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1.(2024四上·龙岗月考)下列声音中,( )不属于自然界的声音。A.鸟叫声 B.歌声 C.下雨声【答案】B【知识点】周围的声音【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世界充满声音,根据声音来源划分,有自然界的声音和人为发出的声音。歌声属于人类活动发出的声音,鸟叫声和下雨声属于自然界的声音。故选B。2.(2024四上·龙岗月考)描述声音的词汇有“高、低;强、弱;悦耳、刺耳”三组。下列声音中,属于刺耳的是( )。A.窃窃私语声 B.钢琴声 C.鞭炮声【答案】C【知识点】噪音【解析】【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我们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刺耳等科学词汇来描述声音。鞭炮声属于刺耳的声音。故选C。3.(2024四上·龙岗月考)人说话的声音是通过 ( )振动产生的。A.嘴唇 B.声带 C.空气【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人们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故选B。4.(2024四上·龙岗月考)科科在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用手触摸发声的音叉后,感觉到( )。A.手并没有什么感觉B.手会有特别刺痛的感觉C.手有种麻麻的感觉【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科科在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用手触摸发声的音叉后,感觉到手有种麻麻的感觉。故选C。5.(2024四上·龙岗月考)今年持续干旱,农村防火形势严峻,防火宣传队员走村串寨敲锣鸣示。当队员敲打铜锣时,它的声音很响,当停止敲锣,仍能听到一段余音,这是因为( )。A.锣面振动停止后仍能发声B.声音传到人耳需要一段时间C.锣面继续振动了一段时间【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防火宣传队员走村串寨敲锣鸣示。当队员敲打铜锣时,敲打它的声音很响,当停止敲锣,仍能听到一段余音,这是因为锣面继续振动了一段时间。C符合题意。6.(2024四上·龙岗月考)《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记载:行军宿营时,士兵常用“伏地听声”的方法更早听到敌人偷袭的马蹄声。运用的原理是地面传播声音的能力 ( )。A.比空气强 B.比空气弱 C.和空气一样【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光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钟300000千米。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的是气体。光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钟300000千米。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的是气体。《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记载:行军宿营时,士兵常用“伏地听声”的方法更早听到敌人偷袭的马蹄声。运用的原理是地面传播声音的能力比空气强。故选A。7.(2024四上·龙岗月考)广场中心有人跳广场舞,虽然科科所在的位置离广场中心还有一段距离,但也能听到很欢快的音乐,因为( )。A.声音能借助空气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B.声音刚好朝着固定的方向传播到科科耳边C.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刚好没有围墙等障碍物隔绝声音【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广场中心有人跳广场舞,虽然科科所在的位置离广场中心还有一段距离,但也能听到很欢快的音乐,因为声音能借助空气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故选A。8.(2024四上·龙岗月考)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在太空里,航天员需要借助通信装置才能听到同伴的讲话声,主要是因为( )。A.宇航服包裹太紧密,声音不能透过宇航服B.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无法正常传播C.在太空中,宇航员的声带无法振动【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在太空里,航天员需要借助通信装置才能听到同伴的讲话声,主要是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无法正常传播。故选B。9.(2024四上·龙岗月考)在“打哈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是( )。A.“打哈欠”影响了耳郭的振动B.“打哈欠”影响了鼓膜的振动C.“打哈欠”影响了听觉神经的振动【答案】B【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在“打哈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是在“打哈欠”时会影响鼓膜的振动。10.(2024四上·龙岗月考)为了听清远处小伙伴的话,科科把手掌放在耳朵后面,这是为了达到( )的效果。A.将声音通过手掌直接传到大脑B.增长外耳道,让鼓膜振动更明显C.将耳郭变大,收集更多声音,以便听得更清楚【答案】C【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耳能使我们听到声音,耳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为三个部分。外耳包括耳郭和耳道,耳郭主要功能是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为了听清远处小伙伴的话,科科把手掌放在耳朵后面,这是为了达到将耳郭变大,收集更多声音,以便听得更清楚的效果。故选C。11.(2024四上·龙岗月考)观察三个轻质小球被音叉弹开的幅度,我们能够判断,声音最强的音叉是 ( )。A. B. C.【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B的振动幅度最大,声音最强。故选B。