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三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哈三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哈三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
高一学年期末考试 化学 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Mg-24 P-31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Zn-65 Br-80 Ag-108 Ba-137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20小题每题3分,共50分。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化学与社会、生活、科技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i-Fe合金室温下可吸收氢气形成金属氢化物,可作储氢材料
B. FeO是一种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里受热,能迅速被氧化成
C. 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碳合金,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含碳量低
D. 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因此铝制餐具可以用来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
2. 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 次氯酸的结构式:
B. 氯化钠的电子式:
C. 的结构示意图:
D. 用电子式表示溴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3. 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人工合成Cn的过程可表示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合成Cn的过程为化学变化 B. 的质量数为277
C. Cn元素位于第六周期是副族元素 D. 与互为同位素
4. 人们的幸福生活是靠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下列化学知识解读错误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解读
A 用臭氧消毒柜给餐具消毒 臭氧具有强氧化性
B 用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生石灰遇水生成熟石灰,可中和酸
C 使用明矾净水 胶体具有吸附性
D 用氯化铁溶液刻蚀铜制电路板 氧化性:
A. A B. B C. C D. D
5. 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铟与铷(37Rb)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In是第五周期第ⅢA族元素
B. 11549In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
C. 原子半径:In>Al
D. 碱性:In(OH)3>RbOH
6. 下列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Fe(Cu) 盐酸 过滤
B (HCl) NaOH溶液 洗气
C 溶液() 铁粉 过滤
D () NaOH溶液 过滤
A. A B. B C. C D. D
7.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溶液中通入过量:
B. 稀硝酸与硫酸亚铁混合:
C. 少量通入溶液:
D. 过量的与溶液反应:
8.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条件下,含0.1mol乙醇()的水溶液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0.1
B. 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与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0.2
C. 11.2L 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1.5
D. 常温下,2.8g由和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总数为1.6
9. 下列“类比”合理的是
A. 沸点:,则沸点:LiB. 少量与澄清石灰水生成白色沉淀,则少量与澄清石灰水也生成白色沉淀
C. 的溶解度比的大,则的溶解度比的大
D. HCl、HBr、HI为强酸,则HF为强酸
10. 通过化学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结论是探究物质性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或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金属Na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紫红色固体产生 说明Na比Cu活泼
B 向某未知溶液(不含)中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无气体产生,但有白色沉淀出现 未知溶液中可能含有,一定不含或
C 用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中含有,可能含有
D 向包有足量过氧化钠粉末的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脱脂棉燃烧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
A. A B. B C. C D. D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属氧化物
②K比Na活泼,故K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Na
③从Li到Cs,碱金属的密度越来越大,熔、沸点越来越低
④碱金属都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⑤区别与溶液,可用溶液
⑥氯化铝溶液与氢氧化铝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能透过滤纸,滴加NaOH溶液都能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溶解
⑦粉末中混有,可配制成溶液通入过量的,再低温结晶得到提纯
A. ②③④ B. ①⑤⑦ C. ①⑥⑦ D. ③④⑥
12. R、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Y与Z同主族且Z的原子序数大于Y。R和X的原子获得1个电子均可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R的最高化合价为+1,1mol化合物含58mol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R与X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呈碱性 B. X是四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
C. 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 D. Y与Z只能形成一种共价化合物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
①标准状况下,22.4L 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1
②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L/mol
③常温常压下,32g 与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2
④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
⑤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
⑥0.5mol 固体中含有阴离子的数目为
⑦足量的浓盐酸与8.7g 反应,被氧化的HCl为0.2mol
⑧1mol/L的溶液中,氯离子的数目为3
⑨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滴入氯水后溶液变红,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A. 4 B. 5 C. 6 D. 7
14. 2022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一种硅酸盐矿物,该物质含有X、Y、Z、W、E五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不大于20,X、W为非金属元素,Y、Z、E为金属元素,Y的最高正化合价为+1,Z和E同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Y>Z>W
B. X和Y可能形成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
C. 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W
D. Y、Z、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碱
15. 下列选项中的四种物质按照转化关系不能实现的是(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略)
选项 甲 乙 丙 丁 转化关系
A Fe CO
B NaOH 盐酸
C Zn Fe
D 浓盐酸
