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威信县2024年秋季学期初中学业水平检测九年级化学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C-12 Mg-24 Si-28 Cl-35.5 Cu-64第I卷 (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1. 2022年6月5日我国神舟14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点火升空 B. 箭船分离 C. 太阳帆板展开 D. 自主交汇对接2.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氢气验纯 B. 闻气体气味C. 检查气密性 D. 取固体药品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可用于航标灯、霓虹灯的气体是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4.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 B. 加热高锰酸钾后的产物C. 娃哈哈纯净水 D. 冰水混合物5.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处理错误的是A. 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灭B. 若不慎将玻璃仪器打碎,要赶紧把碎玻璃处理干净,处理时,尽量避免手与碎玻璃直接接触C. 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手揉眼睛,再用水冲洗D. 若不慎被红热的金属烫伤,应立即用大量凉水冲洗或浸泡,并涂上烫伤膏6. 某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如图所示,在容积为45mL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细沙,再加入过量白磷,将注射器的活塞置于20mL刻度处,连接好装置,夹紧弹簧夹,滴加水。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读数(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生石灰的作用是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从而达到白磷的着火点B. 试管中的细沙可防止试管炸裂C. 若注射器中的活塞移到11mL刻度处,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0%D. 实验若未使用弹簧夹,实验前将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也可达到实验目的7. 以下关于“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一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 分子之间有间隔 B. 分子的质量很小C. 分子的体积很小 D. 分子在不断运动8.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A. 空气成分模型B. 原子结构模型C. 物质组成、构成模型D. 灭火方法模型9.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 Zn B. S C. NaCl D. H2O10. 根据下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 B. 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C.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D. 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11. 下列做法不利于节水是A. 用淘米水浇花 B. 水管跑冒滴漏及时维修C. 选用节水龙头 D. 洗手打香皂时不关水龙头12. 下列物质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不会产生大气污染的是( )A. NO2 B. CO2C. SO2 D. 可吸入颗粒物13.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x的值是19 B. 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丁一定是化合物 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2∶1914.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体现了钻石的A. 不能导电 B. 熔点低 C. 化学性质稳定 D. 硬度大15. 在一次家庭小实验中,当点燃装有半杯水的纸杯时,发现水面以下部分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A. 纸杯着火点变低 B. 温度低于着火点C. 与氧气接触面太小 D. 纸杯不是可燃物16. 下列实验操作(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结果)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方案) 实验目的(结果)A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2滴紫色石蕊溶液,通入CO2后振荡,再对试管加热 证明碳酸不稳定B 向试管中加入2ml浓氨水,将蘸有酚酞溶液的棉花靠近试管的管口 证明分子在不停运动C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二氧化碳D 将固体药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称量 称量结果可能偏小A. A B. B C. C D. D17. 2022年4月29日《科技日报》报道“我国科学家实现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B. 反应前后共有三种氧化物C. 丙物质由8个原子构成D. 反应中甲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2∶118. 中学生在生活中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 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B. 高层住宅着火,可用高压水龙头灭火C. 发现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的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D. 遭遇火灾险情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方式跑离着火区域19. 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注重环保,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 使用乙醇汽油C. 多使用一次性木筷 D. 多使用私家车出行20. 取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ag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相关量的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点对应的固体物质只有两种B. N点对应的固体为黑色C. 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a-b)gD. 0~t2min内,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第II卷 (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4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4分)21.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单质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和谐号动车上的电刷通常用石墨制成,电刷与电线接触来获取电,是因为其具有______性;《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水墨画,此画能长久保存而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2)在汽油中加入乙醇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乙醇汽油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乙醇属于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3)“用手摁灭烟头”主要的灭火原理是______。(4)消防安全人人有责,人人都是践行者。坚持从严自律,从小事做起,培养防火好习惯。下列关于事故时逃生和急救方法正确的是______(填选项序号)。A. 爆炸发生时,尽快找掩体趴下躲避爆炸碎片B. 房间内发生火灾时,应开窗跳楼自救C. 发现家用电器或电线失火时,应该马上用灭火器救火D. 对从事故现场抢救出来昏迷的人进行人工呼吸为75次/分22.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设有许多直饮水机,能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处理得到可直接饮用水,其处理水的过程如图所示。吸附罐中固体颗粒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杂质,固体颗粒可选用______,紫外线灯管照射的作用是______。(2)为了解决航天员的饮水、呼吸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核心舱环控生保半封闭系统,其中部分过程是:人体排出的水通过收集和净化处理后,部分经电解产生氧气供给呼吸。电解水时,通常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______。其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其质量是负极产生气体的______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基本反应类型)。(3)水厂常用ClO2对自来水进行二次消毒,其中的氯元素经消毒后全部转化为Cl-,ClO2→Cl-的过程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______(填数值)。(4)写出符号“3H2O”中数字的含义。①“3”表示______。②“2”表示______。23.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之一。(1)某兴趣小组在进行“制作模型并展示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的历程”的跨学科实践活动时,进行了如图探究活动。图1是教材中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装置,图2是化学兴趣小组改进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几分钟后,a烧杯中的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色。