12.(2024四上·龙岗月考) 科科发现敲鼓时鼓面上的灰尘会跳动,如果观察到灰尘跳动的幅度越来越小,就说明鼓面发出的声音 ( )改变了。A.高低 B.强弱 C.音色【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科科发现敲鼓时鼓面上的灰尘会跳动,如果观察到灰尘跳动的幅度越来越小,就说明鼓面发出的声音的强弱改变了。故选B。13.(2024四上·龙岗月考)一列火车自远方而来经过科科身边,又离他而去时。科科听到的声音是 ( )。A.逐渐变强B.逐渐变弱C.先由弱变强,再由强变弱【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一列火车自远方驶来经过科科身边,又离他而去时。科科听到的声音是先由弱变强,再由强变弱。故选C。14.(2024四上·龙岗月考)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下列日常用语中所讲的“高”指的是音高的是( )。A.“喂,我听不到,你的声音再高一些。”B.“你的声音很高,我听得很清楚。”C.“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喂,我听不到,你的声音再高一些。”“你的声音很高,我听得很清楚。”都是指声音的强弱。故选C。15.(2024四上·龙岗月考)在探索尺子音高变化的实验中,把钢尺伸出桌面不同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时可以听到不同音高的声音。通过观察发现,下列因素会影响尺子音高变化的是( )。A.振动幅度 B.振动快慢 C.两者都不是【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故选B。16.(2024四上·龙岗月考)下面是五个相同的玻璃杯,往杯里分别装上不同高度的水,取一根木棒用相同力敲击杯口,五个玻璃杯发出的声音从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④②⑤①③【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用木棒敲击杯口,杯子里的水和杯子振动发出声音,水越少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故选C。17.(2024四上·龙岗月考)在弹奏尤克里里前,科科发现弦的声音偏低于标准,他可以通过 ( )来调节。A.调松琴弦 B.调紧琴弦 C.按住琴弦【答案】B【知识点】弦乐器的声音【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在弹奏尤克里里前,科科发现弦的声音偏低于标准,他可以通过调紧琴弦来调节,琴弦越紧,声音越高。故选B。18.(2024四上·龙岗月考)单弦琴只有一根琴弦,弹奏时却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下面推测合理的是 ( )。A.单弦琴弹奏时需要不断调节琴弦的松紧B.弹奏时手指在琴弦上移动,改变弦振动部分的长短C.弹奏时需要更换不同粗细的琴弦【答案】B【知识点】弦乐器的声音【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单弦琴只有一根琴弦,弹奏时却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弹奏时手指在琴弦上移动,改变弦振动部分的长短。故选B。19.(2024四上·龙岗月考)探究“声音高低与物体长短的关系”,应选择的材料是( )。A. B. C.【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 探究“声音高低与物体长短的关系”,应选择的材料是材质、粗细相同,但是长短不一样的。所以要选A。20.(2024四上·龙岗月考)在制作小乐器的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制作小乐器前要先设计制作方案,根据设计方案来制作,碰到问题再改进B.制作小乐器前不用设计制作方案,只要一边制作一边设计就可以了C.制作小乐器后 ,我们要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评议【答案】B【知识点】制作乐器【解析】【分析】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发声音调较低。制作小乐器前要先设计制作方案,根据设计方案来制作,碰到问题再改进。不能不用设计制作方案,只要一边制作一边设计就可以。制作小乐器后 ,我们要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评议。故选B。21.(2024四上·龙岗月考)好听的声音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噪音。( )【答案】错误【知识点】噪音【解析】【分析】噪声是指使人们听起来刺耳或不舒服的声音。好听的声音在人们不想听到的时候也属于噪音。题目说法错误。22.(2024四上·龙岗月考)科科敲桌子时可以听见声音,但是看不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没有振动。( )【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科科敲桌子时可以听见声音,但是看不见桌面在振动,不能说明桌面发声时没有振动。题目说法错误。23.(2024四上·龙岗月考)我们用手拉伸、按压和搓揉橡皮筋都能让橡皮筋发出声音。( )【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我们用手拉伸、按压和搓揉橡皮筋不能让橡皮筋振动,不能让橡皮筋发出声音。题目说法错误。24.(2024四上·龙岗月考)潜水的人由于在水里,因此无法听到岸上伙伴的说话声。( )【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潜水的人在水里,可以听到岸上伙伴的说话声,声音会通过水传播。题目说法错误。25.(2024四上·龙岗月考)鼓膜很薄而且很有弹性,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答案】正确【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我们耳朵中有个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微的声音也能够引起鼓膜的振动,所以可以将声波转化为振动。26.(2024四上·龙岗月考)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声越响,这是因为物体振动的幅度影响声音的强弱。( )【答案】正确【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题目说法正确。27.