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珠海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化学
本试卷共6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广东非遗”布骆包子豆腐呈方形、白色、嫩滑、鲜甜,深受梅州客家人喜爱,以下制作布骆包子豆腐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泡豆 B. 磨浆 C. 滤渣 D. 煮浆
2. 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顺利入驻“天宫”。在空间站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 氧气 B. 氮气 C. 水蒸气 D. 二氧化碳
3.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2个分子的是
A. N2 B. 2N C. 2N2 D. N3-
4. “烧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实验室经常购买瓶装无水乙醇使用,其瓶身应该贴上下列标志中的
A. B. C. D.
5. 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也是形成科学探究素养的必要手段。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取用少量液体 B. 熄灭酒精灯
C. 闻气体气味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6. 下列对科学家在化学上的贡献叙述错误的是
A. 徐寿参与翻译《化学鉴原》 B. 徐光宪提出了稀土分离的全新理论
C. 拉瓦锡发现空气的主要成分 D. 门捷列夫提出分子原子学说
7.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这是重要的化学观念。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不一致的是
A. 具有助燃性——作可燃物的助燃剂
B. 液氮汽化吸热——用于医疗冷冻麻醉条件下手术
C. 石墨的导电性——制作干电池电极
D. 金刚石硬度大——制作钻石
8. 研究发现,缺铬是造成近视眼的原因之一。如图是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缺铬”中的铬指的是铬原子 B. Cr3+含有21个电子
C. “Cr2”表示2个铬原子 D. 铬原子质量是碳12原子质量的52倍
9. “盐汽水”是一种能补充人体盐分的饮品,其中含有的成分有食盐(NaCl)、蔗糖、水、碳酸氢钠等,以上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A. 食盐 B. 蔗糖 C. 水 D. 碳酸氢钠
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风炉以铜铁铸之……底一窗,以为通飚漏烬之所……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漉水囊……其格以生铜铸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风炉属于混合物
B. 火能煮水说明燃烧过程伴随能量变化
C. “飚(即风)”可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D. “漉水囊”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其作用与滤纸相似
11. 《茶经》中用“馨”形容茶汤的香,其主要是由香叶醇等物质所致。下面有关香叶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由29个原子构成
C. 香叶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实践项目与对应的化学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实践项目 化学知识
A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隔绝可燃物进行灭火
B 不宜用钢刷刷洗铝制品 会破坏铝表面的氧化膜
C 用制作灭火器 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D 面粉厂设置除静电装置 防止发生粉尘爆炸
A. A B. B C. C D. D
13. 某研究团队研制的复合催化剂实现了二氧化碳高效制备乙烯(),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不变 B.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该技术的应用可缓解温室效应 D.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
14. 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化学实验技能。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将带有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口
B 除去中少量的 点燃
C 鉴别和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烧杯
D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A. A B. B C. C D. D
15.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比较不同的催化剂对分解的催化作用 探究分子不断地运动 探究铁锈蚀需要氧气 探究水的组成
A. A B. B C. C D.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 如图为一种“纸上走火”的古画修复技术:将“泛铅”作品正面朝上放在裱画台上,用清水浸湿润透,使作品平铺在案板上;用毛巾将由泛铅的地方圈起来,洒上清水,使之淹没泛铅的部分;在“泛铅”部位浇上浓度为75%医用酒精,点火燃烧,即可去除“泛铅”的黑色部分。
(1)古代画作用墨水打底,历经百年还能保持原样的原因是_____。
(2)古画纸张变黄发生的是_____(填“剧烈”或“缓慢”)氧化反应,光会加速氧化过程,所以古画应该_____保存。
(3)颜料“铅粉”(主要为,呈白色),暴露空气久了变成“泛铅”(主要为PbS,呈黑色),说明与“铅粉”反应的物质一定含有_____元素。
(4)“洒上清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蒸发时能吸收大量热量,降温效果_____(填“好”或“差”),能使_____,使古画不燃烧。
【科普阅读】
17. 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
研究表明,月球土壤成分丰富多样,其中氧、硅、铁等元素含量较高(如图)。最令人兴奋的是,月壤中含有丰富的氦-3(原子核中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月壤中含有100万~500万吨氦-3,而100吨氦-3所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地球上1年全部能量的总和。然而,地球上氦元素主要是氦-4(原子核中含有2个质子,2个中子),氦-3储量只有0.5吨左右,远远无法满足现有需求。
为避免月壤受到氧气和水分的侵蚀,科学家将月壤存储在充满氮气的容器中,相信月壤也将向我们展示更多的秘密。
(1)月球土壤中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_元素。
(2)写出月球土壤含量最多的金属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若月壤中的氦-3能全部被人类所用,可至少使用___________年。
(4)氦-3与氦-4的区别是___________,请画出氦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
(5)按体积计算,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__。月壤存储在中,说明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
