类似的青蛙受精卵
步骤四 把 3 个培养皿都放在适宜环境中孵化
观察孵化数
如表。请根据小金的实验过程回答:
(1)本实验中的变量是 ▲ 。
(3)小萌在每个容器中放入 50 粒青蛙受精卵而不是5粒,目的是 ▲ 。
(4)小萌的实验方案尚不完善,请指出实验设计的不足: ▲ 。
四、解答题(每空2分,共24分)
27.朱鹮是一种美丽的鸟类,有着“东方宝石”之称,甚至被日本皇室视作“神鸟”,曾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俄罗斯等地。朱鹮喜欢在高大的乔木上筑巢,在水田、沼泽和山区溪流附近觅食,划蝽、蟋蟀、蝗虫等昆虫和泥鳅、黄鳝等小型鱼类都是朱鹮的食物。
因地区开发,高大乔木数量锐减以及农药滥用等原因导致朱鹮栖息地不断遭到破坏,朱鹮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其中日本朱鹮已全部灭绝。我国在1981年的陕西洋县发现了仅存的7只朱鹮个体,并在那里建立了专门的自然保护区,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有野生朱鹮分布的国家。经过科学家40多年的努力,我国野生朱鹮数量恢复到了6600多只,避免了朱鹮野外灭绝的风险。
2008年开始,浙江从陕西引进10只朱鹮,在德清下渚湖湿地设立朱鹮种群重建基地,并且自2021年开始分两次向西溪湿地放归了总计10只朱鹮。杭州的西溪湿地被誉为“物种的基因库”“鸟类的天堂”,与被放归朱鹮的“娘家”德清下渚湖极为相似,都有丰富的沼泽、林地、浅滩等湿地生境。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使朱鹮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保护朱鹮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
(2)如图所示为朱鹮在西溪湿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在该食物网中,还缺少五大类脊椎动物中的 ▲ ,共有 ▲ 条食物链;在该食物网中,朱鹮和青蛙的种间关系是 ▲ 。
28.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测量某品牌粉笔的体积大小,利用两支相同的粉笔、细针、量筒等器材,分小组继续进行下列探究。
(1)甲组同学用排水法测量粉笔的体积,在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记体积为V1,“一定量”的要求是指 ▲ 。将粉笔放入水中,粉笔完全浸没,如图甲所示,读数时视线应 ▲ ,测得总体积为V2,这样测得的粉笔体积将 ▲ (选填“偏大”或“偏小”)。
(2)乙组同学用凡士林涂抹整个粉笔外表(凡士林可有效地阻止粉笔吸水,且涂抹的凡士林很薄,体积可忽略不计),但实验时出现了如图乙所示情况:涂抹了凡士林的粉笔漂浮在水面上。为测出涂抹凡士林的粉笔体积,下一步操作: ▲ ,再用排水法测出粉笔的体积。
若将涂抹凡士林的粉笔全部浸没后,俯视读数,所测粉笔体积 ▲ (选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3)丙组同学观察发现粉笔吸水后体积几乎不膨胀,另取一量筒倒入适量的水,测得体积为V3,将甲组实验中已经吸足水的粉笔投入量筒中,再测得总体积为V4,丙组同学测得粉笔体积为 ▲ (用题中的字母表示,下同)。
(4)丙组同学还想进一步知道一支粉笔能吸收多少体积的水,经过与甲组同学的讨论,利用他们两组测得的实验数据,最终计算出了该粉笔的吸水量为 ▲ 。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11月学情调研
科学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题 号 11 12 13 14 15
答 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6.(4分) , , ,
17.(5分)
18(5分)(1)
(2) 【 】 【 】
19(2分)
20(5分)(1)
(2)
(3)
21(4分)
22(5分)(1)
(2)
(3)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6分)
23.(10分) (1) ;
(2) ;
(3) ;
24.(12分) (1) ;
(2) ;
(3) ;
(4) ;
(5)
25.(8分)(1) ;(2) ;
(3) ;
26.(6分) (1)
(2)
(3)
四、解答题(每空2分,共24分)
27.(10分) (1) ;
(2) ;
28.(14分) (1) ;

(2) ;
(3)
(4)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11月学情调研
科学答案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A C B B D D D C C B
题 号 11 12 13 14 15
答 案 C A A C 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6.(4分) m(米) , ℃(摄氏度) , mm(毫米) , m (立方米)
17.(5分) 镊子 胶头滴管 试管 = 量杯
18(5分)(1) B
(2) 【 1 】 细胞膜 【 3 】 细胞核
19(2分) 节肢 肺
20(5分)(1) 细胞
(2) R 有根 无根
(3) 远
21(4分) 5.00 2.0 偏大 偏大
22(5分)(1) (30°S,30°W) 东北 正南
(2) 东
(3) C点以西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6分)
23.(10分) (1) CEADB ;
(2) 细准焦螺旋 右 ;
(3) B ①④ ;
24.(12分) (1) 热胀冷缩 ;
(2) 0 ;
(3) 低于 ;
(4) 换成容积更大的试管 或 换成内径更细的玻璃管;
(5) -38℃ 25℃
25.(8分)(1) 地轴 ;(2) C ;
(3) 待改进 经线应连接南北两极 ;
26.(6分) (1) 污染物种类 (或不同的未经处理的垃圾)
(2) 避免偶然性 (5粒青蛙卵存在较大的偶然性)
(3) 缺少空白对照 (缺少对照组)
四、解答题(每空2分,共24分)
27.(10分) (1) 栖息地丧失 建立自然保护区 ;
(2) 爬行类、哺乳类 (缺少一个扣1分,下同) 4 竞争和捕食 ;
28.(14分) (1) (放入粉笔后,)水能浸没物体且浸没后不超过量程 ;
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齐平 或 平视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 ;
偏小
(2) 用针将涂有凡士林的粉笔压入水中使其完全浸没 ; 偏大
(3) V4-V3
(4) V4+V1-V2-V3 或 (V1+V4)-(V2+V3) 或 (V4-V3)-(V2-V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