(2024四上·龙岗月考)当我们提高电视的音量时,电视喇叭振动的速度会变快,并且电视的音量调的越高,电视喇叭振动的速度就会越快。( )【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当我们提高电视的音量时,电视喇叭振动的幅度会变大,并且电视的音量调的越高,电视喇叭振动的幅度就会越大,声音越强。题目说法错误。28.(2024四上·龙岗月考)敲击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但是如果用力大一点,大音叉也可以发出更高的声音。( )【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敲击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但是如果用力大一点,大音叉不可以发出更高的声音,只会更强。题目说法错误。29.(2024四上·龙岗月考)短而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长而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低。( )【答案】正确【知识点】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发声音调较低。题目说法正确。30.(2024四上·龙岗月考)在制作吸管排箫时可以适当将吸管剪得短一些,以便吹出更响的声音。( )【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发声音调较低。在制作吸管排箫时可以适当将吸管剪得短一些,以便吹出更高的声音。题目说法错误。31.(2024四上·龙岗月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在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科科选用了钢尺、音叉、鼓这三样物体。当让这些物体发声时,他发现除了钢尺外,音叉、鼓在发声时,用眼睛观察,现象不是很明显。请帮助设计改进。(1) 当科科用力敲击鼓面时,仍然不能看清鼓面是否在振动,你改进的方法是什么 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2)用力敲击音叉时,如何改进,能让我们明显观察到音叉是否在振动 (3) 科科发现这三样物体在发声时都在振动,由此初步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如果想要让这个结论更加可靠,你觉得他应该怎么做 (4) 科科发现,相同的鼓,在敲打的时候会发出声音,用手按压住鼓面后不会发出声音。你可以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答案】(1)在鼓面上撒一些碎纸屑(2)在旁边挂上一个乒乓球(3)选择更多的物体验证(4)振动停止了,声音就消失了【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科科用力敲击鼓面时,仍然不能看清鼓面是否在振动,可以在鼓面上撒一些轻小物品,如碎纸屑,可以通过观察碎纸屑的跳动来观察鼓面的振动。(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力敲击音叉时我们看不到音叉在振动,可以在音叉的旁边挂上乒乓球,通过观察乒乓球的摆动幅度观察音叉的振动。(3)科科发现这三样物体在发声时都在振动,由此初步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如果想让这个结论更加可靠,他可以选择更多的物体验证。(4) 科科发现,相同的鼓,在敲打的时候会发出声音,用手按压住鼓面后不会发出声音。是因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就消失了。32.(2024四上·龙岗月考)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到我们耳中的如图所示,科科用橡皮筋将一块绷紧的气球皮扎在杯口上,并在气球皮上撒一些碎纸屑,然后在杯子的上方敲击音叉,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实验装置图完成下面各题。(1) 将打击过的音叉靠近气球上方但不接触气球皮,碎纸屑会跳动起来,这说明音叉的 通过 传给了气球皮,说明 能传播声音。(2)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音叉 响,纸屑 跳动起来。(均填“会”或“不会”)(3) 这个实验中气球皮可以模拟人耳中的 ,它 而有弹性,即便有轻微的声音都能产生振动。(4) 听诊器是医生为病人检查中常用的仪器,借助听诊器医生能够清晰地听到人体内微弱的声音,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 【答案】(1)振动;空气;空气(2)不会;会(3)鼓膜;很薄(4)听诊器通常由听诊头、导音管、耳挂组成。医生利用听诊器诊断病情时,听诊器头端的薄膜感受振动并聚集声音,从身体到听诊器通过鼓片收集振动产生的声音,利用的是固体传声;然后通过橡皮管里空气传达到双耳听孔,利用的是气体传声。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音量更强些。【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将打击过的音叉靠近气球上方但不接触气球皮,碎纸屑会跳动起来,这说明音叉的振动通过空气传给了气球皮,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音叉不会响,纸屑会跳动起来,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环境。(3)耳朵里,有一个很薄的感受振动的结构,叫鼓膜,这个实验中气球皮可以模拟人耳中的鼓膜,它很薄而有弹性,即便有轻微的声音都能产生振动。(4)听诊器通常由听诊头、导音管、耳挂组成。医生利用听诊器诊断病情时,听诊器头端的薄膜感受振动并聚集声音,从身体到听诊器通过鼓片收集振动产生的声音,利用的是固体传声;然后通过橡皮管里空气传达到双耳听孔,利用的是气体传声。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音量更强些。33.(2024四上·龙岗月考)探究声音的奥秘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科科想探究发声物体的声音高低强弱与什么有关,因此他设计了以下的实验。实验一:科科将一把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20厘米,用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另一只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只改变拨动尺子的力度,倾听声音有什么不同,同时观察尺子的振动有什么不同。