A. A B. B C. C D. D
16. 常用作食盐中的补碘剂,可用“氯酸钾氧化法”制备,该方法的第一步反应方程式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标准状况下,产生22.4L 时,反应中转移20mol
B. 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1
C. 可用石灰乳吸收反应产生的制备漂白粉
D. 可用酸化的淀粉碘化钾溶液检验食盐中的存在
17. 微生物法炼铜是在反应釜中加入黄铜矿(,其中Cu为+2价)、硫酸铁、硫酸和微生物,并鼓入空气,黄铜矿逐渐溶解,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当黄铜矿中的铁元素全部转化为时,生成1mol 共消耗2.5mol
B. 整个转化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和
C. 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D. 反应釜中保持高温不利于反应进行
18. 某实验小组探究与反应中滴加KSCN溶液变红色后又褪色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设:a.被还原 b.SCN-被氧化 c.SCN-被氧化。
设计如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 滴加试剂 现象
Ⅰ ⅰ.向2mL 溶液中滴加2滴0.1KSCN溶液 ⅱ.再滴加5滴5%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5、pH约为5) ⅰ.无明显现象 ⅱ.溶液变红,大约10秒左右红色褪去,并测得生成了两种可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
Ⅱ ⅲ.取褪色后溶液两份,一份滴加溶液;另一份滴加KSCN溶液 ⅳ.取褪色后溶液,滴加盐酸和溶液 ⅲ.一份滴加溶液无现象;另一份滴加KSCN溶液出现红色 ⅳ.产生白色沉淀
Ⅲ ⅴ.向2mL 0.1 溶液中滴加2滴0.1KSCN溶液,观察现象;后通入,观察现象 ⅴ.先变红,通入氧气后无明显变化
A. 通过实验Ⅱ、Ⅲ可验证假设b正确 B. 实验Ⅰ褪色后的溶液中变大
C. 实验Ⅱ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为 D. 实验Ⅲ的目的是排除假设b
19. 已知水溶液中与不能大量共存。某未知溶液X可能含有、、、、、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如图实验,若实验过程中所加试剂均过量,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
B. 原溶液中可能存在,
C. 原溶液中一定存在、、、,可能存在
D. 原溶液中一定存在、、,浓度分别为0.01mol/L、0.01mol/L、0.05mol/L
20. 向和的混合溶液中不断通入,溶液中n(含碘的某微粒)和n(含铁的某微粒)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已知:①可将氧化成;②,为强酸)
A. 还原性: B. b点溶液中
C. a点时已通入标准状况下氯气的总体积为39.2L D. c点溶液中阴离子的个数为17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21. 随原子序数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x、y等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问题:
(1)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
(2)比较d、e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用化学式表示,下同):___________;比较g、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___________。
(3)任选上述元素组成一种四原子共价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___________。
(4)f元素形成的单质与e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向30mL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的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中通入气体后得溶液M,因通入量不同,溶液M的组成也不同。若向M中逐滴加入0.1的盐酸,产生的气体体积与加入盐酸的体积的关系有如图所示两种情况(不计的溶解)。则曲线Y表明M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___________mol/L;由曲线X、Y可知,两次实验通入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
22. 新冠肺炎期间,化学消毒剂大显身手。高铁酸钾(,)是一种高效多功能的绿色消毒剂,广泛应用于生活用水和废水的杀菌、消毒。工业制备高铁酸钾的方法主要有湿法和干法两种。
Ⅰ.实验室模拟湿法制备高铁酸钾流程如下:
已知:转化过程发生复分解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上述NaOH溶液,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溶液浓度偏大的有_______(填序号)。
A.将NaOH放在滤纸上称量
B.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经冷却就立即转移
C.容量瓶洗净之后未干燥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E.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2)NaOH溶液应置于冰水浴中,否则温度升高将发生如下副反应:(未配平)
①若有发生该副反应,该过程中转移电子数目为_______;
②若反应后溶液中NaCl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则生成NaCl和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3)氧化过程中溶液保持碱性。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产品经干燥后得到纯品99g,则的产率为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
Ⅱ.工业干法制备高铁酸钾的第一步反应为:,
(5)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为_______、_______,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第二步反应为:,试解释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_______。
23. 纳米氮化铁()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灰色粉末,常用作软磁性材料,较高温度时,暴露在潮湿空气中易释放出氨气。实验室模拟制备纳米氮化铁的步骤如下:
Ⅰ.制备纳米
向无水乙醇中加入适量溶液和浓氨水,充分反应后得浆料,经过滤、洗涤、干燥、研磨后得到暗红色纳米粉末。
(1)过滤操作中,不需要用到仪器为___________(填名称)。
(2)写出制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判断是否洗涤干净,选用的检验试剂是___________。
Ⅱ.制备纳米氮化铁
高温下,用下图装置制备纳米氮化铁。
(4)装置A中盛有浓氨水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
(5)装置C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6)氮化铁在潮湿空气中充分加热生成磁性氧化铁和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4. 白口铁(镀锌铁)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某小组以菱锌矿(主要成分是,以及CuO、FeO、MgO和等)制备白口铁的流程如下:
已知“浸取”后溶液中金属阳离子有、、、、(pH=5时沉淀完全)。
(1)为了提高“浸取”速率,可采取措施有___________。
(2)“滤渣1”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滤渣3”中主要成分是和,写出“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加Zn时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哈三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
高一学年期末考试 化学 试卷 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20小题每题3分,共50分。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C
【16题答案】
【答案】B
【17题答案】
【答案】A
【18题答案】
【答案】A
【19题答案】
【答案】B
【20题答案】
【答案】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21题答案】
【答案】(1)第二周期ⅣA族
(2) ①. ②.
(3)(或、等) (4)
(5) ①. 、 ②. 0.25 ③. 3:10
【22题答案】
【答案】(1)BD (2) ①. 0.25NA ②. 6∶1
(3)3ClO-+2Fe3++10OH-=2+3Cl-+5H2O
(4)75% (5) ①. O2 ②. Na2FeO4 ③. 5:3 ④. 相同温度下,反应体系中高铁酸钾溶解度较小
【23题答案】
【答案】(1)500mL容量瓶
(2)
(3)硝酸、溶液
(4)分液漏斗 (5)
(6)
【24题答案】
【答案】(1)将菱锌矿粉碎、适当升温、搅拌
(2)
(3)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