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
化学试题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6页,满分60分,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8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 液氮
B. 氧化镁
C. 氢气
D. 铜丝
2. 2024年9月19日上午,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火箭转场 B. 燃料加注 C. 点火发射 D. 自动对接
3. 下列有关资源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石油化工的产品液化石油气既能作家庭燃料,又能作汽车燃料
B. 有效地提高煤、沼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利用率,就相当于延长了化石能源的使用期限
C. 可燃冰是甲烷水合物,是一种重要的新能源
D. 煤炭是复杂的化合物,主要含有碳、氢元素
4. 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取用固体试剂 B. 倾倒液体
C. 用后不洗直接插回原瓶 D. 添加酒精
5. 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O2 B. CO C. Mg2+ D. Al
6. 从微观角度可以认识宏观现象,对下列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A. 氧气降温后变成了固态—分子停止了运动
B. 走过花园闻见花香—分子之间具有间隔
C. 液氧和氧气都具有助燃性—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D. 液态水凝固变为冰—分子变大了
7. 一定条件下,某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物质的构成微粒 M
反应前的质量/g 68 32 0 1
反应后的质量/g 0 0 y 37
A. y的值为63
B. 此反应中与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C. 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 物质M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8. 探究性实验是化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图1:用带火星的木条比较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B. 图2:探究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
C. 图3:证明蜡烛燃烧生成物中有水
D. 图4: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9. 碳及部分含碳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X可为碳酸,Y可为稀盐酸
B. 反应①可以通过碳与氧化铁反应实现
C. 上述转化中,涉及的氧化物一共有4种
D.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2CO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42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计24分)
10. 2024年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于2024年11月1~3日在浙江宁波召开。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材料,可用机械剥离法从石墨中剥离制得,它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石墨烯强度大、导电、导热性能强属于它的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关于石墨烯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可用作散热材料 B. 是一种化合物 C. 可作新型电池的电极
(3)碳元素还能组成其他单质。“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体现了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___________。
11.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进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小船”对接“大站”圆满成功。
(1)天和核心舱内的气体组成和空气基本一致,其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
(2)“神舟十六号”飞船采用液氢和液氧作为发射火箭的推进剂,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神舟十六号”飞船使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砷化镓(GaAs)太阳能电池,已知GaAs中砷元素(As)的化合价为-3,则镓元素(Ga)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12. 多角度认识物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化学研究物质的结构,如镁是由__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葡萄糖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3)化学还研究物质的变化,请写出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13. 锂离子动力电池是20世纪开发成立的高能电池。
(1)图1为锂原子构成示意图,图2为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①图1中微观粒子c的名称是___________。
②图2中“”与图1中微观粒子___________(填“a”或“b”)的数量相等。
(2)请画出锂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
(3)某锂电池充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为___________。
14. 某实践小组参观矿泉水厂,该厂矿泉水含钙、钾等矿物质,其生产流程示意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矿泉水中的钙、钾指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或“单质”)。
(2)活性炭过滤器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超滤是利用薄膜(仅允许小分子和离子通过)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若水源中含有下列物质,推测该流程中“超滤”的主要作用是除去___________(填字母)。
A. 难溶性大颗粒 B. 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C. 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4)沉淀、___________和吸附是工业中常用的净水方法,也是在化学实验中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
15. 已知铂丝可作分解的催化剂。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小明设计如图实验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若安全管内液面上升太快,可___________(填操作)缓解压强增大。
(2)打开弹簧夹,若观察到W形管中___________,说明燃烧的条件为___________。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计13分)
16. 某兴趣小组在跨学科实践课上制作了一台简易化学“制氧机”,如图1所示,该制氧机通过A、B两种物质产生氧气,其中A是过碳酸钠白色固体,B是二氧化锰黑色粉末。过碳酸钠加水溶解会分解生成和。
用该制氧机制氧时,在反应仓中加入适量水,再先后加入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反应仓内有黑色粉末翻腾,变得浑浊,仓壁变得温热,过滤仓底部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
(1)过滤仓中的水除了有过滤杂质提纯氧气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可以通过气泡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 B. 降低氧气温度 C. 加快氧气的生成
(2)如果在实验室用过碳酸钠、二氧化锰、水制取氧气,从图2中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若用图2中装置C收集氧气,写出验满的方法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择图2中的A和E组合,请指出装置A要做的改进是___________,写出用高锰酸钟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7. 某老师在实验室做了一个有趣的高低蜡烛实验: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装有两支高低不同燃着蜡烛的烧杯中如图1所示,观察到低的蜡烛先熄灭。
(1)低的蜡烛先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接着该老师又做了另一个实验:将一个烧杯罩在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上,如图2所示,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高的蜡烛先熄灭的原因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甲同学认为:可能是二氧化碳受热上升导致上部二氧化碳浓度过大。
【进行探究】
(2)甲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在烧杯的顶部(a处)和底部(b处)分别开一个小孔,将装有澄清石灰水的注射器的针头从a处和b处伸入烧杯中如图3所示;②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抽取10mL气体,观察实验现象。 ___________(填“a”或“b”)处注射器内的澄清石灰水更浑浊 高的蜡烛先熄灭与浓度过高有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乙同学对甲同学的结论表示怀疑,于是他利用气体浓度传感器测量烧杯内两支蜡烛从点燃前到全部熄灭后,烧杯a处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测量结果如图4所示。他又用集气瓶收集一瓶含的混合气体,将燃着的蜡烛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到蜡烛能在混合气体中继续燃烧。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你能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
【继续探究】
(4)乙同学继续利用气体浓度传感器测量烧杯内两支蜡烛从点燃前到全部熄灭后,烧杯a处和b处氧气的浓度变化如图5所示,以证明自己的猜想。测量结果如图6所示。根据图6的测量结果可知,高的蜡烛先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结论的应用】
(5)上述实验探究的结果在生活中也能被应用到,例如在火灾逃生中,需要___________逃离火场。
四、计算与分析题(共1小题,计5分)
18. 为测定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4g贝壳中逐渐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请计算:
(1)这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24g贝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3)小明说该实验中可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你认为正确吗?说明理由。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
化学试题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6页,满分60分,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8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42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计24分)
【10题答案】
【答案】(1)物理 (2)AC (3)稳定
【11题答案】
【答案】(1)21% (2) (3)+3
【12题答案】
【答案】(1)原子 (2)3:4
(3)
【13题答案】
【答案】(1) ①. 电子 ②. b
(2) (3)C6
【14题答案】
【答案】(1)元素 (2)吸附色素和异味 (3)B
(4)过滤
【15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移出H2O2溶液中的铂丝
(2) ①. 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 ②. 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计13分)
【16题答案】
【答案】(1)AB (2) ①. B ②.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收集满
(3) ① 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②.
【17题答案】
【答案】(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 ①. a ②.
(3)高的蜡烛先熄灭与二氧化碳浓度无关
(4)高处氧气含量降低的更快 (5)弯腰或者匍匐
四、计算与分析题(共1小题,计5分)
【18题答案】
【答案】(1)83.3%
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24g-4g=20g
碳酸钙质量分数为:
(2)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3)不能,理由是稀硫酸跟大理石反应,会生成了微溶于水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上,阻碍了反应的继续进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