实验数据见表1。伸出桌面长度 20厘米 20厘米用力大小 轻 重振动幅度 小 大发出声音 弱 强表 1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声音的高低 尺子振动的快慢5厘米 高 快10厘米 中 中15厘米 低 慢表2实验二:科科把尺子一端固定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的长度依次为5厘米、10厘米、15厘米,用同样大小的力去拨动尺子的另一端,如此重复实验3次。实验数据见表2。(1) 实验一想研究的问题是: (2) 实验二想研究的问题是: (3) 根据实验一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4) 根据实验二的数据可知,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速度就 (填“越快”或“越慢”), 声音就越 (填“越高”或“越低”)。(5) 通过实验一,你还能举出哪些事例证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答案】(1)用力大小与声音强弱和振动幅度的关系(2)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与振动快慢及声音高低的关系(3)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4)越慢;越低(5)弹拨琴弦的力度大一些,琴弦振动幅度增大,声音变强。【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可知,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用力大小,所以实验一想研究的问题是用力大小与声音强弱和振动幅度的关系。(2)根据表格可知,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钢尺伸出桌面的长短,所以实验二想研究的问题是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与振动快慢及声音高低的关系。(3)由实验一的实验现象我们可以的出结论: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4)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由实验二的实验现象我们可以的出结论:钢尺伸出桌面长度越短,钢尺振动得越快,声音越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越长,钢尺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5)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的振动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弹拨琴弦的力度大一些,琴弦振动幅度增大,声音变强。1 / 1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1.(2024四上·龙岗月考)下列声音中,( )不属于自然界的声音。A.鸟叫声 B.歌声 C.下雨声2.(2024四上·龙岗月考)描述声音的词汇有“高、低;强、弱;悦耳、刺耳”三组。下列声音中,属于刺耳的是( )。A.窃窃私语声 B.钢琴声 C.鞭炮声3.(2024四上·龙岗月考)人说话的声音是通过 ( )振动产生的。A.嘴唇 B.声带 C.空气4.(2024四上·龙岗月考)科科在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用手触摸发声的音叉后,感觉到( )。A.手并没有什么感觉B.手会有特别刺痛的感觉C.手有种麻麻的感觉5.(2024四上·龙岗月考)今年持续干旱,农村防火形势严峻,防火宣传队员走村串寨敲锣鸣示。当队员敲打铜锣时,它的声音很响,当停止敲锣,仍能听到一段余音,这是因为( )。A.锣面振动停止后仍能发声B.声音传到人耳需要一段时间C.锣面继续振动了一段时间6.(2024四上·龙岗月考)《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记载:行军宿营时,士兵常用“伏地听声”的方法更早听到敌人偷袭的马蹄声。运用的原理是地面传播声音的能力 ( )。A.比空气强 B.比空气弱 C.和空气一样7.(2024四上·龙岗月考)广场中心有人跳广场舞,虽然科科所在的位置离广场中心还有一段距离,但也能听到很欢快的音乐,因为( )。A.声音能借助空气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B.声音刚好朝着固定的方向传播到科科耳边C.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刚好没有围墙等障碍物隔绝声音8.(2024四上·龙岗月考)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在太空里,航天员需要借助通信装置才能听到同伴的讲话声,主要是因为( )。A.宇航服包裹太紧密,声音不能透过宇航服B.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无法正常传播C.在太空中,宇航员的声带无法振动9.(2024四上·龙岗月考)在“打哈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是( )。A.“打哈欠”影响了耳郭的振动B.“打哈欠”影响了鼓膜的振动C.“打哈欠”影响了听觉神经的振动10.(2024四上·龙岗月考)为了听清远处小伙伴的话,科科把手掌放在耳朵后面,这是为了达到( )的效果。A.将声音通过手掌直接传到大脑B.增长外耳道,让鼓膜振动更明显C.将耳郭变大,收集更多声音,以便听得更清楚11.(2024四上·龙岗月考)观察三个轻质小球被音叉弹开的幅度,我们能够判断,声音最强的音叉是 ( )。A. B. C.12.(2024四上·龙岗月考) 科科发现敲鼓时鼓面上的灰尘会跳动,如果观察到灰尘跳动的幅度越来越小,就说明鼓面发出的声音 ( )改变了。A.高低 B.强弱 C.音色13.(2024四上·龙岗月考)一列火车自远方而来经过科科身边,又离他而去时。科科听到的声音是 ( )。A.逐渐变强B.逐渐变弱C.先由弱变强,再由强变弱14.(2024四上·龙岗月考)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下列日常用语中所讲的“高”指的是音高的是( )。A.“喂,我听不到,你的声音再高一些。”B.“你的声音很高,我听得很清楚。”C.“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15.