18. 如图1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②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现要收集一瓶氧气用于探究铁丝燃烧实验,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序号),当观察到______,才可开始收集氧气。
(4)收集一瓶O2进行铁丝燃烧实验(如图2)。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______。
②若铁丝在氧气中不燃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5)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饮料瓶、吸管、输液管等日常用品设计并制作了简易制氧机,如图3所示。
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下,对供氧速率的需求不同,项目组同学做了以下的对比实验,对比实验1和实验2可得出结论:______;对比______可知,当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实验序号 过碳酸钠的质量/g 二氧化锰的质量/g 收集100mL氧气所用的时间/s 温度/℃
1 10 0.3 36.59 26
2 20 0.3 11.67 26
3 10 0.3 22 41
【科学探究】
19. 关于燃烧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可燃物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___、天然气。化石燃料过度使用会造成温室效应加剧,而“低碳经济”是以较小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B.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企业
C.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任务二】探究燃烧的条件
如图1是教材探究燃烧条件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2)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
(3)烧杯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任务三】调控燃烧
(4)报道显示:国内外一些煤田因发生煤层自燃,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一旦煤层自燃,请给出一条合理的灭火建议:___________。
【任务四】利用燃烧探究物质的组成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湿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纯净的乙醇燃烧的产物,实验装置图如图2.实验结束后,传感器数据如图3。
(5)结合图中曲线,可以得出乙醇中含有碳、氢元素的证据是___________。
(6)能否得出乙醇中含有氧元素,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0. 如图1是工业上利用黄铁矿(主要成分)制取硫的流程。
(1)沸腾炉中的主要反应为,X的化学式为_____。若经过沸腾炉产出的气体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导致形成_____。
(2)为了提高黄铁矿的利用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写一种即可)。
(3)在加热条件下,转化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请用箭头在硫的价类二维图(图2)表示该物质的转化__________ 。
(4)图1中冷凝器利用了物质的_____(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分离出硫块。
(5)沸腾炉中产生的除了用于制硫,还可用来生产硫酸,生产中的一个关键步骤是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图2中的B物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1. 轻质碳酸钙是一种白色细腻粉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图1)。碳化法制备轻质碳酸钙的流程如图2。
(1)轻质碳酸钙在___________领域应用最广泛。
(2)不同温度下煅烧石灰石的烧失率()随时间变化如图3,可知最佳煅烧温度和时间为___________。
(3)“消化”过程应注意安全,原因是___________。“碳化”时若酸性强的时候,会发生副反应,将导致轻质碳酸钙的产率偏___________(填“低”或“高”)。
(4)充分煅烧1000kg石灰石至反应完全,剩余质量为575kg。计算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计算过程,结果保留至0.1%)。
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化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C
【10~11题答案】
【答案】10. C 11. A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题答案】
【答案】(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2) ①. 缓慢 ②. 避光 (3)硫
(4) ①. 好 ②. 可燃物的温度不能达到其着火点
【科普阅读】
【17题答案】
【答案】(1)氧 (2)
(3)1万 (4) ①. 中子数不同 ②.
(5) ①. 78% ②. 不活泼
【18题答案】
【答案】(1)集气瓶 (2) ①. A ②. 2KClO32KCl+3O2↑
(3) ①. D ②. 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
(4) ①. 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②. 氧气的纯度不高##没有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等(合理即可)
(5) ①. 当二氧化锰用量、温度保持相同时,过碳酸钠用量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合理即可) ②. 实验①、③
【科学探究】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石油 ②. A
(2)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3) ①. 隔绝白磷与氧气接触,给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提供热量 ②.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白磷不燃烧
(4)取土填埋,隔绝空气(合理即可)
(5)从图中曲线得出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说明乙醇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6)不能,二氧化碳和水中虽然都含有氧元素,但是不能确定它们中的氧元素是氧气提供的,还是乙醇提供的
【20题答案】
【答案】(1) ①. Fe2O3 ②. 酸雨 (2)粉碎黄铁矿
(3) ①. ②.
(4)物理性质 (5)
【21题答案】
【答案】(1)建筑材料
(2)950℃和5h (3) ①. 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②. 低
(4)充分煅烧1000kg石灰石至反应完全,剩余质量为575kg,则减少的质量为生成的CO2质量,即CO2质量;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
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约为96.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