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建议1.放手让学生梳理退位减法表,感悟规律。可以先放手让学生整理退位减法表。如果有困难,再引导学生回顾进位加法表的整理过程,有序写出算式。如先固定一个减数,整理出相应的算式,再推广到其他减数。不同学生整理的减法表的排列方式可能是不同的,要引导他们交流各自表中的排列规律,拓宽思路。2.利用退位减法表,设计丰富的数学活动。整理出退位减法表后,可利用该表设计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发展推理意识。例如,可任意隐去几个算式,让学生根据其他算式的排列规律补全,或者保留一个算式,让学生写出它周围的其他算式。也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说出某个位置上算式的得数。3.关联进位加法表,深化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教学时,应适时展示进位加法表,与退位减法表进行对比。尤其是要沟通加法算式与对应的减法算式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对20以内的加、减法形成整体认识,进一步感悟加、减法之间的关系。①13-6= 15-6= 6+6= 13-5= 7+9= 12-7= 8+7= 15-7= 14-6= 16-8= 14-5= 12-9=② 支彩色粉笔13支□-□=□()小月和小军一起折了14只纸船,其中黄色的有6只。小军折了8只,小月折了几只 □O□=□()④填一填,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11.“练一练”一共安排了9道练习题,是在学生对本单元知识进行了整理和复习的基础上编排的,综合性更强,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更高,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第1题是口算练习,旨在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题目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需要学生在计算时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符号,正确计算。3.第2、3题是利用20以内退位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其中,第3题含有多余条件,旨在提高学生根据问题选择有效信息的能力。4.第4题,让学生写出得数相等的减法算式,旨在增强学生的思维开放性。本题的解决方法是多样的,可以根据计算结果想算式,也可以不计算,直接应用规律写算式。算式的范围也是开放的,既可以写本单元学习的退位减法算式,也可以写10以内的减法算式,如11-5=7-1。通过两个算式相等的形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号是相等关系的一种符号表达。1.设计丰富多样的计算练习形式,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到本单元结束时,学生应对2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达到相对熟练的程度。由于口算练习相对枯燥,教师应设计丰富的练习形式,尽量采用游戏、比赛等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来练习。例如,第1题,可以用开火车或抢答的形式进行。2.练习的口算类型应体现综合性,在计算练习中发展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灵活性。由于本单元学习的都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学生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如将16-3看成13-6。因此,这个阶段的练习应尽可能覆盖学过的所有类型,尤其是要安排一些加法练习,以帮助学生巩固“想加算减”的方法。此外,还要注意通过相关练习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第4题既可以先计算出11-5=6,然后再回忆其他得数是6的算式,也可以应用“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差不变”的规律直接完成。又如,第6题,可以让学生先找出一个算式如12-7=5,在此基础上思考“5还可以是13减几 14减几 ……”或利用第4题中的规律解决。再如,第5题第一组,也可以利用“一个加数加1,另一个加数减1,和不变”的规律解决。3.帮助学生加深对加、减法关系的理解。教学中,要注意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加、减法关系的理解。例如,第5题第二组,先算出11-2=9,接下来要想“几减5等于9”“7加几等于9”,如果能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转化为“5加9等于几”“9减7等于几”,就能降低难度。又如,第9题,可以鼓励学生用相同素材分别编出加法和减法故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4.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稍有难度的问题。第8题可放手让学生先自主探索,再全班交流。交流时,既要鼓励学生利用画图等直观手段分析数量关系,也要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可以想除了小红一共有14人,减去左边的8人,剩下的就是右边的;也可以想小红和左边的一共是8+1=9(人),右边的就是15-9=6(人);还可以直接用连减计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