(2024四上·龙岗月考)在探索尺子音高变化的实验中,把钢尺伸出桌面不同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时可以听到不同音高的声音。通过观察发现,下列因素会影响尺子音高变化的是( )。A.振动幅度 B.振动快慢 C.两者都不是16.(2024四上·龙岗月考)下面是五个相同的玻璃杯,往杯里分别装上不同高度的水,取一根木棒用相同力敲击杯口,五个玻璃杯发出的声音从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④②⑤①③17.(2024四上·龙岗月考)在弹奏尤克里里前,科科发现弦的声音偏低于标准,他可以通过 ( )来调节。A.调松琴弦 B.调紧琴弦 C.按住琴弦18.(2024四上·龙岗月考)单弦琴只有一根琴弦,弹奏时却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下面推测合理的是 ( )。A.单弦琴弹奏时需要不断调节琴弦的松紧B.弹奏时手指在琴弦上移动,改变弦振动部分的长短C.弹奏时需要更换不同粗细的琴弦19.(2024四上·龙岗月考)探究“声音高低与物体长短的关系”,应选择的材料是( )。A. B. C.20.(2024四上·龙岗月考)在制作小乐器的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制作小乐器前要先设计制作方案,根据设计方案来制作,碰到问题再改进B.制作小乐器前不用设计制作方案,只要一边制作一边设计就可以了C.制作小乐器后 ,我们要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评议21.(2024四上·龙岗月考)好听的声音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噪音。( )22.(2024四上·龙岗月考)科科敲桌子时可以听见声音,但是看不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没有振动。( )23.(2024四上·龙岗月考)我们用手拉伸、按压和搓揉橡皮筋都能让橡皮筋发出声音。( )24.(2024四上·龙岗月考)潜水的人由于在水里,因此无法听到岸上伙伴的说话声。( )25.(2024四上·龙岗月考)鼓膜很薄而且很有弹性,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26.(2024四上·龙岗月考)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声越响,这是因为物体振动的幅度影响声音的强弱。( )27.(2024四上·龙岗月考)当我们提高电视的音量时,电视喇叭振动的速度会变快,并且电视的音量调的越高,电视喇叭振动的速度就会越快。( )28.(2024四上·龙岗月考)敲击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但是如果用力大一点,大音叉也可以发出更高的声音。( )29.(2024四上·龙岗月考)短而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长而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低。( )30.(2024四上·龙岗月考)在制作吸管排箫时可以适当将吸管剪得短一些,以便吹出更响的声音。( )31.(2024四上·龙岗月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在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科科选用了钢尺、音叉、鼓这三样物体。当让这些物体发声时,他发现除了钢尺外,音叉、鼓在发声时,用眼睛观察,现象不是很明显。请帮助设计改进。(1) 当科科用力敲击鼓面时,仍然不能看清鼓面是否在振动,你改进的方法是什么 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2)用力敲击音叉时,如何改进,能让我们明显观察到音叉是否在振动 (3) 科科发现这三样物体在发声时都在振动,由此初步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如果想要让这个结论更加可靠,你觉得他应该怎么做 (4) 科科发现,相同的鼓,在敲打的时候会发出声音,用手按压住鼓面后不会发出声音。你可以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32.(2024四上·龙岗月考)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到我们耳中的如图所示,科科用橡皮筋将一块绷紧的气球皮扎在杯口上,并在气球皮上撒一些碎纸屑,然后在杯子的上方敲击音叉,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实验装置图完成下面各题。(1) 将打击过的音叉靠近气球上方但不接触气球皮,碎纸屑会跳动起来,这说明音叉的 通过 传给了气球皮,说明 能传播声音。(2)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音叉 响,纸屑 跳动起来。(均填“会”或“不会”)(3) 这个实验中气球皮可以模拟人耳中的 ,它 而有弹性,即便有轻微的声音都能产生振动。(4) 听诊器是医生为病人检查中常用的仪器,借助听诊器医生能够清晰地听到人体内微弱的声音,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 33.(2024四上·龙岗月考)探究声音的奥秘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科科想探究发声物体的声音高低强弱与什么有关,因此他设计了以下的实验。实验一:科科将一把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20厘米,用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另一只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只改变拨动尺子的力度,倾听声音有什么不同,同时观察尺子的振动有什么不同。实验数据见表1。伸出桌面长度 20厘米 20厘米用力大小 轻 重振动幅度 小 大发出声音 弱 强表 1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声音的高低 尺子振动的快慢5厘米 高 快10厘米 中 中15厘米 低 慢表2实验二:科科把尺子一端固定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的长度依次为5厘米、10厘米、15厘米,用同样大小的力去拨动尺子的另一端,如此重复实验3次。实验数据见表2。