②与图1装置相比,图2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③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上方的棉花团先变色,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2)如图A是元素周期表中锡元素的信息,B、C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①从图A中你能得出的信息是______(填一条即可)。②B表示的原子,其核外电子数是______。若C表示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______。(3)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其中二氧化碳制取甲醇(CH3OH)环节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的微观粒子恰好完全反应)①图中催化剂的作用是______。②你认为人工合成淀粉技术对解决环境等热点问题的意义是______。24.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生产化肥尿素[化学式为CO(NH2)2]的工艺流程图。(1)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由此推断X是______(填化学式),该过程是利用X与氧气的______不同,是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X与H反应转化成氨气(NH3),气态氨气可以通过加压变为液态氨,从微观角度看,其原因是_______。(3)在此生产流程中,甲烷的主要作用是______。(4)工业上为了获得更多的二氧化碳,采用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5)写出合成尿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25. 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1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可从图1中选择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加热时试管口应略朝下倾斜,原因是______。使用装置D收集氧气时应从导管口______(填“a”或“b”)端通入,理由是______。(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图1中与装置A相比,选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的优点是______。将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图2装置,观察到试纸I不变色而试纸II变红,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据玻璃管中的现象可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_,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26 实验探究题(a)小松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洁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查阅资料】①水泥块中含有氯化铁。二氧化锰、碘化钾都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②气压传感器能描绘出密闭容器中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1)。曲线斜率越大,说明过氧化氢分解速度越快,则该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影响越大。实验一:探究氯化铁能否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1)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1、向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不复燃 常温时过氧化氢溶液不分解2、向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氯化铁,再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_________ 氯化铁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2)小芳认为:仪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氯化铁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需要探究它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不变。经实验证明,氯化铁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实验二:探究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将体积相同、浓度不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氯化铁、碘化钾分别放在如图2的密闭容器中,并用气压传感器采集数据:实验序号 催化剂种类 催化剂质量/g 温度/℃ 过氧化氢浓度 曲线斜率1 二氧化锰 0.1 10 2% 0.3832 0.1 20 2% 2.1453 0.3 20 5% 6.3674 氯化铁 0.3 20 5% 0.0995 碘化钾 0.3 20 5% 0.163(3)由实验2和可知_________(填实验序号),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越快;由实验3,4,5比较可知,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4)写出实验3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5)小明认为:不采用气压传感器,还可用100mL量筒、水槽、秒表等,通过测量_________,判断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6)分析上表,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除了温度,还有_________。(填一种)(7)查阅资料得知,氧化铜、硫酸铜、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A. 二氧化锰只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B. 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C.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D. 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四、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包含1个小题,共6分)27. 硅化镁(Mg2Si)在能源器件、激光和半导体制造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用过石英砂(主要成分为SiO2,杂质不含硅元素)和金属镁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4MgMg2Si+2X。(1)上述化学方程式中X为______(填化学式)。(2)用20kg石英砂与足量镁充分反应得到22.8kg硅化镁,计算石英砂中SiO2的质量分数。威信县2024年秋季学期初中学业水平检测九年级化学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C-12 Mg-24 Si-28 Cl-35.5 Cu-64第I卷 (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D【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C【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D【10题答案】【答案】A【11题答案】【答案】D【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A【14题答案】【答案】C【15题答案】【答案】B【16题答案】【答案】C【17题答案】【答案】D【18题答案】【答案】A【19题答案】【答案】A【20题答案】【答案】C第II卷 (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4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4分)【21题答案】【答案】(1) ①. 导电 ②.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2) ①. 混合物 ②. 可再生(3)隔绝氧气(或空气) (4)A【22题答案】【答案】(1) ①. 活性炭 ②. 杀菌消毒(2) ①. 增强水的导电性 ②. 氧气##O2 ③. 8 ④. 2H2O2H2↑+O2↑ ⑤. 分解反应(3)5 (4) ①. 3个水分子 ②. 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23题答案】【答案】(1) ①. 红 ②. 环保 ③.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2) ①. 锡的核电荷数为50 ②. 6 ③. 8(3) ① 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②. 缓解温室效应【24题答案】【答案】(1) ①. N2 ②. 沸点 ③. 物理(2)分子间隔变小 (3)提供能量(4)CaCO3CaO+CO2↑(5)2NH3+CO2CO(NH2)2+H2O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25题答案】【答案】(1)酒精灯 (2) ①. C ②. 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③. b ④.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3) ①. CaCO3+2HCl=CaCl2+H2O+CO2↑ ②. 能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 ③.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④. Ca(OH)2+CO2=CaCO3↓+H2O【26题答案】【答案】(1)木条复燃 (2)质量和化学性质(3) ①. 实验1 ②. 二氧化锰(4)(5)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的体积(6)过氧化氢的浓度##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的质量 (7)B四、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包含1个小题,共6分)【27题答案】【答案】(1)MgO (2)90%解:设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硅质量为x。石英砂中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为×100%=90%答:石英砂中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为9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