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九年级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斗转星移、日月变换,大自然美丽而神奇。下列自然现象与其他有本质区别的是
A. 铜雕锈蚀 B. 枯木腐朽
C. 冰雪消融 D. 火山烈燃
2.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
A. 乙醇 B. 石油 C. 天然气 D. 煤
3.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 面粉 B. 硝酸钾 C. 植物油 D. 硫酸铜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B. 称量7.2g氯化钠
C. 闻气味 D. 振荡试管
5. 金刚石、石墨、C60都由碳元素组成,下列有关这三种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物理性质相同 B.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不同 D.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6. 分类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A. 氧化物:冰、干冰、氧化钙 B. 混合物:空气、盐酸、石灰水
C. 单质:金刚石、液氧、水银 D. 合金:钢、铝合金、氧化铁
7. 可以用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和离子的结构,从下图所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 表示三种元素 B. ①和③表示的都是原子
C. ②是阴离子,④是阳离子 D. ①②④的化学性质都比较稳定
8. 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变化,则X、Y、Z、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 X>Y>Ag>Z B. X>Ag>Y>Z
C. Ag>X>Z>Y D. Y>Z>Ag>X
9. 下列根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中的 点燃
B 检验某无色气体是否为 取样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C 鉴别和N 用燃着的木条
D 区分两瓶无色液体双氧水和水 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
A. A B. B C. C D. D
10. 如图所示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中混有少量a,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
B. 将接近饱和的溶液c转化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C. ℃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一定相等
D. 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降温至℃时,析出晶体质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共24分)
11.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氦元素___________;
(2)4个氮分子___________;
(3)构成碳酸钠的阴离子___________;
(4)标出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12. 回答问题。
(1)氮气是生产化肥的重要原料,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__。
(2)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行为不会增加的是___________。
A. 治理工地扬尘 B. 焚烧垃圾 C. 汽车尾气的排放 D. 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
(3)空气污染物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___________(填序号)
①二氧化碳 ②二氧化硫 ③一氧化碳 ④氧气 ⑤二氧化氮
(4)为减少空气污染,用天然气代替煤做燃料,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写出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3. 中国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航天员出舱需携带高压氧气罐,并将氧气罐集成到“飞天”舱外航天服上。氧气可以压缩储存在氧气罐中,说明___________。
(2)铁酸镍(化学式为)可将航天员呼出的废气转化为航天员需要的气体,中元素的化合价为+3,则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3)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材料,硅属于_____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4)航天飞船返回舱制动时利用联氨()和双氧水混合放出大量的热,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14. 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工程在南海正式投用,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双碳”目标指的是“碳中和”和“碳达峰”,这里的“碳”指的是______。
(2)CO2在封存之前要先“捕捉",某同学设计了“捕捉”二氧化碳的流程(如1图)。
i. 1图中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方法是______,反应1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ⅱ.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捕捉”CO2的原理______;
ⅲ.反应器中溶液采用喷雾形式的目的是______。
(3)被封存的CO2可用于食品保鲜、______等(任写一种),也可以转化成甲醇。转化过程是在纳米纤维的催化作用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如2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请画出2图中丁物质的微粒图______。
15. 如图所示,A、C为无色液体,B、D、E为无色气体,它们之间发生如下变化,其中B是人类生存的最主要的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作出推断。
(1)写出所推断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 E___________
(2)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三、实验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共19分)
1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完成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从A-E中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收集满的集气瓶应____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制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用装置F收集一瓶,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__________(填“a”或“b”)处。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已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则实验室制取氨气可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__(填序号)。
(5)将装置G倾斜使两种试剂混合,即可制得气体。下列制取气体方法正确,且可选用装置G的是___________。
A. 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B. 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
C. 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D. 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17. 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甲中可观察到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部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乙中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
(3)丙中铜片上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7分)
18. 北京冬奥会最大的特点之一是“绿色环保”。运动员使用的一次性餐具是以乳酸()为原料得到的。试计算:
(1)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2)乳酸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19. 为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含量,取该黄铜样品,放入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烧杯内各物质的总质量为。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
(2)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九年级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共24分)
【11题答案】
【答案】(1)He (2)4N2
(3)CO
(4)
【12题答案】
【答案】(1)78% (2)AD
(3)②③⑤ (4)
【13题答案】
【答案】(1)分子之间有间隔
(2)+2 (3)非金属
(4)H2O
【14题答案】
【答案】(1)二氧化碳
(2) ①. 过滤 ②. 分解 ③. Ca(OH)2+CO2=CaCO3↓+H2O ④. 增大与二氧化碳的接触面积,提高二氧化碳的吸收率
(3) ①. 灭火##气体肥料等(合理即可) ②.
【15题答案】
【答案】(1) ①. H2O2 ②. CO2
(2)供给呼吸或支持燃烧等
(3)2H2O2H2↑+O2↑
三、实验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共19分)
【16题答案】
【答案】(1) ①. 锥形瓶 ②. 水槽
(2) ①. A ②. ③. 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 ④. 正
(3) ①. ②. BD ③. b (4)AE (5)AC
【17题答案】
【答案】(1)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 ①. 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②. ③. 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3)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四、计算题(共7分)
【18题答案】
【答案】(1)6∶1∶8
(2)96
【19题答案】
【答案】(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2)解:设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
x=6.5g
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答: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3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