(1) 实验一想研究的问题是: (2) 实验二想研究的问题是: (3) 根据实验一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4) 根据实验二的数据可知,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速度就 (填“越快”或“越慢”), 声音就越 (填“越高”或“越低”)。(5) 通过实验一,你还能举出哪些事例证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周围的声音【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世界充满声音,根据声音来源划分,有自然界的声音和人为发出的声音。歌声属于人类活动发出的声音,鸟叫声和下雨声属于自然界的声音。故选B。2.【答案】C【知识点】噪音【解析】【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我们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刺耳等科学词汇来描述声音。鞭炮声属于刺耳的声音。故选C。3.【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人们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故选B。4.【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科科在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用手触摸发声的音叉后,感觉到手有种麻麻的感觉。故选C。5.【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防火宣传队员走村串寨敲锣鸣示。当队员敲打铜锣时,敲打它的声音很响,当停止敲锣,仍能听到一段余音,这是因为锣面继续振动了一段时间。C符合题意。6.【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光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钟300000千米。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的是气体。光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钟300000千米。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的是气体。《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记载:行军宿营时,士兵常用“伏地听声”的方法更早听到敌人偷袭的马蹄声。运用的原理是地面传播声音的能力比空气强。故选A。7.【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广场中心有人跳广场舞,虽然科科所在的位置离广场中心还有一段距离,但也能听到很欢快的音乐,因为声音能借助空气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故选A。8.【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在太空里,航天员需要借助通信装置才能听到同伴的讲话声,主要是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无法正常传播。故选B。9.【答案】B【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在“打哈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是在“打哈欠”时会影响鼓膜的振动。10.【答案】C【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耳能使我们听到声音,耳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为三个部分。外耳包括耳郭和耳道,耳郭主要功能是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为了听清远处小伙伴的话,科科把手掌放在耳朵后面,这是为了达到将耳郭变大,收集更多声音,以便听得更清楚的效果。故选C。11.【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B的振动幅度最大,声音最强。故选B。12.【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科科发现敲鼓时鼓面上的灰尘会跳动,如果观察到灰尘跳动的幅度越来越小,就说明鼓面发出的声音的强弱改变了。故选B。13.【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一列火车自远方驶来经过科科身边,又离他而去时。科科听到的声音是先由弱变强,再由强变弱。故选C。14.【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喂,我听不到,你的声音再高一些。”“你的声音很高,我听得很清楚。”都是指声音的强弱。故选C。15.【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故选B。16.【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用木棒敲击杯口,杯子里的水和杯子振动发出声音,水越少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故选C。17.【答案】B【知识点】弦乐器的声音【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在弹奏尤克里里前,科科发现弦的声音偏低于标准,他可以通过调紧琴弦来调节,琴弦越紧,声音越高。故选B。18.【答案】B【知识点】弦乐器的声音【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单弦琴只有一根琴弦,弹奏时却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弹奏时手指在琴弦上移动,改变弦振动部分的长短。故选B。19.【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 探究“声音高低与物体长短的关系”,应选择的材料是材质、粗细相同,但是长短不一样的。所以要选A。20.【答案】B【知识点】制作乐器【解析】【分析】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发声音调较低。制作小乐器前要先设计制作方案,根据设计方案来制作,碰到问题再改进。不能不用设计制作方案,只要一边制作一边设计就可以。制作小乐器后 ,我们要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评议。故选B。21.【答案】错误【知识点】噪音【解析】【分析】噪声是指使人们听起来刺耳或不舒服的声音。好听的声音在人们不想听到的时候也属于噪音。题目说法错误。22.【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科科敲桌子时可以听见声音,但是看不见桌面在振动,不能说明桌面发声时没有振动。题目说法错误。23.【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我们用手拉伸、按压和搓揉橡皮筋不能让橡皮筋振动,不能让橡皮筋发出声音。题目说法错误。24.【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潜水的人在水里,可以听到岸上伙伴的说话声,声音会通过水传播。题目说法错误。25.【答案】正确【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我们耳朵中有个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微的声音也能够引起鼓膜的振动,所以可以将声波转化为振动。26.【答案】正确【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题目说法正确。27.【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当我们提高电视的音量时,电视喇叭振动的幅度会变大,并且电视的音量调的越高,电视喇叭振动的幅度就会越大,声音越强。题目说法错误。28.【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敲击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但是如果用力大一点,大音叉不可以发出更高的声音,只会更强。题目说法错误。29.【答案】正确【知识点】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发声音调较低。题目说法正确。30.【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发声音调较低。在制作吸管排箫时可以适当将吸管剪得短一些,以便吹出更高的声音。题目说法错误。31.【答案】(1)在鼓面上撒一些碎纸屑(2)在旁边挂上一个乒乓球(3)选择更多的物体验证(4)振动停止了,声音就消失了【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科科用力敲击鼓面时,仍然不能看清鼓面是否在振动,可以在鼓面上撒一些轻小物品,如碎纸屑,可以通过观察碎纸屑的跳动来观察鼓面的振动。(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力敲击音叉时我们看不到音叉在振动,可以在音叉的旁边挂上乒乓球,通过观察乒乓球的摆动幅度观察音叉的振动。(3)科科发现这三样物体在发声时都在振动,由此初步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如果想让这个结论更加可靠,他可以选择更多的物体验证。(4) 科科发现,相同的鼓,在敲打的时候会发出声音,用手按压住鼓面后不会发出声音。是因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就消失了。32.【答案】(1)振动;空气;空气(2)不会;会(3)鼓膜;很薄(4)听诊器通常由听诊头、导音管、耳挂组成。医生利用听诊器诊断病情时,听诊器头端的薄膜感受振动并聚集声音,从身体到听诊器通过鼓片收集振动产生的声音,利用的是固体传声;然后通过橡皮管里空气传达到双耳听孔,利用的是气体传声。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音量更强些。【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将打击过的音叉靠近气球上方但不接触气球皮,碎纸屑会跳动起来,这说明音叉的振动通过空气传给了气球皮,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音叉不会响,纸屑会跳动起来,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环境。(3)耳朵里,有一个很薄的感受振动的结构,叫鼓膜,这个实验中气球皮可以模拟人耳中的鼓膜,它很薄而有弹性,即便有轻微的声音都能产生振动。(4)听诊器通常由听诊头、导音管、耳挂组成。医生利用听诊器诊断病情时,听诊器头端的薄膜感受振动并聚集声音,从身体到听诊器通过鼓片收集振动产生的声音,利用的是固体传声;然后通过橡皮管里空气传达到双耳听孔,利用的是气体传声。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音量更强些。33.【答案】(1)用力大小与声音强弱和振动幅度的关系(2)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与振动快慢及声音高低的关系(3)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4)越慢;越低(5)弹拨琴弦的力度大一些,琴弦振动幅度增大,声音变强。【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可知,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用力大小,所以实验一想研究的问题是用力大小与声音强弱和振动幅度的关系。(2)根据表格可知,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钢尺伸出桌面的长短,所以实验二想研究的问题是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与振动快慢及声音高低的关系。(3)由实验一的实验现象我们可以的出结论: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4)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由实验二的实验现象我们可以的出结论:钢尺伸出桌面长度越短,钢尺振动得越快,声音越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越长,钢尺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5)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的振动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弹拨琴弦的力度大一些,琴弦振动幅度增大,声音变强。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